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7#楼工程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1编制说明 (1)1.2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3)2.1地理位置及环境 (3)2.2工程概况 (3)2.3工程特点 (5)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 (7)3.1施工组织结构的建立 (7)3.2施工组织结构框图 (7)3.3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 (9)3.4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保障措施 (10)第四章施工部署 (11)4.1指导方针 (11)4.2施工进度计划 (11)4.3结构施工 (11)4.4机电工程施工 (12)4.5装修工程施工 (12)4.6进度控制点 (12)4.7组织部署 (12)4.8工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期目标 (13)4.8.1 质量目标 (13)4.8.2 环境目标 (13)4.8.3 职业健康目标 (13)4.8.4 安全目标 (13)4.8.5 工期目标 (13)4.9先进工艺及新技术措施 (14)4.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4.10.1 工期指标 (14)4.10.2 质量指标 (14)4.10.3 环境指标 (15)4.10.4 职业健康指标 (15)4.10.5 劳动生产率指标 (15)4.10.6 安全指标 (16)4.10.7 机械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 (16)4.11主要周转材料需要计划 (16)4.12材料、机具、设备供应保证的应急措施 (17)4.12.1 材料方面 (17)4.12.2 机具、设备方面 (17)4.13施工准备 (18)4.13.1 主要机具设备负荷表 (18)4.13.2 施工用电计算: (19)4.13.3 施工用水 (20)4.13.4 安全管理规定 (22)第五章施工协调管理 (23)5.1与设计院的工作协调 (23)5.2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 (24)第六章施工测量放线 (25)6.1施工测量的控制 (25)6.1.1 工程平面控制 (25)6.1.2 3 高程测量 (30)6.1.3 4 各施工细部点详细放样 (30)6.1.4 建筑竖向控制 (33)6.2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34)第七章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35)7.1降水方案 (35)7.2基础工程 (35)7.2.1 土方开挖 (35)7.2.2 护壁工程 (35)7.2.3 施工放线 (36)7.3主要施工方法 (36)7.4成品保护 (40)7.5应注意的问题 (41)7.6基础梁 (42)7.7基础板 (43)7.8质量保证措施 (44)7.9主体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44)7.10施工缝的留设 (45)7.11模板工程 (46)7.12钢筋工程 (63)7.12砼工程 (77)7.12.1泵送砼: (77)7.12.2 砼的浇筑 (78)7.12.3 泵送砼劳动力配备 (79)7.12.4 砼的养护及拆模 (81)7.12.5 砼试块留置 (81)7.13施工缝的施工 (83)7.14架子工程 (84)7.14.1 施工外脚手架搭设方案 (84)第八章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91)8.1工艺流程 (91)8.2施工要点与构造柱措施 (92)第九章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93)9.1施工准备: (93)9.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 (94)第十章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99)10.1天棚抹灰施工 (99)10.2内、外墙面抹灰 (100)10.3内墙瓷砖施工 (101)10.4木门安装、油漆 (102)10.5塑钢门窗安装 (102)第十一章主体质量控制措施 (105)11.1基础工程 (105)11.2框架模板 (105)11.3钢筋工程 (106)11.4砼工程 (109)11.5砌体工程的质量控制 (111)11.6屋面工程的质量控制 (111)第十二章装饰质量控制措施 (112)12.1装饰工程的质量控制 (112)12.2瓷砖墙面空鼓、脱落防治措施 (112)12.3外墙渗水防治措施 (113)12.4塑钢窗渗漏防治措施 (113)12.5卫生间漏水防治措施 (114)第十三章保证质量优良的措施 (115)13.1建立质量管理机构 (115)13.2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验系统 (115)13.3技术保证措施 (118)13.4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19)13.5计量保证措施 (120)13.7建立质量回访维修制度 (121)第十四章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安排 (122)14.1施工顺序 (122)14.2施工进度 (122)第十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23)15.1施工现场临时道路 (123)15.2施工用电 (123)15.3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124)15.4生产临时设施的布置 (125)第十六章保证施工工期的措施 (126)16.1组织管理措施 (126)16.2新技术应用措施 (126)16.3机械设备的配置措施 (127)16.4施工组织技术措施 (127)第十七章劳动力的安排计划 (128)17.1劳动力的实施 (128)17.2劳动力的配置计划 (128)17.3劳动力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 (129)第十八章主要施工机械的配备 (130)18.1主体施工阶段 (130)18.2装饰装修阶段 (131)第十九章安全文明施工 (132)19.1安全管理的实施 (132)19.2结合本工程特点采取的措施 (133)19.3其它具体措施 (134)19.3.1 基础和主体阶段作业安全措施 (134)19.3.2 外装饰和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34)19.3.3 现场施工用电的安全措施 (135)19.3.4 塔吊的安全措施 (136)19.3.5 基础和主体阶段作业安全措施 (136)19.4文明施工 (137)第二十章冬雨季施工和成品保护措施 (140)20.1雨季施工措施 (140)20.3成品保护措施 (141)第二十一章安装工程 (142)2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方案 (142)21.2建筑电气方案 (147)第二十二章土建与安装施工配合措施 (157)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 编制说明一、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工程招标范围和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由土建、安装二大专业组成。
二、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终身负责,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为编制原则。
三、我公司对此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高度重视,召集了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及施工经验的人员,在仔细研究图纸,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准确把握业主要求的前提下,成立编制专题小组,集思广议、博采众长,力求本方案切合工程实际,思路先进,可操作性强。
四、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分以下两个部分编制。
第一部分为土建工程部分。
第二部分为安装工程部分。
五、本施工组织设计凡未注明计量单位均为“mm”1.2 编制依据一、某高层建筑7#楼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招标文件。
二、海口规划设计院设计的本工程招标设计图纸。
三、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管理制度。
四、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地面与楼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冷轧扭钢筋砼技术规程》(JGJ115-9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五、地方现行的施工规程:《混凝土无机锚固材料植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T50-032-2004)《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50/5027-2004)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2.1 地理位置及环境本工程位于青龙一路以南,南湖路以西,正面为某高层建筑小区广阔的绿化区,背临某高层建筑一期9#楼,南面为8#楼。
该工程处于一期工程的围绕之中。
本工程公用配套设施完善,水、电供应均能满足工程要求,施工车辆进出方便,是较为理想的施工场地。
2.2 工程概况一、建筑概况1、主要概况7#楼为25层商用住宅,属于一类建筑。
本工程地面以上为25层,总高度为80m。
整个建筑由两个“Y”形组成。
总建筑面积25424.1㎡。
在3-8轴与3-9轴间有一道250㎜沉降缝将整个建筑划分为两个对称结构单元,其一层部份为物管办公室,其余为商品房。
其二层以上为标准层。
结合建筑设计可将建筑划分为A、B二个施工段,其平面形状及相临关如图一所示。
各段分别介绍如下:A段:1-1轴~3-8轴段与B段以沉降缝划分。
B段:3-8轴~5-9轴段,B段与A段呈对称布置。
房屋女儿墙标高为76.5米。
外墙为面砖面层,窗户为塑钢窗。
每个单元设电梯两部,商住房5套。
本工程平面形状比较复杂,但外观造型别致,整个建筑结构布局合理,室内主要以清水房为主,仅作楼梯间的涂料及地面面层,其商住房内均未作面层装饰。
2、装饰装修概况本工程主要装修标准特征如下表所示:建筑装修特征表本工程为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六度抗震设防。
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砂质泥岩,其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为15360Kpa。
,其余概况见下表所示:结构特征表2.3 工程特点一、建筑的重要性及影响7#楼工程是某高层建筑工程的主要建筑,其建筑户型突出某高层建筑的小户型特点。
同时它也是整个某高层建筑小区B地块唯一的20层以上高层建筑。
所以本工程的质量,进度,现场文明、安全管理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也是承建单位表现企业信誉、综合实力等方面的舞台。
我公司将倍加珍惜这次机会,派出坚实的项目阵容,以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施工经验、先进的施工手段、超前的意识完成此工程,让业主体验到精品工程的高品质使用价值。
二、从本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看,施工进出车辆较为方便,但人员较多,因此安全文明施工是关键,应此施工中尽量降低噪音,减少粉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