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试题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试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最终压题一、选择题(15*2=30分)1.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A )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2. 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B )A.业务流程图B.数据流程图C.处理流程图D.层次结构图3.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A. 自顶向下原则B. 自底向上原则C. 分步实施原则D. 重点突破原则4.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A. 用户的决策方针B. 用户的分析方案C. 系统设计说明书D.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5. 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A. 可行性研究报告B. 数据词典C. 系统说明书D. 系统详细调查报告6.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C ).A. 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B. 系统开发时间短C. 对用户需求的变更能做出迅速响应D. 适合大型复杂系统7. 最高层数据流图又称为(C )A.组织结构图B.功能分解图C.关联图D.系统流程图8、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成果是( A )A、新系统的逻辑模型B、新系统的物理模型C、实在的新系统D、系统设计报告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10. 模块聚合中,一个模块只执行一个功能的是( C )。

A. 逻辑聚合B. 数据聚合C. 功能聚合D. 时间聚合11.(D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耦合形式。

A.内容耦合B.公共耦合C.控制耦合D.数据耦合12、在生命周期法开发系统过程中,对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的工作属于(C)A.系统规划B.系统设计C.系统分析D.系统实施13.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

A. 自顶向下原则B. 自底向上原则C. 分步实施原则D. 重点突破原则14. 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B. 数据词典C. 系统说明书D. 系统详细调查报告15. 系统测试中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测试工作应该由以下人员来承担(B )。

A. 原程序作者B. 专门的测试人员C. 系统设计人员D. 用户16. 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行开发的系统的( A )。

A. 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B. 某一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C. 反映用户需求的逻辑模型D. 反映用户全部需求符合系统开发规范的应用软件程序17. 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是( C )。

A. 满足技术指标B. 满足设计者要求C. 满足用户要求D. 技术规范18. 在一个课程注册系统中,定义了类CourseSchedule和类Course,并在类CourseSchedule 中定义了方法add(c: Course)和方法remove(c: Course),则类CourseSchedule和类Course之间的关系是:( A )A.泛化(generalization)关系B.组合(composition)关系C.依赖(dependency)关系D.包含(include)关系19. (D )是从用户使用系统的角度描述系统功能的图形表达方法。

A. 类图B. 对象图C. 序列图D. 用例图20.使用UML对系统进行动态建模,不能使用以下哪种图(A )A 类图B 顺序图C 状态图D 活动图21.关于UML,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

B UML是一种形式化的语言,使用UML建立的模型可被计算机编译执行。

C 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D 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但不是建模方法。

22.下面(B )图形表示依赖关系。

A BC D二、判断题(10*2=20分)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功能,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2、系统的实施就是将系统设计中建立的物理模型付诸实现的过程。

(√)3、具有相同属性与服务的一组对象的集合称为类。

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抽象。

(√)4、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中,编程是最难的。

( ×)5、系统总是有目的的,系统的目的性可以通过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6、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补充说明。

( √)7、所谓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决策的区别:结构化是没有明显的决策规则,而非结构化则是有明显的决策规则。

(×)8、在定义信息系统结构,划分子系统时,可以通过“功能/数据”矩阵来进行。

其中“功能/数据”矩阵中的“U”表示产生相应的数据类。

“C”表示该功能使用该数据类。

(×)9、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

(√)10、对规模很大、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可以考虑采用原型化开发方法。

(×)11、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其可行性可以从经济可行性,运行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进程可行性,人员可行性五个方面来考虑。

( √)12、系统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

( √)三、问答题(4*5=20分)四、应用题(3*10=30分)1、画决策表、决策树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托运重量不超过30公斤的行李。

当行李重量超过30公斤时,对头等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4元,对其他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6元,对外国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国内乘客多一倍。

(1)绘出原始决策表。

(2)绘出优化后的决策树 答:(1)决策规则号 1 2 3 4 5 6 7 8 条件行李重量W ≤30 Y Y Y Y N N N N 国内乘客 Y Y N N Y Y N N 头等舱 YN Y N Y N Y N应采取的行动免费× × × × (W -30)×4 ×(W -30)×6 ×(W -30)×8 × (W -30)×12×(2)行李重量W>30W≤30是否国内乘客头等舱其他舱国内国外免费是否头等舱(W-30)×4(W-30)×6头等舱其他舱是否头等舱(W-30)×8(W-30)×122、画数据流图(任选一)(1) 下图已给出某单位工资处理的一级数据流图,将其改成方框图形式,并试着绘制二级数据流图。

(2)某工厂成品库管理业务过程如下:成品库保管员按车间送来的入库单登记库存台帐。

发货时,发货员根据销售科送来的发货通知单将成品出库,并发货,同时填写三份出库单,其中一份交给成品库保管员,由他按此出库单登记库存台帐,出库单的另外两联分别送销售科和会计科。

职工工资文件考勤卡工资单工资处理答:车间入库单入/出库处理库存台账发货通知单发货员发货处理发货单发货单销售科会计科保管员3、某网上选课系统的需求概述如下:1.系统采用B/S 模式;入库单车间发货通知单销售科库存台帐登记 库存 台帐填写 出库 单出库单会计科出库单出库单2.该系统供学期开课前学生网上选课之用;3.课程的管理,如“添加课程”、“删除课程”等都由系统管理员来负责;4.学生可使用该系统完成“选择课程”等功能;5.任课教师可以使用该系统查看选课的学生。

现有关于该系统模型的部分内容:1. 系统中的参与者(Actor)有4类:管理员(Administrator)、学生(Student)、教师(Teacher)及数据库(Database)2. 为该系统设计的类(class)共有8个:(1)系统管理员类(Administrator),对现实世界系统管理员的抽象;(2)学生类(Student),对现实世界中与该系统相关的学生的抽象;(3)教师类(Teacher),对现实世界中与该系统相关的教师的抽象;(4)People类,前3个类的父类(5)数据库类(Database),提供和数据库相关的功能,对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操作;(6)课程类(Course),对现实世界中与该系统相关课程的抽象;(7)界面对象类(FormObject),用于生成系统的界面对象(8)控制对象类(ControlObject),负责系统的业务逻辑功能,如判断用户是否合法、添加的课程是否合理等;3.下面是“添加课程”用例的事件流(1)管理员选择进入管理界面,用例开始。

(2)系统提示输入管理员密码。

(3)管理员输入密码。

(4)系统验证密码。

A1:密码错误(5)进入管理界面,系统显示目前所建立的全部课程信息。

(6)管理员选择添加课程。

(7)系统提示输入新课程信息。

(8)管理员输入信息。

(9)系统验证是否和已有课程冲突。

A2:有冲突(10)系统添加新课程,提示课程添加成功。

(11)系统重新进入管理主界面,显示所有课程。

(12)用例结束。

A1:密码错误(1)系统提示再次输入。

(2)用户确认。

(3)三次错误,拒绝再次访问。

(4)否则进入添加课程事件流第5步。

A2:有冲突(1)系统提示冲突,显示冲突课程信息。

(2)用户重新输入。

(3)继续验证直到无冲突。

(4)进入添加课程事件流第10步。

根据以上的陈述完成以下题目:(1)画出网上选课系统的用例图。

(2)画出网上选课系统的类图。

(3)画出网上选课系统的“添加课程”用例的时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