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解读
扎 实 开 展 自 评 : 县 级 组 织 基 层 机 构 制 订 实 施 方 案 、 对 照 标 准 自评自查和整改提升,不少于6个月;
22
规范评价流程:
• 达标机构向县区级提出申请,县区级审核把关; • 县区级将达到基本标准的上报至地市; • 将达到推荐标准的经地市级把关后上报至省级; • 省级或地市级初核合格后,交由指定的专门组织或委托
2.2.3公共卫生服务 2.2.3.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2.3.2健康教育 2.2.3.3预防接种 2.2.3.4儿童健康管理 2.2.3.5孕产妇健康管理 2.2.3.6老年人健康管理 2.2.3.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2.2.3.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2.2.3.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2.2.3.10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2.2.3.11中医药健康管理 2.2.3.12传染病及突发公卫事件报告和处理 2.2.3.13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2.2.3.14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2.2.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2.4.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强化结果应用:建立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力争在 床位设置、设备配备、特色科室建设、医疗技术准 入、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占比、评优评先等方便对达 到推荐标准的机构予以倾斜。山东泰安、山西太原
25
2、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
能力标准:4章100条(90条)。
基本条款:88条(80条),将最基本、最常用、 最易做和必须做好的基本条款,适合所有机构。 如门急诊服务、签约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科室 设置、人员配备、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等。
确认 活动 结果
21
建立领导组织: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省级和地市级组建相应 的专门组织或委托第三方开展工作、县区级负责动员和协调, 协助开展复核或抽查;
完 善 能 力 标 准 : 国 家 卫 生 健 康 委 制 定 标 准 、 省 级 可 对 相 关 指 标和评价方法适当调整;逐步完善标准;
健 全 管 理 制 度 : 建 立 相 关 制 度 、 组 建 专 家 库 、 遴 选 专 家 、 区 域内资源共享;
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设备
配备,消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白点
投入资金13.77亿元 新增房屋建设面积50.30万平方米 乡镇卫生院增加大件设备2001件 村卫生室增加各类设备2.43万件 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8所
加强人才队伍引进, 年底完成各项标准化 建设任务
会同发改、 财政等 7 部门印发 方案
19
对照服务能力标准改进服务
明确功能任务 合理配置资源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提高服务水平 优化服务方式
活动 主要 内容 落Fra bibliotek公共卫生服务 规范业务管理 完善综合管理
20
做好组织实施
建立 领导 组织
完善 能力 标准
健全 管理 制度
扎实 开展 自评
规范 评价 流程
严格 开展 复核
1.4人员配备 1.4.1人员配备
30
第二章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2.1服务方式
2.1.1门急诊服务 2.1.2住院服务 2.1.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1.4转诊服务 2.1.5远程医疗服务 ★
2.2服务内容和水平
2.2.1基本医疗服务 2.2.1.1病种(见附件) 2.2.1.2急诊急救服务 2.2.1.3内(儿)科医疗服务 2.2.1.4外科医疗服务 2.2.1.5妇(产)科医疗服务 ★ 2.2.1.6全科医疗服务 2.2.1.7中医医疗服务 2.2.1.8眼、耳鼻咽喉医疗服务 ★ 2.2.1.9口腔医疗服务 ★ 2.2.1.10康复医疗服务 ★ 2.2.2检验检查服务 2.2.2.1检验项目 2.2.2.2检查项目
支持不达标机构启动房屋建设, 总结经验,
乡镇卫生院全面设立全科医学科, 分析问题,
投入资金24.58亿元,
完善措施,
新增房屋建设面积74.96万平
开展效果评价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工作进展情况:
全省仍有5319所村卫生室(9.98%)、383所卫生院(56.98%),187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16%)和26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3.74%) 未实现“五化”达标要求。
2.3服务效果
2.3.1服务效率 2.3.2满意度
31
第三章 业务管理
3.1执业与诊疗规范管理
3.2.2.11血液透析管理 ★
3.1.1执业管理
3.2.2.12放射或医学影像管理
3.1.2规范诊疗
3.2.2.13临床检验管理
3.2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3.2.2.14中医管理
3.2.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7
11
0
合计
88
12
27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
