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讲座(2013)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讲座(2013)


表面活性剂分类
按离子类型分类:
如C12H25SO3-+Na+ 如C16H33NH3++Cl-
如CH3CH(NH2)COOH
表面活性剂基本功能
• 润湿:提高液体的润湿能力 • 分散:增加粒子间静电斥力 • 乳化:一种液体以微小液滴或液晶形式均匀分散 到另一
种不相混溶的液体介质中形成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
(3)蒸养混凝土
(4)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管桩
仍是目前市场用量最大的产品,应用技术成熟。
高性能减水剂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PCA/PC)
大减水 低收缩 优良保坍 有害离子含量低 分子可调
高性能减水剂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分子模型
cement surface
高性能减水剂
基本性能对比引气剂含气量对新拌 Nhomakorabea能的影响
能够提高流动性 降低混凝土泌水,避免离析
含气量对硬化性能的影响
优质引气剂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 在一定的含气量范围,混凝土强度有一定的降低 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提高混凝土抗碳化能力 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干缩稍有增加
调节凝结时间、硬化性能外加剂
无机盐类早强剂
常用产品:
氯盐 硫酸盐 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碳酸盐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氯盐和硫酸盐。
氯盐早强剂
CaCl2作用机理 CaCl2 与水泥中的C3A作用,生成不溶性水化
氯铝酸钙,并与C3S水化析出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 氧氯化钙,有利于水泥石结构形成,同时降低液相 中碱度,加速C3S水化反应,提高早期强度。
减少单方水泥用量; 缩小构筑物尺寸。
混凝土中不可 缺少的第五组 分。
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执行标准
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JG/T 223-2007《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GB 8075-2005 《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
与术语》 GB 8077-2012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能与C3A迅速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形成早期骨 架,由于上述反应,溶液中氢氧化钙浓度降低,加速 C3S水化反应,提高早期强度。
Na2SO4 + Ca(OH)2+2H2O CaSO4·2H2O+C3A+10H2O
CaSO4·2H2O+2NaOH C3A·CaSO4·12H2O
硫酸盐早强剂
硫酸盐产品性能特点
适用范围: 高温施工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等。
糖类缓凝剂
注意事项
在低温时缓凝明显,需要根据气温及时调整掺量 有研究表明:高掺量蔗糖可引起促凝,这是因为糖加速了
水泥中铝酸盐的水化,并抑制石膏的作用。(极少发生) 还原糖和多元醇会大大降低硬石膏、氟石膏、半水石膏在
水中的溶解度导致水泥假凝,要注意不同水泥的适应性。
高性能减水剂
应用范围
高流态 高保坍 高强、超高强混凝土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世界第三高楼)
引气剂
定义:
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 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品种:
➢ 松香类引气剂 ➢ 皂苷类引气剂 ➢ 其他类型引气剂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具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中。
普通减水剂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
(1)普通混凝土 (2)大体积混凝土 (3)大坝混凝土 (4)水工混凝土 (5)泵送混凝土等
主要用于配制强度等级不大 于C30的混凝土,可用于现浇混 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 土,但是由于普通减水剂具有一 定的引气、缓凝作用,不宜单独 使用于蒸养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
主要品种
缓凝剂 早强剂 速凝剂
缓凝剂
定义:能够延长混凝土或砂浆初、终凝时间的外加剂。
主要品种
糖类及碳水化合物 羟基羧酸及其盐类 多元醇及其衍生物 弱无机酸及其盐类 有机磷酸盐类 木质素磺酸盐、腐殖酸盐
缓凝剂作用机理
1. 吸附理论 缓凝剂在未水化水泥颗粒吸附或在已水化相上吸附形
产品性能特点
减水率:18%~25%,甚至更高; 引气:几乎不引气,掺量高时含气量增加; 缓凝:无缓凝; 强度:早期强度高,28d强度提高20~40%; 坍损:采用超掺法,或混凝土浇筑前添加效果较
好;与缓凝剂复配是减小坍损的经典方法。
萘系高效减水剂
应用范围:
(1)流态混凝土
(2)泵送混凝土
高效减水剂
主要品种
1. 萘系高效减水剂(使用量最广,减水率较高) 2.蒽系高效减水剂(用量少,价格便宜) 3.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减水增强效果好,价格较高) 4.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高,保坍较好) 5.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减水率较高,保坍一般)
