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过关要点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掌握每一考站的考点,应试技巧可以轻松提高几十分。
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过关要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01框架介绍02考试程序1.总体3大考站,每站设考官2~3名。
也可分若干小站,如分6站。
抽签决定。
2.考站顺序并不固定,在各地会有所调换而不同,因此我们的学员到了考场,上来抽到什么就考什么,别惊慌。
03考试策略1.战略上藐视敌人:树立信心。
不要被困难吓倒。
一般城市实践技能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技能考试60分合格,只要合格就可参加笔试。
所以只要认真用心正规学习过,实习过通过技能考试还是比较容易的。
2.战术上重视敌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全面学习尽量不丢分,重点深入捞大分。
口腔基本操作技能、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完美操作”的误区,感觉只有达到完美的操作才能保证不丢分。
其实并非如此,只要避免严重失误,考试并不非常苛刻。
4.考试前充分准备考场上信心百倍,精神饱满,充分显现自己的职业素质,点点滴滴一颦一笑凸显自己的医德风范,把实践技能应试操作看做为上级医师做的一场汇报表演。
5.模拟实战04具体辅导第一站考试(共24分):1.无菌操作(4分,两项均必考)①洗手、戴手套(必考)穿洗手服修剪指甲先用肥皂作一般的洗手清水肥皂洗,再用无菌毛刷蘸煮过的肥皂水刷洗手和臂,从手指头到肘上10厘米两臂交替刷洗,特别要注意甲缘甲沟,指蹼等处。
反复刷洗三遍,共约10分钟。
用无菌毛巾从手到肘部擦干手臂,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
然后将手和前臂浸泡在70%酒精内5分钟,浸泡范围在肘上6㎝处。
如果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代替70%酒精,则刷手时间可减为5分钟。
络合碘等消毒液清洗,上臂下1/3,两遍戴手套切记:内外两面洗手消毒完成后,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应下垂,也不可接触未经消毒的手品,否则即应重新洗手。
②口腔黏膜消毒(必考)先消后蘸干活检注意2.一般检查(3项,13分)做什么检查都需要进行椅位的调节(必考)。
患者椅位的调节:既要患者舒适,又要医师操作方便。
①调节好椅子靠背,使靠背上缘与患者肩胛骨上缘平齐,以便支持腰部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②患者头应靠稳在治疗椅上,以防患者头部移动而被器械误伤口腔组织。
③检查上颌牙时,应调节背部和头部的椅位,稍微后仰,使患者张口时,上颌牙列与地平面呈45°角,以便检查。
④检查下颌牙时,要使患者头颈长轴与躯干成一线,患者张口时下颌牙列与地面平行。
⑤避免患者张口过大,防止因面部肌肉过于紧张而妨碍口腔前庭的检查。
检查包括颌面部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涎腺检查,口腔内检查,颈部检查,颌面部是否对称,有无畸形、肿胀、包块等。
其中口腔内检查最多,有口腔前庭区,固有口腔,咬合关系检查,牙龈,牙齿,舌,腭等。
牙齿的色泽、排列、数目、形态、龋齿、残冠、残根等,牙龈颜色、形态和质地有无改变等。
从方法上分视诊;扪诊;叩诊;探诊;咬诊;嗅诊等。
视诊:顺序:先外后内右上→左上→左下→右下先检查主诉部位,然后全面检查其他部位。
