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高层_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空间设计_衣江波
中高层_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空间设计_衣江波
参考文献 [1] 宋春华.中国住宅建设任重道远—— —对世纪之交住宅建设问题的思
考[J].建筑学报,1999(10).
MYKJ 317
Hale Waihona Puke
电梯是中高层、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电梯的设置必须使 用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电梯的数量、等候电梯的极限时间等参数是影响高层住宅的电梯使 用是否方便的主要因素。使用方便首先要体现在电梯数量的选择上,电 梯设置台数的多少关系到住宅建筑的电梯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多设电 梯使用必然方便,但造价会相应增加。要解决舒适与经济的矛盾,必须客 观地确定电梯的使用数量和等候电梯的极限时间。
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这是为了使用方便,但为了节约投资,设 站间层不超过两层。减少电梯设站有利于节约电梯造价,简化电梯管理 和减少损坏率。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可以采用电梯隔层停站或隔 三层停站的方式,此方式多用于板式高层住宅中。近年来,在高层住宅中 出现了隔层错层越廊式。隔层错层越廊式就是电梯停靠站与楼层错半 层,从电梯的交通廊上半层或下半层到达住户楼套型单元的入口处,这 上下半层的楼梯是垂直不贯通的,很好地避免了交通廊对住户居室的干 扰。
关键词:中高层;高层;垂直空间;设计分析
在城市用地紧张的现阶段,中高层和高层住宅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土 地利用率,同时有利于改善城市面貌,因此,中高层和高层住宅的建设能 与多层住宅建设同步进行,并成为激活城市的一个亮点。 1 中高层、高层住宅设计的特点
中高层和高层住宅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将多层住宅进行垂直叠加,它 作为一种住宅类型,在设计方面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1.1 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问题。
在进行高层住宅平面布局时,电梯的设置位置很重要。应尽量避免 电梯靠近住户的主要居室,更不能靠近卧室,通常可以用卫生间、厨房、 壁橱等辅助空间来隔离。防止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因机械的摩擦、震动或 侯梯过程产生的噪音对住户的干扰。否则应采取技术措施进行隔音降噪 处理。 2.3 楼梯及电梯的空间关系。
在中高层、高层住宅交通空间设计中,楼梯与电梯是作为两个必要 条件同时出现的。高层建筑的交通空间设计的重点便是楼梯与电梯的组 合设计。楼梯与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主要攻击,一般结合在一起设置,形 成垂直交通枢纽。而高层住宅设计中的设备管井常包括水、暖、强电井、 通风井等设备。这些管井的位置、大小应结合楼梯与电梯的空间关系进 行合理组织。
通工具,这是与多层建筑直观上的区别。以电梯为中心的交通组织,在高 层建筑的平面及空间组织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住宅电梯的选用以 及它与楼梯的组合设计,是高层住宅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正确 选择并合理配置电梯,使电梯成为令住户满意的垂直交通工具,已成为 高层住宅设计的现实问题。
住宅高层与踏步数的关系
住宅电梯的载重量、速度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服务的户数、建筑的层 数以及建筑的高度等因素。常见住宅电梯的载重量为 630~1000kg,消防 电梯的载重量不得小于 800kg。
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1999)中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 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 梯。”规范同时规定。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单元 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台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当设置两部或两 部以上电梯时,考虑到住宅建筑的使用特点及经济性,可以设置两台以 上大小容量搭配电梯,并组成集中布置,就能同时或交替使用,既便于管 理,又方便搬运家具及担架,并能节省能源和日常维护管理费用。
中高层、高层住宅在空间布局上的特点,是以电梯取代步行成为日 常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与楼梯的组合成为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 1.2 高层住宅的结构选型问题。
由于住宅高度的增加,建筑的荷载大大增加,外部条件的制约因素 更多,更明显。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的安全至关重要,高层住宅建筑平面布 局会受到结构因素的制约。 1.3 高层住宅的消防与疏散问题。
由于住宅向高空发展,对建筑的消防与安全疏散、建筑设备、设施等 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与多层住宅有很大的差别。 1.4 高层住宅的经济性问题。
高层住宅一次性投资大,维修、管理费用高。经济因素对住宅建筑产 生一定影响。 1.5 高层住宅的社会问题。
高层住宅建设带来了城市居住区高密度的居住状况,如何协调居住 环境与社会环境,关心居住者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安全的住宅空间, 也是高层建筑住宅设计重视的问题。 1.6 高层住宅的适应性问题。
建筑·规划·设计
民营科技 2011 年第 8 期
中高层、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空间设计
衣江波 (黑龙江省红旗农场,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和人口急剧膨胀,加之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使高层住 宅的设计与建设成为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一种手段。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消防及电梯等公用配套设备的日渐成熟,国家政策法规的建 立与完善,使住宅向空间发展成为可能,并形成当前住宅开发与建设的一种趋势。
高层住宅结构复杂、设施多、造价高、与多层住宅建筑相比,建筑的 耐久年限较长,因此,中高层住宅的户型设计要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前瞻 性。 1.7 高层住宅的其他问题。
高层住宅建筑的节能问题、外部造型设计也是高层住宅设计中需要 给予重视的问题。 2 中高层、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空间设计 2.1 楼梯的设置。
在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中楼梯是必不可少的,电梯的设置主要是 满足居民的日常使用,而楼梯则兼顾消防疏散和方便使用的双重作用。 它作为住宅下部各层及短距离层间的主要交通工具,在非常情况下,它 是楼层居民垂直疏散的唯一通道。楼梯的数量、位置、空间尺度关系到居 民使用的方便,同时也是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楼梯的设计要考虑 消防疏散、方便交通等要求。
在工程的实际运用中,住宅层高多采用 2800mm、2900mm、3000mm。 按照以上要求,根据消防疏散、结构墙厚、搬运物品及家具,以及设备管 井占有的空间,中高层、高层住宅的楼梯间的开间常选用 2500~2700mm,而进深则设计为 4800mm 以上。 2.2 电梯的设置。
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楼梯则作为辅助交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95)规定:“高层住宅每层 疏散楼梯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 100 人不小于 1.00m 计算,各层人数不 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 多的一层计算。”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1999)中同时规定“:疏散 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 1.10m。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6m,踏步 高度不应大于 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 大于 0.50m 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距不 应大于 0.11m。楼梯井净宽大于 0.11m 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