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分满分作文技巧以及学霸高分作文学习法说到作文的套路,相信不少同学都能说出几条来,但是要是很系统的谈满分作文的套路,就很少有人能讲好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作文满分大神的高分经验,学点技术不吃亏。
文章较长,但是只要耐心看下去,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怎样写好议论文呢,我想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说:首先是审题。
其次是根据审题的结果和自身积累的素材确定中心,拟好题目。
第三是确定文章结构。
第四是想好开头和结尾。
第五是写好中间的论述内容。
最后特别强调,积累素材的方法。
一、审题审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审好题呢?或者说在审题这一环节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我习惯于把议论文的题目分为短中长三类。
短的题目,往往只是一个词。
难题本身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就是困难的问题。
它可以很小,比如一道你怎么都做不出来的数学题,比如面对这个作文题目的你觉得这本身就是一道难题。
但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写,就达不到中考对于学生思想深度的要求。
你必须从字面意去深究它的引申义。
对于个人角度,你得上升到精神品质的高度来。
比如,面对难题,我们要有勇气,要有毅力,要有决心。
好了,那你这篇作文的主题已经出来了,决心,勇气,毅力都是你熟悉的作文主题。
我们思考的时候,是要围绕那个核心词,面对难题,解决难题,绕过难题,都是你可想到的角度,然后联系到常用的个人精神品质的作文主题上来。
除了个人角度,家庭,社会,国家都是很好的角度,而且更宏大,从这些角度来写会让你的作文显得很大气,有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当然前提是你驾驭得了。
从这些角度怎么想呢?还是要回归到你熟悉的作文主题上来。
比如,当一个国家面对难题时,人民要团结,政府要冷静,想要解决问题还需要多方的合作。
团结,冷静,合作,也都是你熟悉的作文主题。
(1)有些时候看起来很长的作文题目,其实就说了一个词。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
“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2)中等长度的作文题目往往是一句话,也可能是具有一定关系的两个词。
(3)较长的作文题目一般就有具体的较为详细的事例了,这样的材料可以一方面可以从局部和整体两个角度来看。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把它放在大水池里,不到两个月就能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环境总是充满好奇,从而不断体验,发现食物,躲避危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机挑出一批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更大期望,八个月后,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示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4)一般来说,从整体更易得高分。
一方面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来看。
比如规则与变通。
这样会更容易得高分。
(5)最后要强调一点,不是所有看起来长的材料就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来思考,材料有时候是有明显的重心和倾向性的。
总之,审题是一个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即把各种未知的题目,转化到你已经所熟悉的主题上来。
所以审题一来要掌握审题的方法,二来要在平时有足够的素材积累。
二、立意审题完了之后需要我们根据审题结果进行立意。
审题时审出来的很可能不止一个主题,这就需要你从中选择最易得高分的主题。
不过,最优的主题不一定是你能写得最好的主题。
在审题那一环节我们已经说过了,从正面,也就是支持材料中行为的角度来立意,可以选择合作、变通、不墨守陈规、创新等主题,从反面则可以选择规则这一主题。
当然,更好的立意还是正反相结合的规则与变通。
但是,不同的人所积累到的素材的类型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对规则相关的素材积累不够,写规则的话就会无话可说,而他正好对合作这一主题很熟悉,那么这时候合作就是对他来说的最佳主题了。
所以最佳主题,最佳立意是相对而言的。
一个题目的中心立意不是唯一的,可能对于阅卷人来说会有好几个主题都是最佳的,但对于你来说,什么是最佳的主题呢?一方面得是你审题时审出来的核心主题之一,一方面得是你足够了解,有足够素材积累的主题之一。
为了考试的时候有立意的空间,不至于思路太窄或者是没有素材,首先你在平时就得去重视积累素材,还要注意归类(这就是我们在做的)。
其次你需要认真审题。
怎么审题之前已经说过了。
好了,现在假定你审题正确,并且有足够的素材去用,已经确定了要写某一主题。
在立意这一环节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你的观点。
观点就是你这篇文章论述的核心,你用了好多的素材,写了好多的话,是为了表达怎样的一个想法。
这个想法,往往是简单但完整的一句话。
这里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主题不是观点!围绕一个主题可以有很多观点。
比如之前我们说到的合作,你的观点不能是合作,得是合作怎么了,怎么合作,等等。
比如合作实现共赢。
你的观点不能是一个名词。
比如在竞争中合作其实不是标准的观点,它应该这么说,我们要在竞争中合作,只是大家常常省略掉“我们要”,用的多了有时候也说的过去,因为在题目中加上“我们要”就不太合适了,但在文章中是肯定不能少的。
