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材料热物理性质讲义

固体材料热物理性质讲义

玻璃相导热因子 SF(声子),金属相导热因子 SM(电子)
R
—辐射导热因子,包括气相(气孔内)辐射导热因子RG , 固相辐射导热因子RS (光子)
G —气相热导导热因子(分子)
C —气相对流导热因子(分子)
非金属固体导热(声子)
气孔内气体导热和对流(分子)




热辐射(光子)
绝热材料热传递原理图
性能按权重的综合贡献
(1)典型工程材料导热因子构成
导热、辐射和对流三种传热方式对有效导热系数的贡献可分解成若干
导热因子,绝热材料有效导热系数e 可由下列导热因子组成:
e f S (SC , SF , SM ), R(RG, RS ), G, C
式中 S —固相导热因子,包括非金属晶态相导热因子SC (声子),
因此、导热的机理必然与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运动与相互作用有关。
2.导热载体类别
(1).分子导热——分子碰撞 (2).电子导热——电子碰撞 (3).声子导热——声子碰撞
介电体中:热量传导是由晶格振动(格波)实现的—波动说 格波的能量传导又具有量子化特征—量子说 格波传递能量的速度为该物质中的等效声速,因此把 量子化的以等效声速传递的晶格振动称为“声子”
热物性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作用
航天技术—宏观热障 IC和IT技术—微观热障
能源技术和动力工程—热装置的热设计 热过程的热分析 热功能材料的删选及优化
研究材料微观结构变化的一种新方法
Ⅰ.固体导热机制概述
1.热的微观理论
热的动力学理论——热是一种关联到分子、原子、电子等以及其组 成部分的移动、转动和振动的能量
固体材料导热性能的机制、影响因素及优化 奚同庚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奚同庚 简历
1959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同年起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 1963 :助研,课题组长 1981 :副研,室主任 1985 :研究员、博导 1983~1991: 副所长
研究方向:材料热物性学,热功能材料,能源技术
(4).光子导热——光子碰撞(较高频率的电磁辐射能)
对于以上四种导热载体的导热系数都用一个通式表示:
1
3
i
CviVi Li
Cvi ——导热载体的体积热容
Vi ——导热载体在物质内传递速度 Li ——导热载体相互碰撞的平均自由程
3.导热系数理论曲线的实验验证—— 随T 变化规律
对方程(1)各项与温度的关系,求出 理论曲线
论文:已发表150余篇,其中国外发表70余篇(J. Appl. Phy., Trans.J.Br. Ceram. Soc.,Ferroelectrics, J. Mat., Sci. Let., Inter. J. Thermophysics, Thermochimica Acta, 等)
获奖:8项成果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中科院进步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实测的 值曲线
对比验证
(1)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等) 陶瓷材料(晶体)导热系数的理论曲线
单晶氧化铝的导热系数 的实测曲线
校正到理论密度后的多晶氧化物的导热系数的实测曲线
校正到理论密度后的多晶氧化物的导热系数
石墨和的SiC导热系数曲线
(2)非晶态材料
非晶态材料可看成是近程有序、远程无序的结构
Ⅳ .热功能材料热性能的优化和设计
前言
热物理性质
输运性质:导热系数、导温系数、热膨胀、热辐射、粘度 热力学性质:比热、热焓
热物性学研究范畴
1.热物性测试方法和技术研究 2.热物性物理模型和机制研究 3.热物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4.宏观热物性与微观结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间关系研究 5.热物性数据判பைடு நூலகம்及数据库建立
微孔硅酸钙电镜照片 气孔尺寸20~80 um
聚氨酯泡沫电镜照片 气孔尺寸150~300 um
(2).导热因子随材料密度和温度变化规律
典型绝热材料在 65℃和538℃时 不同体积密度下 各种导热因子对
e 的贡献
1-绝热材料有效导热系数λ e 2-绝热材料气相导热因子的贡献 3-绝热材料中的辐射导热因子贡献 4-绝热材料对流导热因子贡献 5-绝热材料中的固相导热因子贡献
著作:12本(无机材料热物性学,高温涂层,热分析质谱法,固体热物理 性质导论—理论与测量等)
兼职:1985年起先后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
学会:上海市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副会长 中国计量学会理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 ATPC 国际热物性会议常务理事 中科院能源委员会委员 上海绝热工程和材料应用委员会主任
Ⅱ.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化学因素
1.温度 2.体积密度 3.晶体结构 4.化学成分 5.气孔 6.晶粒、晶界、缺陷、微裂纹 7.与其他物性的关联性
目录
Ⅲ.导热性能作为研究材料微观结构的应用实例
1.相变的导热研究 2.电畴的导热研究 3.晶态物质导热的非晶态行为 4.晶界状态的导热研究 5.微裂纹的导热研究
辐射导热因子
R

16
3
n2
LR
T 3
因此,当温度从65℃ 538℃ 时
R 贡献
Ⅱ.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化学因素
1.温度(室温以上)
(1).晶态无机非金属材料
(2).非晶态无机非金属材料
(3).多孔绝热材料和轻质砖
(4).金属材料
2. 体积密度 ,e
(1).陶瓷材料:500℃以下,气孔率P < 40%,可用下式计算
玻璃等非晶体材料导热系数的理论曲线 1—声子导热和光子导热的贡献 2—声子导热的贡献
石英玻璃的实测导热系数曲线
几种不同组分玻璃的实测导热系数曲线
(3)金属材料 金属导热系数的理论曲线
金属导热系数的实测曲线
4.工程材料的导热因子分析
有效导热系数 e 的概念——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播方式对导热
其它: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88年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1989年国防科工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奖章 1993~2003年上海市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
目录
前言
Ⅰ.固体导热机制概述
1.热的微观理论 2.导热载体类别 3.导热系数理论曲线的实验验证 4.工程材料导热因子的理论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