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
第二章.先美术(夏商周(西周春秋战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青铜时代先礼乐兵工车,夏青铜器质饰薄。

商殷司母戊凝重,西周典雅铭文长。

春秋失蜡王子午,战国编钟日用器。

帛画人物御龙凤,仪态肃穆线挺拔。

第二编汉美术
威武雄壮兵马俑,深沉雄大汉石刻。

西汉壁画烧沟墓,东汉蒙林各尔。

西汉马王堆旌幡,东汉画像石砖盛。

武梁祠刻多故事,两汉俑富情趣。

马踏匈奴霍去病,马踏飞燕变奇葩。

第一章绘画艺术
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四章雕塑艺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高峰)
第三编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三国卫协不兴,东晋戴逵善雕塑。

东晋画家顾恺之,传神写照重眼神。

论画画云台山记,女史洛神列女传。

秀骨清像陆探微,疏体一二僧徭。

衣出水仲达,曲尽奇妙子华。

赫画品出六法,山水画论有两篇。

宗炳山水序神思,王微叙画归情致。

北敦煌石窟鹿,龙门伊阕四洞窟。

隋朝山水展子虔,青绿山水游春图。

初唐画人阎立本,历代帝王步辇图。

盛唐画圣吴道子,吴带当风莼菜条。

仕女萱与周肪,画马霸和干。

花鸟薛稷并边鸾,山水二墨王唯。

幌五牛笔朴厚,历代名画彦远。

绘画史资作传评,四大石窟画造像。

雄浑刚健唐陵墓,华丽精巧唐三彩。

试论述敦煌莫高窟十六国、北朝时期壁画的艺术特点?
答:莫高窟北朝窟壁画一般于四壁上层及顶部平某、飞天及天宫伎乐,下层为药叉等,中部除千佛外主要画说法、本生和因缘故事。

十六国是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左右二壁绘有本生、佛传等故事画,均以独幅画的形式通过故事中的典型情节来表现。

画法豪放,以简单的圈染表现人体特征,并以细线勾勒。

年代久远而变色,画面形成的特殊效果,成为早期绘画的一种典型特征。

解析“衣出水”含义。

从“衣出水”看仲达的绘画风格。

答:北齐画家仲达,人称其“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衣出水”,既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

“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他被誉为“佛像之祖”,对佛教东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唐衣出水,吴带当风
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有“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第四编五代宋元美术(各民族交流和融合)
五代南唐周文矩,顾闳中绘熙载。

荆浩关仝重峦北,董源巨然秀江南。

黄家富贵珍禽图,徐熙野逸不拘泥。

宋代风俗汉臣,清明上河择端。

白描五马公麟,写意减笔人梁楷。

林泉高致论郭熙,米氏山水两父子。

千里江山王希孟,小景惠崇令穰。

早期山水一文武,秀气成宽老。

南宋唐松年,马远夏圭称四家。

马夏山水大剪裁,半边一角融诗情。

花鸟白与佶,高益武宗元。

竹派文同创,墨梅绝俗扬补之。

水仙秀稚孟坚,墨兰忠国思肖。

法常写意花鸟画,用笔肆意兼形神。

元代前期士大夫,秋郊饮马孟孵。

富春山居黄公望,吴镇喜作渔父图。

倪瓒孤寂容膝斋,夏日山居是王蒙。

四家山水有根据,黄浑倪幽风貌异。

道释壁画永乐宫,堆金沥粉朝元图。

第五编明清美术
明清美术画派多,明前林良与吕纪。

院体戴进浙吴伟,明中吴派取院浙。

周兴成文征明,还有唐寅和仇英。

吴门四家诗书画,风格典雅蕴风流。

明后淳与徐渭,徐渭花鸟大变异。

南北波臣派,人物宁拙勿巧媚。

明末华亭董其昌,南北宗论尚率真。

清初四王王时敏,个性鲜明清四僧。

八怪文人画,燮金农和黄慎。

明派徽派版画兴,清代蚀版芥子园。

年画崛起三中心,天津柳青雅丽。

桃花坞写实,家埠质朴。

第六编近现代美术
近代海派早中晚,三熊三任吴昌硕。

名家虚谷之谦,岭南折中东西方。

居巢居廉二高,彩塑市俗化。

小型雕塑泥人,石印画报月份牌。

以美代说蔡,早期西画叔同。

近代美术可分为三个阶段:
1、中国美术的近代化(1911-1927);
2、中西美术混流(1928-1937);
3、现实主义美术鼎盛和向现代转型(1938-1949)
近代中国画的三大流派:
1、画坛(绘画风气趋于保守,师曾);
2、海上画派(继承画派的创新精神,一定程度接受外来文化艺术影响);
3、岭南画派(受外影响,大胆融合西洋画法以革新国画,高氏)。

近代中后期杰出国画家有大千,溥心畲,黄宾虹,齐白石
“画坛三重臣”指哪三位画家及他们各自的风格特点
徐悲鸿:远洋功习油画,回国主要精力放在艺术教育和改良中国画上,浑厚扎实的写实功力,作品蕴含着深刻思想,作品分西洋画和中国画两类,以人物为主,动物风景为次;
海粟:创办中国第一所美术学院——图画美术院,注重个性发挥,气度豪放、笔势奔逸、敢于创新。

林风眠:认为一年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其绘画感情色彩浓郁,线条流畅奔逸,色墨浓重大胆;方形构图不留白,画面浓重饱满。

以富于哲理性的主题和新颖的形式刷新了中国画坛。

画坛的代表性画家及各自特点
师曾:主中国画革新,率先反对“四王”的复古陋习,努力恢复中国绘画师造化的优秀传统;吸收西洋画对景写生之长,形成他开创的写生法。

金拱北:博物馆事业奠基人,民国前期画坛上力倡传统的主帅。

还有萧俊贤、茫父、半丁、齐白石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