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10.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某同学在研究“弹簧的 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时,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 的原长 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 L,把 L-L0 作为弹 簧的伸长量 x , 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弹簧所受拉力 F 与弹簧 的伸长量 x 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线中的哪一个( )
7.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环自大 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 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
A. (M+m)g
B. (M+2m)g
C. Mg+f
D. Mg+2f
【答案】 D
【解析】【分析】小环受到大环的摩擦力大小为 f,方向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答案】 C 【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 不符合题意; 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 不符合题意; 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 的运动方向,C 符合题意; 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 变,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 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性”,A 符合题意;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
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 不符合题意;
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 不符合题意;
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
C. 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 1N 的地方改写成 2N D. 增加刻度,在 1N 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 2N 【答案】 B 【解析】【解答】自制测力计的量程只有 1N,要想把它的量程提高到 2N,应该把两根一 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这样测力计的量程就变为 2N 了; 故选 B。 【分析】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大环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大小各为 f,方向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
大环受到向上的力是绳子对它的拉力 F,受到向下的力有:大环的重力 G、两个小环的摩
擦力 2f;
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的特点,得到 F=G+2f=Mg+2f; 故选 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够判定出摩擦力的方向。
C. 与 之比为 2:3
D. 与 之

∴ 小球的质量: 小球 A 的体积:
, 故 A 错;
; 小球漂浮在乙溢水杯液体中,



, 故 B 错;
若将小球浸没在乙溢水杯液体中,


即:

∴ ρ1:ρ2=2:3.故 C 对,D 错. 故选 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
(物理)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力学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5s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5m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500N 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0m/s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人的脉搏在每分钟 60 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 1s;绝不会慢到 5s 跳一 次;故 A 错误; B.中学生的身高一般是 170cm 左右,170cm=1.7m;绝不会达到 165m;故 B 错误; C.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 100 斤即 50kg 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 G=mg= 50kg×10N/kg=500N;故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 500N 符合实际;C 正确; D.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 1.1m/s 左右,达不到 10m/s,故 D 错误; 故选 C.
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
【答案】 D
【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 不符合题意;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x , 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 F(即所挂重 物的重力大小); 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 0cm; 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 0N (即:F=0N); 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像中 只有选项 C 符合; 故选 C。 【分析】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 F 与伸长量△ L 的关系.需要注意弹 簧的平放与竖直放对横纵坐标的影响。
件),涉及到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两个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是本题的
关键.
9.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 1N.小红想将测力 计的量程提高为 2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 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 B. 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 不符合题意;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 不符合题意;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
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案】 C
【解析】【分析】(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 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
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
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A
【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
12.如图所示,小物块 A 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 动物块 A 并压缩弹簧至 B 处,静止释放物块 A , 此后物块的动能是( )
力,使人前进,D 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
运动才产生的;
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
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
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
动.
4.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 迹如图甲中虚线 OA 所示。在 OA 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 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 OB 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 的结论是( )
A.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
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
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故选 C. 【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 手的作用. (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1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 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 v 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 l 之间的 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b 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等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 弹性形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B. 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C. 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 D. 小球在 b 点时重力等于弹力 【答案】C 【解析】【解答】A、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此过 程中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减小,A 不符合题意; B、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形变逐渐变大,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B 不合题意; C、由图乙可知,小球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动能先变大后变小,C 符合题意; D、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力和竖直向下 的重力,重力大于弹力时,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 . 随着弹性形变的增加,弹力越 来越大,当重力和弹力相等时,合力为零 . 小球继续向下运动,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 上,小球速度减小 . 由此可知,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速度最大,即小球在 b 点时重力 等于弹力 . D 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 【分析】A、小球下落到弹簧上时,弹簧被压缩,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将机械难转化为弹 簧的势能; B、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 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弹簧被压缩,形变逐渐 增大; C、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由小变大到达 b 点后,再由大变小,根据物体具有 的动能与质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判断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情况; D、小球落在弹簧上,在 a-b 的过程中,重力大于弹力,小球速度不断增大 ; 在 b-c 的过程 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因此在 b 点时,小球所受弹力等于重力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