萘系高效减水剂分子结构
萘系粉剂
萘系水剂
萘系高效减水剂
下列情况下禁用
预应力混凝土 相对湿度大于80%,露天及经常淋雨、受水流冲刷的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 直接接触酸碱或其他侵蚀介质的结构 处于60℃以上结构,需要经常蒸养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 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混凝土 薄壁结构 骨料具有活性的混凝土结构
硫酸盐早强剂
硫酸盐早强剂作用机理
减水剂性能评价指标
减水率
抗压强度比
主要评价指标
收缩率比
含气量
凝结时间差
泌水率比
1h经时变化量(坍落度)
减水剂性能评价指标
减水率
定义: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 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
减水剂性能评价指标
抗压强度比
定义: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同龄期抗压 强度的比值。
早强作用明显,后期强度会有下降 不导致钢筋锈蚀 与矿物掺合料同时使用时,早强作用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 提高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增加混凝土收缩
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二、 表面活性剂基本知识
表面活性剂定义
➢ 定义
一种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或二相间界面张 力的物质。
➢ 基本作用
降低分散体系中两相界面的界面自由能,提 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分子构造
极性基团 ——原子团 非极性基团——长碳链
疏水基(亲油基) 亲水基
混凝土外加剂
沙建芳
2013.08.01
思考题
❖ 在夏季高温季节,搅拌站商品混凝土经约1.5h 的车程运输用于浇注隧道混凝土,需使用哪些外 加剂? ❖现需浇注东北地区一海工桥梁桩基混凝土,如 何合理使用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纲要
❖ 混凝土外加剂定义与分类 ❖ 表面活性剂基本知识 ❖ 常用外加剂介绍 ❖ 特种外加剂介绍 ❖ 外加剂应用注意事项
• 增溶: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溶解度显著增大 • 起泡 • 消泡
减水剂作用机理
吸附分散 润湿 润滑
减水作用机理——(1)吸附分散
(1)吸附分散(静电效应): 减水剂的疏水基团定向吸附在水泥质点表面,水泥表面上
带相同电荷,在静电斥力作用下絮凝结构解体,游离水释放。
减水剂作用机理——(2)润湿
➢ 普通减水剂(第一代)
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减少拌和用 水量的外加剂。(WR≥8%)
➢ 高效减水剂(第二代)
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 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WR≥14%)
➢ 高性能减水剂(第三代)
比高效减水剂具有更高减水率、更好坍落度保持性能、 较小干燥收缩,且具有一定引气性能的减水剂。 (WR≥25%)
粉煤灰
矿粉
外加剂定义
狭义:一般是指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5%(特殊情况 除外)的化学外加剂 。
广义: 化学外加剂和矿物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分类(按主要功能划分)
改善流变性能: 减水剂、泵送剂,增稠剂 调节凝结时间、硬化性能: 速凝剂、缓凝剂、早
强剂、促凝剂 改善耐久性: 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 改善其它性能: 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减缩
普通硅酸盐水泥缓凝效果依次为,糖类>羟基羧 酸类>木钙类
缓凝剂对硬化混凝土早期有所降低,后期有增加, 收缩轻微增加。
超长缓凝时对混凝土早期、后期强度均有影响, 须提高设计标号。
超掺可能导致永久性不凝。
早强剂
定义:可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主要品种:
无机盐类早强剂 有机物类早强剂 复合早强剂
一、 混凝土外加剂定义与分类
外加剂定义
外加剂定义(GB/T 8075-2005) 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
新拌混凝土和(或)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
矿物外加剂(GB/T 18736-2002 ) 矿物外加剂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的、具有一定细度
和活性的用于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特别是耐久性 能)的某些矿物类产品。
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的 吸附,或是生成表面化合物,都
能改变固体的润湿性。
减水剂作用机理——(3)润滑
水泥
润滑
减水剂极性亲水基团与氢键缔合,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溶剂 化水膜,减小摩擦,起到润滑作用。
表面活性剂分子量与性能关系
三、 常用外加剂介绍
常用外加剂
常用外加剂
减水剂 引气剂 缓凝剂 早强剂
减水剂定义
木质素磺酸盐
糖钙
0.1%~0.3%
0.1%~0.3%
8%~14% 增加2~5%
5%~8% 增加1~2%
延长2~4h 减小泌水
延长3~10h 减小泌水
105~120%
100~110%
1. 遇硬石膏做调凝剂的水泥,可能产生假凝; 2. 超掺时严重缓凝,可能不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