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细化表(考官用表)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细化表(考官用表)

实践技能考试评分细化表
(一)口腔检查表评分细化表
1、口腔检查表检查人:
被检查者姓名:性别:男女检查日期:年月日请先瞧最后得【口腔检查表使用说明】(共12分)
2.口腔其它情况视诊所见:用“√”、牙式或文字记录(共6分)
(1)口腔颌面部情况未见异常
异常表现
(2)口腔软组织情况
牙龈未见异常
异常表现
其它黏膜未见异常
异常表现
ﻬ(3)义齿修复无
有(说明修复类型)
(4)牙发育异常无
有(说明异常类型)
(5)阻生牙无
有(说明阻生类型)
(6)其它
【口腔检查表使用说明】
1.口腔基本检查要求视诊、探诊、叩诊、扪诊与松动度检查。

视诊与探诊全口检查,未查及阳性体征者划“/”。

松动度、扪诊与叩诊由考官指定某区段部位检查。

2.用以下符号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牙位图得相应部位
①缺失牙或未萌牙 ̄ ̄②龋:1、2、3、4、5代表1-5度龋③完好充填体(包括嵌体与贴面)F ④不良充填体I
⑤非龋性牙体缺损D ⑥全冠C
3、将以下检查项目得结果,按所示得表示方法记录在牙位相应得空格表中
松动度:0度、Ⅰ度、Ⅱ度、Ⅲ度; 叩痛:-、±、+、++、+++;
扪痛:无0、有1; 牙石:无0、有1;
4.口腔其它情况,可用“√”、牙式或文字记录在检查表背面
附:1、病历采集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2、门诊病历首页
附:
(二)口腔专业无菌操作评分细化表
(三)口腔专业口腔一般检查评分细化表
(五)ﻬ口腔专业开髓术评分细化表
(六)口腔专业龈上洁治术评分细化表
ﻬ附:
(六)龈上洁治术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1、本项考试范围为-区段内不多于3颗牙。

2、器械选择、握持及支点;
选择:(2分)
握持:改良握笔法(3分)
支点:中指或中指与无名指紧贴做支点(2分)
口内支点尽量靠近治疗区(1、5分)
支点稳固,不得再用力时失去支点(1、5分)
3、操作方式:
牙刃关系:器械角度工作面与牙面度在45°—90°间,器械尖端紧贴牙面,80°角不得刺伤牙龈。

(3分)
用力方式:肘、腕部用力,以支点为中心,力传至器械,取出牙石。

个别精细部位可用指力.(3分)
用力方向:向冠方/邻面可颊、舌水平方向。

(2分)
4、效果:
牙石就是否去干净。

(2分)
牙龈就是否受损。

(2分)
5、洁治后以3%双氧水冲洗及上药(提问参考)
附:上下牙列印模制取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ﻬ附:
(八)上下牙列印模制取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附:
(九)血压测定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一、测量方法(肱动脉血压)
1、病人坐或卧位:1分
2、上臂、心脏、血压计零点三者位于同一水平线:1分
3、血压计轴带置于上臂、下缘距肘窝2—3cm:1分
4、听诊器置于肘窝动脉搏明显处:1分
5、第1相声音为收缩压:第Ⅳ相声音转弱为舒张压:2分
6、记录方式:mmHg或kpa:1分
二、血压判断(成人)
1、正常值(正常成人)
(1)收缩压12-18/kpa 90—130mmHg:1分
(2)舒张压8-12/kpa 60-90mmHg:1分
(3)脉压差4—5、3/kpa30—40mmHg:1分
2、测得值准确(±3—5 mmHg):2分
3、收缩压140 mmHg以上或舒张压90 mmHg以上为血压升高:1、5分
4、低于80/50 mmHg为低血压:1、5分
(十)口腔专业吸氧术评分细化表
附:
(十)吸氧术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1.吸氧指征:每细项为1分,考生答以“心源性疾病”或“肺源性疾病”或“脉速”均为正确。

2.物品准备:
1.氧气装置:含氧气瓶,流量表,扳手
2.鼻导管或鼻塞:⑴清洁鼻导管或鼻塞;⑵检查就是否通畅、每项各为0、5分.
3.湿化瓶:⑴就是否准备;⑵有蒸馏水或清洁水、每项各0、25分。