①全面检查:(问、望、探、叩、触、牙齿松动度)是临床必需掌握的,难点在于椅位调节及各检查目的和操作手法。
强化记忆的是叩诊的内容(绝对不要使用镊子末端,最好是金属口镜的柄端或者叩诊金属棒),除非是在征得考官认可后,才可使用镊子末端行叩诊。
②社区牙周指数(CPI)——2009年新增)属于口预内容,平时一般临床医生用的比较少,建议记住表格即可。
检查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深度检查工具:CPI探针关键在于清楚地了解指数牙:分六个区段:探+视先将口腔分为6个区段17-14 13-23 24-2747-44 43-33 34-3720岁以上检查10个指数牙:17 16 11 26 2747 46 31 36 3720岁以下检查6个指数牙:16 11 2646 31 36③检查表的填写:注意细节。
3.特殊检查(4分,5项中考1项内容,没有必考项。
颞下关节和下颌下腺检查要求松一点,牙髓、牙周、咬合检查,考官一般比较注重。
):(1)牙髓活力测试:温度和电流的反应看:病变?阶段?活力?正常20—50度无反应。
温度测试<10°,>60°,先健康牙后病牙,先下后上,先后后前。
与邻牙,对侧同名牙对照电测试与邻牙,对侧同名牙对照注意增龄变化,生理状态变化温度测试分为冷诊法和热诊法。
I冷诊法用冷水、小冰棒、二氧化碳、或氯乙烷作为冷刺激。
II热诊法的刺激源可以是热水、热牙胶或热金属器械,加金属冠的牙也可用橡皮轮打磨生热作牙髓测验。
温度测试的临床意义:Ⅰ正常:被测牙与对照牙反应相同;Ⅱ敏感:比对照牙反应强烈,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Ⅲ迟缓性痛:即刺激去除后一会儿患牙才出现疼痛反应,并持续一段时间。
Ⅳ迟钝:同样的冷热刺激可引起比对照牙轻微许多的反应。
Ⅴ无反应:被测牙对刺激不产生反应。
急性牙髓炎为快速而剧烈的疼痛;活力测试的临床意义:在考试中主要是考生要对考官表述的,要加强记忆。
(2)牙周探诊检查:六个位点:牙的颊(唇)、舌面分别在远中、中央、近中记录探诊深度。
四个象限:检查全口牙是一般从右上后牙开始依次顺序完成探测。
查:牙周袋范围深度附着水平,龈下牙石的量和分布要求:支点稳定,紧贴牙面,于牙长轴平行,20—25g,提插(3)咬合关系检查:正常正中位检查中线第一磨牙覆覆盖程度曲线牙齿牙列息止位检查间隙干扰检查各种咬合运动异常课程中对此部分很明确,记忆即可,无技巧。
(4)颞下颌关节检查:对称开闭、前伸、侧方运动,功能,疼痛弹响杂音开口度开口型偏斜。
需要注意触诊手法:以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向前方触诊,以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关节外侧,嘱患者作张闭口运动,了解髁突活动。
(5)下颌下腺检查(2009新增):注意双手合诊法要求:两侧对比检查检查要求:形态大小质地、唾液分泌情况。
重点检查部位:导管口,导管,结石。
4.职业素质:老师酌情给3分。
和临床专业差不多,体现在你操作中,衣着语言态度第二站考试(共45分)第二考站1.基本操作技能:执业12考3、助理8考3,共33分(20+10+3BASS刷牙是必考(3分),其他20分一道,10分一道);2.基本急救技术:执业及助理都是4考2,很显然基本急救操作是保分的关键(共12分,血压测量+X)。
基本急救技术包括:1.测量血压。
2.吸氧术。
3.人工呼吸。
4.胸外心脏按压。
(与临床医师考试内容相同,保分关键)。
详述基本操作技能:1.可能占20分的项目(7个):离体磨牙复面洞制备术开髓术牙拔除术和麻醉——仿真头模;龈上洁治术牙槽脓肿切开引流术——仿真头模;后牙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后牙邻面嵌体的牙体预备2.可能占10分的项目(4个)牙列印模制取口内缝合术颌面部绷带包扎技术窝沟封闭术BASS刷牙是必考(3分)BASS刷牙法——模型;又名水平颤动法、龈沟法。
