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音乐史 复习提纲

西方音乐史 复习提纲

2009-2010第二学期《西方音乐史》复习提纲一、填空题知识点●韦伯的歌剧反映出了德国的民族气质,他创作的歌剧《自由射手》(《魔弹射手》)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幻想》交响曲不仅有大标題,每一个乐章还都冠以小标题和详细的文字解说,其中用“固定乐思”来代表女主人公的形象,在乐曲每个乐章中多次变化重复出现,由法国作曲家柏辽兹(H.Berlioz)创作。

●泛指19世纪包含对白的法国歌剧形式又称之为喜歌剧。

●门德尔松(Mendelssohn) 致力于德国传统音乐的复兴,他先后指挥演出了Bach、Handel、Lasso、Beethoven以及Schubert的作品,并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

●作曲家G..Verdi(威尔第)一生的创作,代表了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其代表性的歌剧作品有《茶花女》、《黎戈莱托》(《弄臣》)、《游吟诗人》以及具有大歌剧特质的《阿伊达》。

●脍炙人口的两套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E·Grieg)的作品。

●从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开始,瓦格纳打破了通向调性瓦解的大门,预示了20世纪音乐文化发展的方向。

●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多》中直接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在耳聋之后住到农村,仍然顽强地创作,完成了著名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Liszt(李斯特)对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是首创单乐章标题音乐Symphony poem (交响诗)。

●柴科夫斯基的三部舞剧是《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部作品是《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门德尔松突破古典协奏曲传统格式,将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取消了双呈示部,乐章之间连续演奏,使音乐贯穿发展。

●19世纪民族乐派著名的代表作曲家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以及俄罗斯的“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

●德彪西的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是印象主义管弦乐的奠基之作。

●前苏联20世纪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创作的15部交响曲贯穿他的整个艺术生涯,其中创作于卫国战争时期的《第七交响曲》在国内外广泛演出,向全世界表明了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大无畏气概。

(P.441)●20 世纪初,法国青年作曲家小组“六人组”体现了反浪漫主义、反印象主义、主张客观冷静的音乐见解,主要代表人物是米约、奥涅格以及奥里克与普朗克。

(P.340)●《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1913年创作的舞剧音乐,描写了古代先民在春天祭献大地的仪式。

●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序列”作品是法国作曲家梅西安1949年创作的钢琴曲《时值与力度的模式》。

(P.457)●彭德雷斯基为52件弦乐器而作的《广岛受难者挽歌》是一部以音块作为基本材料来构造和展开音乐的作品。

(P.464)●20世纪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的舞台音乐《神奇的满大人》是一部属于表现主义内容和风格的哑剧,他的钢琴教材《小宇宙》的第五、第六卷已成为音乐会演奏的乐曲。

(P.394)●19世纪下半叶法国民族乐派作曲家有弗朗克、丹第、圣桑及福莱等。

●瓦格纳创造了乐剧理论,并在创作实践中为之付出了全部心血,其代表作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及《纽伦堡的民歌手》等。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他的交响曲遵循古典传统的四乐章套曲构思。

●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另有两部带自传性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及《冬之旅》。

●小型钢琴体裁“无词歌”由门德尔松首创,包括6卷48首小曲,有标题的如“船歌”、“春之歌”及“纺织歌”等。

●《美丽的海伦》、《霍夫曼的故事》是轻歌剧的奠基人奥芬巴赫的代表作。

●“钢琴诗人”肖邦的许多创作都具有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其中《玛祖卡舞曲》是和波兰民间音乐联系最密切的体裁;12首《波兰舞曲》最强烈地体现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较突出的有《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他的练习曲也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情感,成为独立的艺术品,代表作如《c小调练习曲“革命”》。

●格林卡被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他的歌剧《伊凡·苏萨宁》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第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族歌剧;此外还创作有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弦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

●将具体描写图画的10首分曲连成一个不间断演奏的整体,以一段代表作家参观画展的“漫步”的主题作为引子和乐章间的连接,这部作品是钢琴曲《图画展览会》,由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

●马勒创作有九部交响曲,其中作品《第八交响曲》构思宏伟、乐队规模巨大,号称“千人交响曲”,另有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以中国唐诗为歌词,表现了深邃的哲学构思。

之歌》_●19世纪下半叶,以谢洛夫、安东·鲁宾斯坦及柴可夫斯基为代表的西欧派音乐家强调专业知识,有学院主义特点。

●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德彪西创作了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素描《大海》、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德沃夏克在美国任教期间,接触到美国黑人和印第安民间音乐,创作了《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俄罗斯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三部著名的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火鸟》、《.彼得卢什卡》、《春之祭》。

●贝尔格1922年完成的歌剧《沃采克》是一部表现主义的经典之作。

(P.368)●偶然音乐是20世纪50 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音乐风格,这种音乐与严格控制的序列音乐相反,倡导者为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1952年他发表了著名的《4分33秒》。

