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池上
fú
píng
首 踪 迹浮
萍
量词 “一首歌、一 首曲子”
形声字
左形旁,右声旁
识字方法
踪
加一加:足+宗=踪
迹
字谜: 撇和竖钩六中站, 要在路上走一遍。
组词: 足迹 踪迹
萍
萍形声字,表示浮生在水中的草本植物。 “浮萍”,浮萍一道开。
我会写
首采
shǒu
首
不要写成“白”。
我会写
笔顺 组词 首先 首席 首次 造句: 小明今天学习了两首古诗。
诗的一、二句写小娃偷采白莲的事, 用朴素简练的语言写出了“偷采”过 程。三、四句用美丽的情景衬托出小 娃的天真无邪。
想一想 说一说: 在诗中有哪些描写小娃动作的词,通过这些动作,你看
到了什么呢?
撑、采、不解、藏
我仿佛看到一个淘气 的孩子偷采白莲后天 真可爱的样子。
《小池》一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夏日荷塘图”, 当反复朗读,感受诗的情趣的同时。朗读也要注 意层次。读出古诗的节奏,寻找诗中描绘的景物。
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 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还能想到哪些诗句或者词语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陶渊明《爱莲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温庭筠《莲花》
含苞待放、冰清玉洁、 婀娜多姿、亭亭玉立、 出水芙蓉……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照《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 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gāo zhào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 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 是 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舟过安仁》中表达了作者对儿童溢于 言表的喜爱之情和对他们在嬉闹中表现 出的聪明伶俐由衷地赞赏 。
| |
| |
《池上》,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一个小孩偷 采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表 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词语积累(近义词)
藏——( 躲 ) 踪迹——( 足迹)
二、填空。
1.《池上》描写的是诗人在( 夏)季所见。 2.《池上》中的小娃是一个( 顽皮纯真)的孩子。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造句: 警察叔叔根据现场犯罪分子留下的 踪迹成功破案。
初读古诗,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一个小娃偷采白莲。
因为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 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 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诗中的“偷采”与一 般意义上当“偷”表 达的感情一样吗?
不一样。一般的“偷”是可耻的,让人反感, 而小娃的“偷采”是光明正大的。他毫不掩 饰、天真调皮的举动使我们感受到他的纯真 和可爱。
新知探究
小娃偷采莲
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小孩
莲花、莲蓬
从正面写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 形,细腻传神,很有趣味。
什么是莲蓬?
这就是莲蓬,它长在 荷花花瓣中间。莲蓬 里藏着一粒粒的莲子 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 成熟了。
这两句诗中,作者从侧面 描写了什么?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娃的可爱
cǎi
采
笔顺
组词 采下,它就像是一 只手正从树上采摘果实,因此它的 本义就是用手指或者指尖轻轻摘取。
词语解释
采:摘取。
诗句: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藏:隐避。
造句: 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他藏 起来,我们都找不到他。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 里发生的事。
shǒu
12.古诗二首
池上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 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 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 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 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它的 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 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 人。
不知道
小娃有纯真的童心,不懂得藏匿行踪,船 冲开浮萍,池面上划开一道水路。
什么是浮萍?
这就是浮萍,它是 一种在水面漂浮生 长的水草,叶子扁 平,表面浅绿,背 面紫红,生有须根, 开白花,俗称"浮萍 ",亦称"漂子"。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什么叫白描呀?
白描是绘画的一种手法,是全 部用线条勾勒不用色彩涂抹。 在写作中是指以质朴的文字和 简练的笔墨进行描写。
池上 白居易
xiǎo wáchēng xiǎo tǐng, 小 娃 撑 小 艇,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偷 采 白 莲 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ī, 不 解 藏 踪 迹, fú píng yī dào kāi。 浮 萍 一 道 开。
我会认
shǒu zōng j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