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提高了我们对血压调控机制的认识。
在免疫机制、肠道菌群的作用、血管周
围脂肪和炎症对脉管系统的负面影响、以及肾素-血管进展素-醛固酮系统中少见
的基因变异方面的关键研究,为我们认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来自
加拿大蒙特利尔McGill 大学高血压科、医学部以及医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对2017 年高血压病发病机制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Review
Nephrology 杂志上。
关键进展
1.血清和T 细胞中的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1)信号传导,通过一种涉及
到上调Na+/K+/2Cl-转运子 1(NKCC1)和极化T 辅助细胞 17(Th17)表型的机制,会引起盐诱导性血压升高和靶器官损害。
2.高盐饮食改变了人类和小鼠的肠道菌群,导致乳酸杆菌数量的减少,Th17 细胞
数量的增多,血压升高。
3.在小鼠中,γδT 细胞参与了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也可能在人类高血压和终末期脏器功能损害中发挥作用。
4.AngⅡ的 1a 型受体(AGTR1A)和骨桥蛋白介导了周围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
到炎症表型的过程,导致了炎症和潜在有助于主动脉瘤形成。
5.包括APLN 基因和RENBP 基因在内的 7 个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相关基因的少见变异与血压的盐敏感性有关。
盐(NaCl)通过提高NKCC1 活性的血清和SGK1 依赖途径从而诱导Th17 细胞活
化。
高盐摄入同样也导致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的数量减少,导致Th17 细胞的刺
激。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γδT 细胞,其反过来又刺激免疫其它细胞,包括
Th17 细胞。
活化的Th17 细胞和γδT 细胞产生IL-17,这将刺激肾脏钠潴留和血管收
缩,导致血压升高。
较少见的RAAS 基因变异可能通过AngⅡ参与机制增加盐的
敏感性。
在血管周围的内脏脂肪组织中,AngⅡ与AngⅡ的 1a 型受体(AGTR1A)结合会导致致炎症的骨桥蛋白产生增加,这些有助于腹主动脉瘤的形成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