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考试题目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兵马俑以及类型:兵马俑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真,在总体设计上,即担负着守卫
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
类型:1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主体部队。
2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
3统领1、2的军事指挥部。
2顾恺之:字长康,出生于晋陵无锡,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绘画理论家。
绘画
理论和风格体现魏晋时代的审美精神而成为那个时代乃至中国绘画史上的杰出,他塑造人物不求形似,主张“传神写照”,并加以实践。
他的理论把中国传统绘画推向新的里程碑。
现存《洛神赋》《女史箴》《烈女传仁智图》等样品摹本。
3经变画:早期经变画把佛经上的故事简单地以壁画形式表现出来。
莫高窟隋唐壁画与
前代明显的区别是创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独特的经变画样式。
无论是人物造型、绘制技巧、画面场景的营造都达到空前的水平。
石窟寺院展现的壁画创作几乎以宣传娱乐场景的题材取代了早期佛本生和佛传故事画而跃居主体地位。
以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法华经变、维摩变、涅槃变、华严经变等多见。
4画像砖: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5画像石: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型雕塑。
6六法论: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二、填空
这个都是一些常识: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二王,霍去病墓雕塑的中心作品,周昉宗教美术代表等等一共是10道题
三、单选注意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
四、是非题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
五、简答
1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答案: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皱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
“曹衣出水”: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
后他的风格说:“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即所谓“曹衣出水”。
“吴带当风”: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
他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被誉为“吴家样”用
笔技法上,他创造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拽之状,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2宋徽宗和宫廷绘画
宋朝在建国之初就设立了翰林院。
先后集中了社会上的名手及西蜀、南唐两地的画院画家,宋代皇帝又都不同程度地爱好书画,重视画院建设,因此,画院体制逐渐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尤以徽宗时最为突出,成为中国古代宫廷绘画最为繁盛的时期。
为了更好的培养宫廷绘画人才,徽宗时又设立画家,内分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考试入学后除学习绘画外,还要兼修《说文》、《尔雅》等古学典籍。
南宋画院则沿袭了北宋画院的体制。
:3历代名画记在美术史上的意义
《历代名画记》中国第一步比较完备绘画通史,作者唐代张彦远,全书共分十卷,四部分内容:绘画发展史,画传记及有关资料、绘画技法与理论、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
在古代美术史论中,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重要文献
4 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特色
尉迟乙僧的艺术风格:以擅画佛像和外国人物著称。
画人物画和佛像画活脱灵慧,造型奇特神行兼备,运用西域凹凸法,利用色彩深浅的变化造成明暗对比关系,使画面出现立体感和真实感,记载称他“画国外菩萨,小则用笔紧劲,大则洒落有气概”“用色沉着,如堆起绢素而不隐指。
”因而有“身若出壁”、“逼之标标然”的评价。
六、论述
1中国佛教三大石窟的名称,地点和艺术特色
(这个题还没找到)
2五代山水画风格特色
各小王朝的贵族地主阶级,自知其权势不保、用“及时行乐”来求精神的解脱。
绘画上山水花鸟画的兴盛。
山水画在中国五代时的变化是最大的,从选材到技法,都有了一个飞跃。
山水被作为生息的环境加以描绘,山水方面画家师法大自然,根据不同地区的山川状貌、气候特点,创造了多种风格的山水画,创立了真实生动的北方峻岭和秀丽婉约的江南山川两大山水画体系,并发展了水墨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皴、擦、点、染的技巧.
3汉代墓葬壁画所绘内容和反应的思想
一:西汉初期:1.梁王墓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等方位神,还绘有灵芝、荷花、云朵、菱形图案。
2南越王墓有朱墨彩绘的卷云纹。
这两处壁画都鲜明的体现出升仙的主题。
二、西汉后期:题材有日月星相、御龙升天、驱鬼逐吏及历史故事等。
体现出升仙的主题
三、新莽时期:题材是日月星相、四神。
描绘现实生活的画面初露端倪。
四,东汉前期:题材沿袭西汉晚期以来的传统,仍以日月天象,四神,祝福升天为主,出现了门卒属吏、车骑出行、男墓主家居宴饮等新内容,生活气息明显增强。
五、东汉后期:题材主要是标准墓主人生前地位得到属吏与出行车马仪卫,有的还画出幕府官邸,日月天象及神禽瑞兽已退居次要地位。
4清明上河图在我国绘画史上的意义
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
作者是宋末期优秀的人物风俗画家张择端。
作者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努力,严肃认真的创作。
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及艺术表现的周密不苟,都在绘画史上有着典范意义。
全卷以全景式构图,通过清明节日北宋都成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清情景描绘,反映了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以其内容的异常丰富性,高度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无比生动真切性,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