(P.461)●20世纪德国作曲家欣德米特在他的歌剧《画家马蒂斯》中发展了一种新的语汇,恢复了调性的结构功能。

(P.380)●两集钢琴《前奏曲》是德彪西最成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印象主义美学原则和创作技法。

●钢琴四手联弹《鹅妈妈组曲》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作品。

●1821年在柏林上演了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魔弹射手》)。

●《艺术家的生涯》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世纪之交的作品,他的其他著名歌剧还有《托斯卡》、《蝴蝶夫人》。

●从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开始,瓦格纳打破了通向调性瓦解的大门,预示了20世纪音乐风格文化发展的方向。

●法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柏辽兹(H.Berlioz)是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导者,使文学性情节和戏剧性构思侵入交响曲中,首先体现在他的管弦乐作品《幻想交响曲》中。

●19世纪民族乐派著名的代表作曲家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以及俄罗斯的格林卡、穆索尔斯基、居伊、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

●19世纪末,俄国作曲家斯克里亚宾(A·Scriabin)独创了非平均四度叠置的和弦“神秘和弦”,视为作品的调性中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音乐的三位代表作曲家是被称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最后一人”的格拉祖诺夫(A·Glazunov)、热衷于“神秘主义”哲学的斯克里亚宾(A·Scriabin)以及确立“俄罗斯钢琴学派”历史地位的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S·Rachmaninov)。

●象征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爱国主义作品交响诗《芬兰颂》是19世纪民族乐派的作曲家西贝柳斯的作品。

●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以及他的两个学生贝尔格和威伯恩,因三人都出生在维也纳,也称作新维也纳学派。

●法国大革命时期“拯救歌剧”的代表性作曲家有凯鲁比尼、勒絮尔、●梅雨尔、斯朋蒂尼。

2009-2010第二学期《西方音乐史》复习提纲(二)1.简述柴科夫斯基及其音乐风格特点。

2.∙简述柏辽兹的两部自传性标题交响曲如何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特征。

3.∙简述P u cc i n i的歌剧特点及其在哪些方面超越了真实主义歌剧?4.∙简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色。

5.∙简述W a gn e r的op e r a d r am a的理论。

6.∙简述门德尔松的音乐及其社会活动。

7.∙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发展中最突出的倾向“综合艺术”。

8.∙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9.简述表现主义音乐及其代表人物2009-2010第二学期《西方音乐史》复习提纲(三三、连线、判断、选择题1、连线(连线需清晰,涂改无效)●迈耶贝尔法国大歌剧代表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鲍罗廷《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奥芬巴赫《美丽的海伦》●古诺法国抒情歌剧代表作曲家●普契尼《强尼·斯基基》●贝利尼《清教徒》《梦游女》2、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奥地利交响乐作曲家布鲁克纳是浪漫主义初期代表作曲家之一。

(×)●《画家马蒂斯》是美籍德国作曲家欣德米特歌剧同名歌剧音乐选编的交响曲。

(√)●瑞士作曲家奥涅格是法国“六人团”成员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是管弦乐曲《屋顶上的公牛》。

(×)●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在钢琴教学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编订了钢琴教材《小宇宙》和《献给孩子们》。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序列”作品是法国作曲家梅西安于1949年创作的钢琴曲《时值和力度的模式》。

(√)●法国作曲家布列兹是20世纪整体序列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于1949年创作了钢琴曲《4分33秒》。

(×)3、选择题(将序号填在划线内)●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在德奥兴起的艺术流派,奥地利作曲家是代表人物之一。

①斯克里亚宾②利盖蒂③贝尔格●新古典主义的旗帜人物是两次世界大战间在法国生活和创作的普朗克。

①普朗克②斯特拉文斯基③勋伯格●20世纪英国作曲家③本杰明·布里顿就学于皇家音乐学院期间创作了室内管弦乐曲《小交响曲》和具有新古典主义倾向的作品《简易交响曲》。

①爱德华·埃尔加②沃恩·威廉斯③本杰明·布里顿●以尼采“超人”哲学的同名著作为题材的管弦乐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由德国晚期浪漫派作曲家③理夏德·斯特劳斯创作的。

①马勒②沃尔夫③理夏德·斯特劳斯●被称为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作曲家勃拉姆斯,反对音乐的文学标题性和未来艺术品的主张,在音乐实践中坚持古典主义原则。

①舒曼②勃拉姆斯③门德尔松●彭德雷斯基为52件弦乐器而作的《广岛受难者挽歌》是一部以“音块为节本材料的音乐作品。

①米约②彭德雷斯基③梅西安●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前奏曲《牧神午后》是印象主义管弦乐的奠基之作。

①拉威尔②萨蒂③德彪西2009-2010第二学期《西方音乐史》复习提纲(四)名词解释R es cu e拯救歌剧。

法国大革命时期喜歌剧的一种形式,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与道德评判意义,风格严肃、气势恢弘,音乐贯穿发展,体现了法国两种歌剧形式的融合.L e it mo ti f主导动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