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法学院医事法研究方向

北京大学法学院医事法研究方向

北京大学法学院医事法研究方向
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根据《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改革方案》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方向注重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医学和法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医疗卫生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医事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胜任医事法各领域工作的高级法律专业人才。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参与本计划的法律硕士研究生在完成法律硕士学习计划的基础上,修完本方向所要求的专业必选课和高级专业课程,参加本方向要求的社会实践任务,并能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之下完成毕业论文。

二、课程设计
(一)法学基础理论和研究生公共课程(共32学分)
注:以上课程应该在第一学年完成
(二)本专业培养方向的必选课程(共13学分)
注:以上课程应该在第二学年完成。

(三)本专业培养方向的高级专业课程(共9学分)
关于专业高级课程的有关说明:
1、卫生法学总学时48,3学分
本课程为面向北京大学法学院医事法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高级课程。

学生在学习掌握了法学基础理论课程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卫生法学的基本理论、卫生立法与执法、卫生行政诉讼与复议以及各种卫生法律制度有深入地了解,基本掌握卫生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师资来源:本院教师。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以及必要的教学实践。

考核方式:期末论文为主,但是期中需要上交一个案例分析方面的论文,而且必须是实践中实际发生的案例。

2.侵权法 48学时,3学分
本课程为面向北京大学法学院医事法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高级课程。

学生在学习掌握了法学基础理论课程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侵权法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最新发展有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对侵权法加以研究,并能够利用课程所学分析和解决一般侵权行为、尤其是医疗事故等实际问题。

师资来源:本院教师。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以及必要的教学实践。

考核方式:期末论文为主,但是期中需要上交一个案例分析方面的论文,而且必须是实践中实际发生的案例。

3.社会保障法:48学时,3分学
本课程为面向北京大学法学院医事法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高级课程。

学生在学习掌握了法学基础理论课程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社会保障法学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立法与执法,以及各种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特别是与医疗卫生事业相关的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和公共卫生福利制度等有深入地了解,基本掌握社会保障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师资来源:本院教师。

教学方式:专题讲座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专题讲座由主讲教师和外请专家分别承担;课堂讨论以同学们选择有关专题或典型案例,在分组讨论和事先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主讲教师或专家点评。

考核方式:期末论文为主,结合讨论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四、其他培训方式
(一)研究课题与项目:鼓励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国家卫生立法、政策研讨活动、参与有关的课题研究。

(二)组织研讨会
(三)提供实习机会
六、授予证书
完成学习计划的所有学生都将获得北京大学颁发的法律硕士毕业证书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