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人身安全标准

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人身安全标准


2. 3 向机车交递凭证时,须面向 来车方向,交后迅速回到安全位 置。
释义
向通过列车递交路票(签,牌),要 求动作要快,同时也要准确。此时,必 须面向来车方向,掌握好自己站立位置 和接路票(签,牌)者之间的距离,既能保 证自身安全,又能准确的交递凭证。交 递后应立即回到安全位置。这个安全位 置一般应是指《站细》规定的接车地点。 有人在交递凭证时,精神比较紧张,交 后迅速后退,有时退到侵入邻线的位置, 又来不及了望邻线机车、车辆的动态。 这是很危险的。所以在交递后一定要掌 握好后退的位置。
1. 3 横越线路时,应一站、二看、三 通过,注意左右机车、车辆的动态及 脚下有无障碍物。
“—站”,—定要立站住,并要站在 不侵入机车、车辆限界的安全处。 “二看”,要左看、右看、下看。看左 右有无机车、车辆驶来,看脚下有无绊 脚的障碍物,包括地沟等。北方冬季, 对脚下冰雪更要注意。看清后,再准备 横越,即三通过。作业不紧张时容易做 到,作业紧张时,容易被忽略。特别是 边作业边行走时(如冬季扫雪,清扫道 岔等),更要严格执行。
“以车代步”时,机车、车辆运行的 终点一般不是扒乘人要去的地方,这就 容易造成超速上下车。另外,作业时不 按时出场、立岗,待机车、车辆已经启 动后再慌忙扒车随乘到岗位,“以车代 步”就更难以保证安全。
2 接发列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
2.1 应熟知站内一切行车设备, 并随时注意使用情况,如遇设备发 生异状或变化时,应及时通知有关 人员,并采取安全措施。
各种酒类中分别含3%~65%的乙醇。较大量 的乙醇可使人手脚震颤,行动笨拙,反应迟钝,自 言自语,步履蹒跚。而紧张繁忙的行车工作,要 求当班人员头脑清醒,精力充沛,精神集中,动 作正确。因此车站行车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技 规》第366条规定: “铁路行车有关人员,于接 班前须充分休息,不得饮酒,如有违反,立即停 止其工作”。
2.2 接发列车时,必须站在《站 细》规定地点,随时注意邻线机 车、车辆动态。
释义
接发列车时,作业人员要站在规定地点, 以便于和列车乘务人员联系。《站细》中规 定的地点应设在不侵入机车、车辆限界,并 便于了望的安全地点。
在线路之间接发列车时,要随时注意邻 线的机车、车辆动态。否则,接发车时,只 顾监视本列车,而忽视邻线的调车作业、机 车出入库等情况,易造成人身伤害。
释义: 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应熟知站内一切
行车设备,这是最基本的应知应会知识, 也是保证人身安全的基础。
设备发生异状或变化时,一般是指 发生事故损坏行车设备,施工影响、电 器化设备发生故障等对行车作业有影响 时。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 应随时注意观察、嘹望,发现问题后, 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 措施。
角度看都是险地,均在机车,车 辆限界之内。有些局原规定还包 括车辆两端、两车连结器下等, 本款均以车底下概括之。在这些 地点乘凉、休息,躲避风、雨、 雪都是非常危险的。
1.7 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 车代步。
释义: 这里讲的“扒乘”,不是指正常作
业需要而蹬乘机车、车辆,而是指非作 业需要搭乘机车,车辆。如扳道员扒乘 至扳道地。车号员扒乘至接车地点,铁 鞋制动员扒乘溜放车组至下铁鞋地点等。
劳动安全教育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标准
TB1699-85
铁路车站行车作业标准化(人身安全)
愚者以流血为教训 智者以教训为教训 高高兴兴上班 平平安安下班 三不伤害: 不伤害别人 不伤害自已 不被别人伤害
1 行车作业人身安全通用标准
1.1 班前禁止饮酒,班中按规 定着装,佩带防护用品。
释义:
在道心、枕木头上行走时,因 轨枕和道碴不平,要经常低头看脚 下,很少看前方和留意后方,特别 是后方溜放或推送车组,声音很小, 道心和枕木头均在机车,车辆限界 之内,能够直接被刮撞。
钢轨面、道岔连接杆、尖轨等, 踏上时都不能保证人体重心稳定, 静止时易于滑倒或崴脚,在扳动道 岔时更容易将人带倒或把脚夹住。
钻车是任何时候都要禁止的。无论何种 车辆,车底下部距地面的空间很小.即使车 钩处也有软管和手制动机等配件,钻车是很 困难的,动作也不可能灵活,车辆配件还可 能刮住衣服等,这样就要延缓横越时间,一 旦列车、车列移动,将无法躲闪。
1.6 不准在钢轨上、车底下、枕 木头、道心里坐卧或站立。
释义 上述地点从作业的人身安全
关于“按规定着装及佩带防护用品”,因就全 路范围,尚未规定着装及防护用品标准, 目前暂 按各局规定执行。
1.2 顺线路走时,应走两线路中间, 并注意邻线的机车、车辆和货物装载 状态。严禁在道心、枕木头上行走。 不准脚踏钢轨面,道岔连结杆,0毫 米(换装线除外。)。扣除机车车辆限界, 包括列车标志3600毫米,剩1000毫米。 作业人员只能在这1000毫米宽的空间顺线 路行走,否则会被机车车辆刮碰。同时还 应注意相邻两线的机车、车辆和货物装载 状态,防止装载货物突出,车辆“涨帮”, 或其它突出物碰伤。
1.4 横越停有机车、车辆的线路 时,先确认机车、车辆暂不移动, 然后在该机车、车辆较远处通过。
严禁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前 面抢越。
1.5 必须横越列车、车列时,应 先确认列车、车列暂不移动,然后 由通过台或两车车钩上越过,勿碰 开钩销,要注意邻线有无机车,车 辆运行,严禁钻车。
日常作业中,经常需要横越列车、车列。 横越之前,如1.4条解释所述,必须首先确 认列车、车列暂不移动。而且在执行过程中 要比1.4条要求还严格、认真、一丝不苟。
有通过台的车辆(如守车、罐车、客车 等), 由通过台上通过, 没有通过台的车辆 须从两车车钩上越过,横越时要抓紧踏稳。 究竟抓什么,踏哪里,则根据车型不同,人 的身材不同而选择牢固的把手和脚踏处。并 注意不要碰开钩销,否则列车、车列移动时
造成拉断软管,列车(车列)分离。
横越时,还需要注意邻线有无机车、车 辆运行,有时横越时向前一跳,继续向前走, 而不注意邻线动态。此类事故时有发生,其 后果不堪设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