三、围绕主题确定观点呢(1)首先还是要回顾材料。
(2)首选和材料贴合性最强的。
比如这个,合作的时候要遵守规则,就是和材料整体上结合最紧的。
但你也必须考虑你自己的素材积累情况,因为合作的例子很多,但关于合作和规则就很少了。
但是变通和恪守规则相对比的例子又很多,这种情况下你必须从中快速做出取舍,综合考虑,选择那个既贴合材料又有话可说的观点。
(3)当然,有时候题目给的比较宽泛,只有特定的主题,怎么确定观点呢?那么有三个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比如勇气:是什么?→勇气是什么? 勇气是前进的推进剂,为什么?→为什么要有勇气? 成功需要勇气,怎么办?→怎么让自己有勇气? 用渴望激发勇气,这样你就可以有效地找到观点。
(4)在确定好观点之后,你需要根据观点定出一个既能体现观点,又吸引人的标题。
当然,体现观点是第一位的,标题是要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知道你审准了题,把你归到第一档。
千万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新颖,只顾夺人眼球而不管是否表明了观点,如果阅卷老师一看题目不知所云,很可能直接把你归到二三档去了。
在保证了表明观点以后,你可以适度地让题目更有文学色彩,更吸引人。
可以化用古文、古诗,使用成语等等,很常见的形式就是用两个四字的词语,中间用逗号隔开。
但是要切记,有文采的标题只是给文采增色的,但不是必须的,考场上一时想不到不必强求,只需表明观点即可,绝对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积累,又一时想不到,可以先在卷子上空下,有时候写到中间会突然有灵感,但不论是否想到好题目都一定要在记得写上题目总之,这一环节是对你审题审出的主题的又一次细化,平时要注意各个主题的素材积累,然后考场上要尽可能贴近材料,这样就会增大你得高分的可能性。
四、结构在结构方面我不会按作文书的方式讲什么论证结构,我只讲考试中最简单,最常用的几种大家都能看懂的结构。
一般议论文写6段7段左右都是比较合适的。
前两段,引用材料并对观点进行适当的解释。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中心,并升华主题。
中间三段或四段,根据之前想好的素材进行论述。
开头结尾怎么写之前已经说过,以下是中间部分几种常用的结构:(1)三大段并列论述+(一小段总结)三个大段之间的观点是完全平等的,没有层次之分,一般用在只限定了主题的题目中。
大家可以注意到,前三段的内容是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每一段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进行适当的总结。
(2)三大段分层次论述+(一小段总结)三个大段之间的观点是有一定联系的,可能是一环扣一环的递进关系,也可能是逐渐深入,或者是逐渐提高层次的,比如从个人到家庭再到国家。
(3)两大段并列论述+(一小段排比+总结)有时候想不到太多较新的素材值得详细论述的,那就先用两大段详细论述,把剩下的较老的素材放在最后的一个段落里,用排比来充实内容,最后用个省略号。
这样是想告诉阅卷老师:其实我知道的还有很多,只是地方太小写不下了。
(4)两大段正反论述+(一小段总结)对于一个问题,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然后用一个小段来总结。
正反不一定是绝对的同主题的正反论述,在对有辩证关系的两个主题进行论述的时候,有与之相同的套路。
(5)慎重!两段事例+几大段升华(中间加有小句的事例)这种结构写好是很夺人眼球极易得高分满分的,但写好也是不容易的。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感人,不是因为文藻华丽情节壮阔,而是因为它刻画了现世之中,无论遇到什么也要走下去的平凡百姓的身影。
当我们谈论梦想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仰望天空,唯得心中之日月光华璀璨;脚踏实地,方塑掌上之乾坤朗朗清清!这样文章采用的就是最后一种模式,文笔很不错,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开头先简单表明主题,然后两段并列详细的论述,接下来开始由表及里深入本质。
大家可以试着去写最后一种模式,但主要还是要关注前四种结构,它们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写作模式,只要掌握了,就不用再在议论文的结构上发愁啦!五、开头和结尾开头一般是一段或者两段,需要引用材料,亮明观点,并对观点进行适当的阐释。
常用开头模式:(1)名言开头式:这样是一般先用一句名言,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
例:在《太阳每天都不辞劳苦地升起》中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决定最终结果的不是困难或者挫折本身,而是我们面对挫折的心态。
(2)排比开头式:用几句生活中自然界中符合主题的小例子组成排比句。
亮明观点。
例: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 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3)类比开头式:先举一个自然界中的例子,然后根据相似性表明观点例: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那么信念就是那深扎的树根。
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
所以信念,是生命动力的源泉。
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渗入泥土,便会消失不见,可汇聚成河却是川流不息。
如同我们,在许多的困难面前,一个人总是凸显着单薄,而无法作为,可当我们团结起来,却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
(4)直接开头式:直接亮出观点。
注意:引用材料是必须有的,在阅卷的时候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