有效清除龈缘附近和龈沟内菌斑的方法。
操作要点:先平行后,45度角,轻加压,毛端入龈沟,短距离2—3mm,水平震颤,勿离开龈沟,至少颤动10次,每次2—3颗牙,前牙舌腭侧可竖放。
注意事项:1.刷颈部龈缘时用力要适当,不要使用太大的力度,以免造成牙龈损伤。
2.短距离水平颤动牙刷的距离不能太长,控制在2--3mm左右,太长会损伤牙颈部牙体硬组织。
3.刷牙时要有一定顺序,保证每个部位和每个牙面都刷到,没有遗漏。
一、离体磨牙复面洞制备术注意:钻入的位置先邻面再面,和鸠尾固位形的位置,洞形要注意“底平壁直”,不要出现“口大底小”,或者凹凸不平,邻面洞制备时从牙齿合面的近中或远中边缘嵴钻入。
面洞制备时自邻面洞口向合面扩展,制备鸠尾固位形。
鸠尾峡部应放在颊舌两牙尖之间,在轴髓线角的靠中线侧。
二、开髓术(一)髓腔入路的合格标准1.髓腔入口洞形正确:上颌磨牙的标准入口洞形为钝圆的三角形,不在咬合面正中央而偏至近中颊尖上。
下颌磨牙的标准入口洞形为钝圆角的梯形,位于面近远中向的中1/3,中央沟的颊侧。
2.全部髓顶揭净。
3.全部根管口可暴露于直视洞口中。
4.根管锉可直线进入根管根尖部。
5.进入根管的器械仅尖端接触根管壁,洞缘和髓室侧壁不会对器械造成阻碍、卡压。
6.最大程度保存牙体组织,无操作缺陷。
(二)常见的问题在操作中可能出现操作方法不规范,更可能因不恰当预备出现各种缺陷。
常见的问题有:1.操作方法不规范器械选择或握持不当,没有支点;持续施压钻磨,涡轮钻不予冷却;操作顺序混乱,遗漏步骤。
2.入口洞形欠佳位置错误,形态不规范,洞口过大过小。
3.不能建立进入根管的顺畅通道(1)未打开髓腔,仅在牙本质深洞洞底所对应的根管口位置钻了3~4个穿髓孔,而误当作了根管口。
(2)髓室顶未揭净,髓腔暴露不充分,用探针小弯端四壁探查,仍有可钩挂住探针尖之处。
(3)髓室侧壁牙本质领未去除,遮挡根管口,甚至遗漏根管。
4.牙体组织过度破坏(1)髓室壁磨除过多,形成凹陷,髓室呈“啤酒桶”形状,或出现台阶、穿孔。
(2)磨损髓室底,自然形态遭破坏,甚至穿孔。
三、龈上洁治术1.医患体位不佳,患者体位常常过高,高于医生的肘部,导致医生体位不佳,无法保持正确姿势。
2.器械选择不当洁治后牙颊侧或舌侧时的器械选择不当,导致洁治操作时器械的角度不正确。
3.洁治时无支点或支点不稳固无支点或仅用无名指作支点,是非常常见的问题。
从而使得牙石不能被有效除去,也会造成器械滑动形成损伤。
4.操作中洁治器的尖端离开牙面刺伤牙龈,应注意避免。
5.操作中洁治器面与牙面的角度不正确,应注意使其角度保持在45°~90°之间,以80°最佳。
6.操作中用力方式不正确,在牙石表面层层刮削,导致牙面残留薄层牙石。
应注意肘-腕部用力,将牙石整块去除。
7.洁治中对牙龈造成损伤操作中洁治器的尖端离开牙面,尤其是转向邻面时器械尖端更容易翘起,操作中洁治器面与牙面的角度>90°,支点不稳致器械滑脱,都会造成牙龈损伤。
应注意避免。
8.洁治完成后忘记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或擦洗治疗区,这也是常见的问题,应注意避免。
四、口内缝合术(使用专用模型)注意事项:(1)两侧创缘整齐,长短相等。
如果创口边缘不整齐,或缝合的两缘长短不一,应以刀片或剪刀予以适当修整,直至创面能相对合拢而无皱褶。
如长短相差较多,无法修整,可先将创口缝合,最后在创口的末端有皱褶突起处,分作1个三角形切口,切去多余的组织并作缝合。
(2)缝针进入组织的深度两侧应相等,若深浅不一,则打结后,深的一侧高于浅的一侧,使缝合面高低不平。
(3)进针的刺入点距创缘的距离,与出针点的距离应相等。
(4)缝合不宜过紧,以防缝合缘内卷,而是要求两缘轻度外翻突起。
(5)每一针缝线的距离一般为5mm,口腔黏膜针距应更近一些,每隔2~3mm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