3.操作方法
1、开启给氧装置:⑴开氧气总开关;⑵开流量表;⑶连接湿化装置;⑷氧气就是否通畅。

每项各0、25分。

2、放置鼻导管或鼻塞:⑴导管长度测量(鼻尖—耳垂得2/3长度)(1分);⑵湿润导管前端(0、25分);⑶清洁鼻腔(0、25分)⑷轻柔操作,自鼻孔向上向后插入鼻咽腔(1分);
⑸无呛咳后固定(0、5分)
3、调节氧流量:⑴轻度缺氧:2L/分;⑵中度:2~4L/分;⑶重度:4~6L/分。

每项各1分.
4、停氧:⑴取下鼻导管或鼻塞;⑵关流量表及总开关;⑶放余气;⑷清洁病人面颊部.每项各0、25分。

4.注意事项:
1、检查及更换导管:⑴检查给氧就是否通畅;⑵持续给氧每日更换导管2次,双侧鼻孔交替。

每项各0、25分.
2、及时观察病人:⑴及时清除分泌物;⑵视病情调节氧流量。

每项各0、5分
3、正确放置氧气:⑴避明火;⑵禁吸烟。

每项各0、25分。

(十一)口腔专业人工呼吸评分细化表
附:人工呼吸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附:
(十一)人工呼吸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一、急救指征
1.呼吸停止:(1、5分)
2.与/或心跳停止:(1分)
3.意识丧失:(0、5分)
二、急救准备
1.开放气道
(1)消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其她异物,取下假牙;
(2)举颏、抬颈、向前上方拉下颌骨;
(3)舌向外拉出(正确使用舌钳)。

每项各1分。

2.病人体位
(1)仰卧位:(0、5分)
(2)背垫木版(硬板床)或仰卧于地上:(1分)
(3)松解衣领腰带:(0、5分)
三、操作方法
1.口对口呼吸/仰卧压胸法
(1)口对口呼吸:①一手打开口腔,一手捏鼻;②术者深吸气后对病人口腔张口吹气;③无漏气连续4-5次;④吹气有效,胸部抬起。

每项各1、5分.
(2)仰卧压胸法:①双手平放病人胸肋部,拇指向内靠胸骨;②挤压病人胸部,推送膈肌上移;③放松压力,膈肌复位;④反复操作,每4-5次停一次。

每项各1、5分.
2.呼吸节律:
(1)12-16次/分;
(2)呼吸与心外按压比例1:5。

每项各0、5分。

附:胸外按压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附:
(十二)胸外按压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一、急救指征
1、心跳停止:1、5分
2、与/或呼吸停止:1分
3、意识丧失:0、5分
二、急救准备
1.病人体位:(1)仰卧位;(2)背垫木板;(3)头偏向一侧;(4)松解衣领腰带.每项各0、
5分。

2.医师体位:位于病人胸部右侧;跪式或站式
三、操作方法
1.心外按压:(1)按压部位:胸骨体中下1/3交界处;(2)按压方法:掌根重叠,手指不
触及胸壁,手臂与胸骨垂直;(3)力量适度:胸骨下陷3-5cm;(4)按压与放松比例:1:2.每项各2分。

2.按压节律:(1)60—80次/分;(2)呼吸与心外按压比例:1:5;(3)小儿按压:100
次/分。

每项各0、3分.
附:〈1〉每考生测试2份病例分析
〈2〉执业医师必须抽取考试大纲中划“-—————-——--”病例1份.
附:牙髓活力测定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附:
(十四)牙髓活力测定评分细化标准说明.
一.温度测定:
1.正常-—与对照牙比较反应相同
2.敏感—-比对照牙反应迅速且程度剧烈
3.迟钝——比对照牙反应缓慢且程度弱
4.无反应-—正常冷热测试温度及加强测试温度不引起患牙相应反应(即无冷热
感)
二.电活力测定
1.正常——读数与对照牙相差10以内
2.敏感——读数低于对照牙10以上
3.迟钝—-读数高于对照牙10以上
4.无反应——读数最高值仍无反应ﻬ(十五)口腔专业X线片判读评
分细化表
附:检验结果判读评分标准细化说明。

(十七)医德医风
观瞧短片答题(2分)
(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