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3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吞噬.(shì)疲惫.(bèi)钦.佩(qīn)心有灵犀.(xī)B.闲暇.(jiǎ)蔚.蓝(wèi)鲁莽.(mǎng)海市蜃.楼(shèng)C.严谨.(jǐn)稠.密(chóu)俯瞰.(gàn)屏.息凝神(pǐng)D.凛.冽(lǐn)拯.救(zhěn)无虞.(yú)忧心忡忡.(zhōng)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A.毡鞋点掇迟吨保佑B.厄运模似保垒辜负C.轮郭蒙陇凸现赢弱D.概率合拢吟唱告罄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5分)(1)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2)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3)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4)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B.他们快快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C.不攀比,按需消费,按质论价,精打细算....,生活得踏踏实实,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D.历经千辛万苦....的南水北调焦作段主渠道进入全线充水试验阶段。
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4分)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他走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
①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②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増加国民的生活质量。
(1)画线句①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2)画线句②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同时又取決于思维的方式。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思维方式是自己支配的。
④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方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⑤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照即白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A.①③②⑤④B.③②①⑤④C.⑤①②③④D.①②⑤④③7.默写。
(8分)(1),夜泊秦淮近酒家。
(2)可怜夜半虚前席,。
(3)政入万山围子里,。
(4)有约不来过夜半,。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3分)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
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
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衡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
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
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
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
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
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选文出自的著作《》,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
A.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地道B.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在叙利亚海岸发现了他之前放走的鱼C.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D.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准备带教授穿行海底地道二、综合性学习。
(共18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丁”“布衣”都指平民;“岱宗”“岳父”都指泰山;“四书五经”的“经”指《诗经》《金经》《三字经》等。
B.《伟大的悲剧》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五人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他们的失败之悲、死亡之悲。
C.《爱莲说》《孙权劝学》《河中石兽》是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列的。
都徳、普希金、端木蕻良分别是法国小说家、俄国诗人、日本作家。
D.《乐府诗集》是一部由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歌辞总集。
《陋室铭》的“铭”原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
请参加以“走进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共15分)(1)活动一: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介解对联。
请你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写一段介绍对联的文字(100字左右)。
(4分)(2)活动二:同学们搜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刊载,请你把下列对联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的顺序排列。
(3分)①红莲开并蒂,彩凤善双飞。
②白雪抚人片片醉,红梅舒枝点点春③百草回春争鹤寿,千方着意续松年。
④是七尺男儿生能含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正确的顺序是:(3)活动三:交流发言。
写出自己最欣赏的一副对联(写律诗中的颔联或颈联也可以),并作赏析。
(4分)对联:赏析:(4)活动四:对对子。
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4分)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三、阅读理解。
(共20分)生命之芯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萄萄藤。
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毛茸茸地伸展开了。
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
清风徐徐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张扬扬的葡萄叶子的。
清展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③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
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
但那落叶像扫不尽似的,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又无奈。
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了,不像往年,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蔺萄串子留着,隔三岔五地摘一次,而今年是一次全早早摘了,摘得一串不留。
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我很不解,摘葡萄和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水远不会凋落吗?⑥但不久我就有些惊讶了。
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搞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位却早早地凋落了。
不到半月,萄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地缱绻着。
⑦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一旦果实天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⑧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作物们就再也找不到那条让它们真正抵达秋天的时光之路了。
⑨而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⑩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11.从全文看,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作简要概括。
(6分)示例:(1)“我”喜爱张扬的叶子,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2)(3)(4)12.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4分)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
13.如何理解第②段中“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4分)14.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
(6分)四、写作。
(共50分)15.品味生活,成长的快乐多了一些色彩,妈妈的唠叨多了一分温馨,老师的批评多了一份关爱,四季的轮回多了一些感悟,难忘的瞬间多了一些幸福………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
请以“伴我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用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考虑到内容的充实;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1.A 2.D3. (1)zhuài (2)wú(3)áo (4)yàng shān4.A5.(1)将第一处引号改为书名号。
(2)将“增加”改为“提高”或“提升”。
6.A7、(1)烟笼寒水月笼沙(2)不问苍生问鬼神(3)一山放出一山拦(4)闲敲棋子落灯花8.C二.9.D10.(1)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干多年的历史。
它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它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2)②①④③(3)示例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赏析: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对仗工整,叠词运用巧妙。
(4)示例:播种知识享受智慧人生三11.示例:(2)“我”惋惜没成熟的葡萄,质疑摘葡萄和落叶的关系。
(3)“我”惊讶叶子汹涌凋落,叹息落叶的憔悴与庭院的空寂。
(4)“我”感慨生命为使命而活,从而敬仰自然中的一切。
12.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葡萄初春发芽的状态,体现了葡萄藤充满生机活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3.“生命的灯芯”指果实是作物们的梦想、使命与灵魂,生命是为自己的使命而生活的,体现了果实对于作物们生命的重要,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使命的崇敬。
14.作者面对葡萄因果实被摘而导致了叶子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懂得了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使命而生活的道理,于是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四.1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