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规范调研报告
一、调研地点:xxxx建工楼B座
二、调研时间:2010-12-3
三、调研人员:
四、调研目的:通过对高层建筑的实地调研,进一步掌握在课堂上学习的设计规范,检验该栋建筑是否符合规范,另外也为今后的设计打下良好的概念基础。
五、调研步骤:
1、整体了解:
建筑有13层,共40米左右。
根据规定高于50米的教学类建筑属于一类建筑,所以B座属于二类建筑。
2、总平面设计
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表5.13要求,建筑入口处应进行无障碍设计,B座楼前的无障碍坡道入口净宽1.05 m.,坡度1比6,不满足规范,扶手的高度为850 m m和650 m m,满足规范。
总平面设计与主要干道相邻,中间有绿化带隔开,消除噪声干扰,满足规范要求。
楼侧消防车道为4.07m,能够满足消防车的正常进入,且路灯的高度大于4米,车道尽头有一个面积大于12*12的回转车场。
符合规范要求。
B座裙房与旁边A座间距为大于6 m.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2.2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2的规定,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除本节的规定外,应符合本规范其他章的有关规定。
表5.2.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A座属于二类建筑与裙房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6m。
满足规范要求。
B座共设有2个安全出入口,其中主要出入口有效通过宽度为1.6m,不满足规范,高度为2.2 m.
楼内屋顶设有吊顶,采用石膏板属于难燃烧体,并设有自动喷水装置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3、测量楼梯、电梯:
楼内共有3部楼梯,能够满足疏散要求,宽度:1.28m;能够满足100人安全疏散,踏步:宽:280mm,高:150mm;宽度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宽度280mm。
栏杆高:850m m,扶手分高低设置,分别是850 m m和650 m m ,满足规范要求。
梯井:其中一个楼梯的梯井宽850,远大于规范规定的60-200,不满足要求,其余两部楼梯的梯井的宽都是180,满足规范要求。
其中主要楼梯、电梯设置在楼的边缘位置满足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要求,而且在设计上采用了防烟楼梯间,靠机器排烟,采用了防火门。
满足规范要求。
电梯共有两部,有消防电梯一部,根据规范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居住建筑和其他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
2.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不应少于1台;
3.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不应少于2台;
4.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4500m2时,不应少于3台。
5.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或工作电梯可兼作消防电梯。
B座建筑的建筑面积小于1500平方米。
满足规范要求。
4、厕所:
无障碍厕所的设置:门宽600 m m,不符合规范,平面尺寸是1220*1950,不符合规范且内部没有抓杆,不满足规范,
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为0.4m<0.55m,不满足规范要求。
并列盥洗槽水嘴中心间距为0.79m>0.70m,满足规范要求。
单侧并列盥洗槽外沿距离对面墙的净距为2.45m>1.25m,满足规求。
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为0.8m>0.65,满足规范要求。
厕所隔间距对面小便器的净距为2.45m>1.3m(外开门时),满足规范要求。
洗手池高0.81m>0.6m满足规范要求。
厕所内分前室、后室,内部有连通天井的窗户通风,满足规范要求。
5、室内房间
房间疏散门宽度一般都在1.5m左右。
房间面积一般都在50—90平米。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5.20.
表5.5.20-1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100人的净宽度(m)
根据计算和相关要求,以上三方面均符合规范要求。
6、消防设施
建筑内布置有消防栓,机械通风,火灾报警电话,能够满足灭火要求。
B座设置有常开防火门,根据规范要求6.5.1 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
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的功能;常闭防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门关闭的提示性标志;
2.除管井检修门和住宅的户门外,应具有自闭功能。
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3.除本规范第6.
4.12条第5款的规定外,防火门内外两侧应能手动开启;
4.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开启后,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
7、地下室:
B座设有一个净高为4米的地下室,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3
地下室平面外围护结构应规整,其防水等级及技术要求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室应在一处或若干处地面较低点设集水坑,并预留排水泵电源和排水管道;
2
.地下管道、地下管沟、地下坑井、地漏、窗井等处应有防止涌水、倒灌的措施。
此外,地下、半地下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
但面积不超过50m2且人数不超过10人时可设1个。
(2 )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内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人数不超过30人且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其垂直金属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以上要求B座都满足。
六、调研心得:通过实地调研,对建筑设计规范有了更深刻直观的认识,
拓宽了各组员的知识面,增强了各组员的协调合作能力,增强了各组员个实际动手能力,并对以后的建筑设计有着很多指导。
有效地提升了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