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放射性核废料处置方式

外国放射性核废料处置方式

这次的PBL的教学给了我们一次与以往不一样的学习机会,相信对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6送入太空宇宙,
这种方法会产生放射性物质,但也可以充当地球核废料的一个储存仓库。如果在太阳系游荡或者坠入太阳,核废料便很难对地球上的人类具有很大破坏性。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核废料送入太空。使用火箭发射这种方式有时会遭遇失败,例如发射架起火、坠入大海或者在上层大气中发生爆炸。目前人类不太可能将发射的失败率降为零。在能够实现这一点之前,通过发射将用过的核燃料棒送入太空仍旧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解决方案。即使太空发射的安全性达到允许我们将钚等放射性物质送入太空的程度,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似乎也要重新找回这些物质。钚、铯以及锶本身就是有限资源,如果裂变反应堆技术先进到一定程度,它们又会成为燃料。也就是说,我们似乎需要将核废料留在“身边”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使用,这才是一种合理做法。
3、低放固废物:用塑料袋封后放入200L或400L金属桶中包装运至暂存库。
4、中放固废物:用塑料袋封后放入200L或400L金属桶中包装运至暂存库。
5、高放固废物:装入专用容器(MERC)用专用车辆运至暂存库。
6、超铀固废物:装入专用容器(PADIRAC)用专用车辆运至暂存库。
焚烧
灰烬用水泥等固化剂固化
国内放射性核废料处置方式。
1、高放废液:处理方式是蒸发浓缩,以便减容,通常用加甲醛的方法进行浓缩,可获得100倍的浓缩倍数。然后分别除有机相和储油后进入暂存罐,后用蒸汽喷射器注入到高放废液贮存大罐贮存。待条件成熟时实施固化。
2、中低放射液:中底放废液净化处理得到的浓缩物,包括沉淀后的残渣、废离子交换树脂以及蒸残液等,这些废物通常用沥青固话、水泥固化或聚合物固话处理。固化体包装送中间贮存库待最终处置。
封存
暂存库
最终处置
图对可燃废物处理过程
破碎
压实
装入不锈钢桶内水泥固化
封存
暂存库
最终处置
图对不可燃废物处理过程
2.核废料的处理方法设想
2.1使用液压笼,
使用该方法,一旦渗入地下水,地下核废料储存设施将变得尤为危险。而液压笼的作用则是防止地下水污染这一最严重的情况发生。图片展示的是捷克的理查德核废料储存仓库。这种方法占地较大,不实用!
2.5埋入潜没区,
将核废料埋入潜没区(潜没是指一个板块受力下降到另一板块之下的过程)可以让用过的核燃料棒沿着地球构造板块的“传送带”移动并最终进入地幔。虽然一些人支持这种处理方式,但它并不在美国能源部考虑之列。与海床下储存一样,埋入潜没区这种处理方式也违背国际条约。来自潜没海床的岩浆会从火山涌出,这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外国放射性核废料处置方式。
1、是直接把乏燃料当核废料,经过处理装在大罐子里直接埋到很深的地层下,像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幅员辽阔的国家目前都是这样做的。
2、是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罐投入选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将核废料埋在永久性处置库是目前国际公认为最安全的核废料处置方式。不过截止目前,全世界已经确定建设高放射核废料处置场厂址的国家只有芬兰。
这次核与辐射安全论文创作,与以往的一般传统学习不一样学习,采用的是PBL教学法,而在这次的论文创作中我的主要的任务就是写核废料的国内外的处理与处置。
在这次的学习中,所有的资料基本都是自己在书本、文献以及网上找到的资料。而不在是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我能够积极主动的调起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去认真查找资料,较以往的学习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在自己亲手做的事情下也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对遇到的问题虽然有时很久都不能想明白,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之后能够一般都能够把问题解决,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够很好的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一起解决,而不再依靠自己一个人的知识量去解决问题,也促进了大家互相学习的好处,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2.4冰冻处理核废料,
此方法温度很高,科学家杰西・奥苏伯尔设计的装满核废料的钨球可以产生足够热量将其埋入岩石中,但在考虑这种处理方式前,必须对下方的岩石有足够了解。另一种想法在上世纪70年代便遭到抛弃,那便是将核废料储存在冰川内。将核废料球放入较为稳定的冰原,它们会随着周围冰的融化向下移动,身后的融冰则又再次凝固。这一想法遭到拒绝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冰原会发生移动,导致放射性物质会像冰山一样在海洋中漂浮。
2.2封入合岩,
当前最为现实的做法,将放射性核废料封入合成岩中。合成岩于上世纪70年代研制,用于储存高放核废料。在设计上,合成岩可以吸收清水反应堆和钚核裂变产生的特定废物。它们是一种陶瓷制品,能够将核废料封入晶格内,用以模拟在地质构造上较为稳定的矿石。
2.3海床下储存
在海洋的大部分区域,海床都由厚重的粘土,构成,最适合吸收放射性衰变产物。1973年,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海洋学家第一次提出海床下储存的建议。1986年,美国曾认真考虑这种处理方式。海床下储存需要在水下钻孔,当前的“深海地平线”原油泄漏事故让这样一种需要小心对待的解决方案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付诸实施。此外,在海洋处理核废料的做法也有违国际惯例。也就是说,采取这种处理方式需要修改国际协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