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课件)免疫学实验二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抗原抗体结合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 是特异性结合阶段,二是可见反应阶段。
1、抗原、抗体的浓度、比例
2、反应时间
3、电解质酸碱度 中性或弱碱性
4、温度 5、酸碱度
37℃ pH 6-8
正常人体内环境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 抗原抗体的检测 (一)检测原理
抗原与相应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外界条件 影响下出现肉眼可见或借助仪器可检测的各种现象,如 凝集或沉淀。借此可用已知抗体(或抗原)检测未知抗 原(或抗体),因所采用的抗体常存在于血清中,故称 为血清学反应。
1、凝集反应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 合后形成凝集团块,此类反应称为凝集反应。
(1)直接凝集
红细胞
+ 抗红细胞抗 体(IgM)
用于:ABO血型测定 细菌鉴定
凝集
(2)间接凝集
常 用用于载:体钩:端绵螺羊旋+ 红 体细 病胞 、、 血聚 吸苯 虫乙 病烯、乳类胶风等湿。关节
激素炎抗的体辅助诊激断素。分子
原,利用标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进行抗原抗体
检测。
可见
胶体金
Ag Ag Ag AgAg
Ag Ag
Ag
Ag
Ag Ag
优点:灵敏度高、快速、可定性、定量、定位。
分类: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免疫标记技 术可分为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放射 免疫技术、胶体金和化学发光技术。
(1)免疫荧光技术
常用荧光素: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和藻红蛋白(PE)。
敏感性(每升) <1~2mg <1mg <0.5mg <0.1mg <5~10mg 1μg 1μg 0.1μg 0.1μg <1pg <1ng <1pg
实验操作1:双抗夹心法检测特定抗原
• 检测抗原最常用ELISA, • 适用于检测具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的多价抗原。
• 原理:
1、利用连接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和酶标抗体分别与样 品中被检测抗原分子上两个抗原决定簇结合,形成固 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免疫复合物。 2、复合物的形成量与待测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3、测定复合物中的酶作用于加入的底物后生成的有色 物的量(OD值),即可确定待测抗原含量。
不凝集
激素包被的 乳胶颗粒
+ 激素抗体
凝集
(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 +
激素分子
用于:早孕的检测
不凝集
2、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出 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现象,称为沉淀反应。
该反应多用半固体琼脂凝胶作为介质进行琼脂扩散 或免疫扩散,即可溶性抗原 与抗体在凝胶中扩散,在比 例合适处相遇形成可见的白 色沉淀现象。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概述
抗原抗体反应概念
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称为抗原 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是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 子超变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分子表面 的特异的可逆的弱结合力。这些弱结合力只 能在极短距离内才能发生效应。
(1)单向免疫扩散
(2)双向免疫扩散
(3)免疫电泳
(4)免疫比浊
(1)单向免疫扩散
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清 待测血清(Ag)
Ab
(对数)浓 度
c’
d’
d’ 直径
火箭电泳
(2)双向免疫扩散
Ag
Ab
将抗原与抗体分别
加入琼脂凝胶的小孔中, 抗原抗体会自由地向四 周扩散,在它们相遇的 位置形成一条沉淀线。 是一种定性检测法。
直接法
间接法
冲洗
冲洗1
冲洗2
Ag Ag Ag AgAg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AgAg
Ag Ag
Ag
Ag
Ag Ag
可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观察荧光。
(2)免疫酶技术
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催化底物的高效 性相结合,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的显色反应判定结果。 常用方法:酶标免疫组化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双抗夹心法 (sandwich ELISA)
实验材料:
1、固相载体在ELISA测定过程中作为吸附剂和容器。 • ELISA板的特点是可以同时进行大量标本的检测,
并可在特制的比色计上迅速读出结果。
2、酶结合物:酶与抗体或抗原联结的产物
具有酶促反应,显示出生物放大作用。
常用的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和碱性磷酸 酶(alkaline phosohatase, AP)。
Ag1
Ag1
Ab1
Ag1
Ag2
Ab1、2
Ag1
Ag1、2
Ab1、2
(3)免疫电泳
待测Ag
+
Ag1
Ag2 Ag3
-
Ab槽
(4)免疫比浊
Ag’
已知Ag
根据不同量抗原抗体 反应所形成的浊度不同判 断样品中未知抗原的含量。
3 、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是用荧光素、酶、放射性
核素、胶体金或化学发光物质等标记抗体或抗
常用标记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邻苯二胺
HRP 催化
显黄色EAg NhomakorabeaOPD
E
HRP
Ab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将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上进行,通过洗涤除去 游离成分.目前是应用最广的免疫酶技术。
双抗体夹心法
间接法
E
E
冲洗
待测为抗原
待测为抗体
(3)放射免疫技术(RIA)
定义: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 免疫检测的方法。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二)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实际意义
• 评价机体免疫功能状况 • 相关疾病诊断 • 了解相关疾病发病机制 • 相关药物及激素浓度监测
(三)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方法
根据抗原的性质、出现结果的现象、参与反应的成 分的不同,抗原抗体反应可分为凝集反应、沉淀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等。
常用标记物:125I和131I
特点:灵敏度高(pg),故用于测量微量 物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孕酮 等激素、吗啡、地高辛、IgE等。
但放射性核素有一定危害性,使得放射 性免疫激素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免疫学测定方法敏感性比较
测定方法 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火箭电泳 对流电泳 免疫电泳 凝集试验 被动血凝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放射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定量免疫荧光分析
医学免疫学 实验二
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学标记技术
生物病原及免疫学系 2015年9月
主要内容
讨论: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概述 概念、原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示教: 单向琼脂扩散干板、双向琼脂扩散干板、 火箭电泳干板、对流免疫电泳干板
操作:
夹心ELISA检测特定抗原 胶体金试纸检测HCG 细菌的凝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