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知识,是学生已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小学里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主要是使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和思想方面有个初步了解,教材加强了看懂和分析统计图的训练,并在统计图的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回答几个相应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在绘制统计图方面,本教材降低了一定的要求吗,为学生提供了帮助,帮学生初步掌握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习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
1、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3、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正确的描点
4、图例的设置
五、教学时数:3
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2
教学内容教科书 P23 例2、P24练一练,P25~P26练习四第2、5、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建标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
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探标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
信息?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
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
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回答:学生根据统
计表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将折线
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
一步讨论讨论问题。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
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重点要让学生在
尝试用复式折线
统计图表示数
据,以及在看图
回答问题的过程
中,了解复式折
线统计图表示数
据的基本方法和
特点。
课题蒜叶的生长 3 教学内容课本第28-29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体会相关统计方法对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准备记录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
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
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蒜叶的生长。
(板书课题)
指名回答。
二、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1.出示28页例题图,提出问题:做
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你注意过蒜叶的
生长过程吗?
2.观察记录:学生交流在家记录的生
长情况,完成统计图
3.提出问题:
在小组里说说根须的生
长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统计图:了解
提出问题:把蒜
辫埋在土里和放
在水里,他们的
生长情况会一样
吗?
开展小组合作,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4.记录蒜叶的生长。
(1)学生根据记录的从第6天开始记录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5.提出问题: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3)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各小组第3天和第6天
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
出平均数。
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两项实验中
的一项。
比较两种者生长
条件下蒜叶的生
长情况是,首先
要让学生联系画
好的复式折线统
计图,说说放在
阳光下和放在房
间里的两盆蒜叶
的生长情况有什
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
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