章节
基本条款 推荐条款★
第一章 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
10
1
第二章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26
5
第三章 业务管理
32
2
第四章 综合管理
12
2
合计
80
10
28
功能任务 科室设置
设施设备 人员配备
服务方式
服务内容 和水平
业务
管理
服务效果
建立符合我国基层机构特点的服务能力标准;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
18
活动范围: 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应参加活动; 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可参照执行。
活动形式: 开展服务能力建设为主要形式,满足群众需求; 鼓励创新活动形式,结合实际开展评审评价。
建立销号和定期报送制度,未达标机构达标后要逐一进行销号。 开展进展通报和现场督导,对进展不利的将适时进行约谈,严重
不利的将抄送当地政府。对上报的已经达标机构,不定期、不打 招呼开展达标机构情况抽查评价。
二、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 活动解读
( 一)为什么 (二)能不能 (三)做什么
10
(一)为什么
一、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任务
科室设置和信息化问题。 1、完善和加快审批程序,加强人才引进、资源下沉和梯队建设,
强化在岗和转岗培训,利用加注专业政策等方式。 2、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
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评价工作。今年年底前全省至少完成500家卫 生院评价。
评价原则: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规范发
逻辑框架
任务目标
资源投入
综合
管理 运行产出
乡镇卫生院
第一章 功能任务与资源配置
1.1功能任务 1.1.1基本功能 1.1.2主要任务
1.2科室设置 1.2.1临床科室 1.2.2医技及其他科室 1.2.3公共卫生科或预防保健科 1.2.4计划生育科 1.2.5职能科室
1.3设施设备 1.3.1建筑面积 1.3.2床位设置 1.3.3设备配置 1.3.4公共设施
确认活动结果: • 地市级将达到基本标准的上报至省级备案; • 省级将达到推荐标准的上报我委; • 我委适时对表现突出的机构进行通报表扬; • 达到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可参加二级医院评审。
24
工作要求
完善保障措施:对制约基层发展的政策进行梳理并 逐步完善(床位、设备、药物等)、争取其他部门 支持、发挥医联体和医共体“强基层”的作用。
展、持续提升”的原则; 坚持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相
结合的原则; 坚持先达标再评价的原则; 坚持周期性评价和日常监测相结合的
原则。
截至目前,已完成404家乡镇卫生院
评价,其中甲等272家,乙等132家。
乡
镇
甲等卫生院
卫
生
乙等卫生院
院
允许规模较大、医疗服务能力较强、符合二级医院基
本标准的甲等乡镇卫生院,可申请二级医院评审,评
3.2.2.10输血管理 ★
32
第三章 业务管理
3.5医院感染管理
3.3.4患者安全风险管理
3.2.2.4查房制度
3.3.5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3.2.2.5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3.4护理管理
3.2.2.6手术、麻醉授权管理 ★
3.4.1护理组织管理体系
3.2.2.7病历书写规范管理
3.4.2执行《护士条例》
3.2.2.8手术管理 ★
3.4.3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3.2.2.9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讨论制度 ★ 3.4.4护理安全管理
第三方进行复核。 • 省级设置达到推荐标准的前提条件:如诊疗病种数量不
低于100种,医疗业务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基层机构 实有人员数不低于50人。
23
严格开展复核: • 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开展核查; • 专家数量不少于5人,且为单数; • 工作小组作出初步结论,并上报省级或地市级; • 省级或地市级进行审核把关,并最终确认。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解读
**省卫生健康委 2019年7月
1
一、**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标准化建设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思路 保基本、补短板、创示范、提能力
目标 2020年实现 “四类 五化”
四类机构: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站
五个方面标准化: 房屋建设 设备配置 人员配备 服务功能 运行管理
主要建设任务:
扶贫重点村村卫生室建设。《**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卫生计生工 作专项规划》,2019年底前实现扶贫重点村卫生室服务全覆盖。
房屋和设备等硬件问题。 房屋建设未达标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今年完成立项工 作,2020年实现开工建设。 基层医疗卫生厕所建设纳入达标范围。今年乡镇卫生院要达 到城市公共厕所标准(CJJ 14-2005)二类公共厕所标准,政 府办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 对中心卫生院大件设备配备不全的,要结合医共体建设、科 室共建、特色专科建设和乡镇卫生等级评价等工作,通过政 府投资、机构自筹、上级机构支援等方式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