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2010-4-27 浏览人数:1586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教师:许卫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形成过程和主要权力机关及其职权。
了解法国政体的运行情况。
分析法国政体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了解法国政治体制产生发展过程及它的特点,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前法国发生的具体政治事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学习法国政体,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观点,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树立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通过网上收集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社会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法国政体的形成的及其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既要分析它们的阶级本质,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肯定它们存在的客观性,培养世界眼光。
教学内容:导入:(1)首先展示法国几大著名建筑物图片,让学生回答其名称。
(2)给出法国几个主要权力机关,让学生找出其与上述建筑物的关系新课:法国的民主共和国与半总统半议会制(一)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形成与主要权力机关1、法国资产阶级政体的形成与演变:(1)产生:法国政体的形成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历经二百多年,是各阶级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
(2)演变:历经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
现政体为半总统半议会制2、法国的主要权力机关:法国国家机构由总统、政府和议会组成(1)总统的地位及职权: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其职权有任命总理、主持内阁会议、解散议会、拥有外交权并可以直接提交重要法案由公民表决。
(2)总理的地位及职权: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
其职权有领导政府活动、向总统建议任免各部部长和国务秘书、布署总统的文件、法令和命令、对国家防务负有责任、还可代替总统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
思考:比较法国总统与总理的职权,你认为谁位于国家权力的中心?(3)议会的结构及职权: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
在行使立法权方面,二者有同等的权利。
此外,国民议会还行使财政权、监督权,其中弹劾是国民议会对政府监督最严厉的手段。
(二)法国政体运行的基本方式(1)总统的作用:总统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力,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
尤其在国防和外交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总统可以通过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紧急状态等,控制国家局势,决定国家命运。
(2)总理的作用:总理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比较总统与总理职权分工看出: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3)议会的作用:议会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政治体制运行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讨论:根据法国政治制度示意图,讨论法国总统、总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讲解法国政治制度示意图:说明总统、总理、政府、议会、选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一,从各自权力来源看,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理由总统任命,政府成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国民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由选举人团选举产生。
其二,总统位于权力顶峰,他不仅对总理和政府有一定的权力,而且可以在必要时解散国民议会。
当然,总统的权力也要受到制约。
政府要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通过信任、监督等措施实施对政府的制约。
(三)、法国政体的特点1、半总统半议会制第四共和国时期(1940-1958),法国议会的权力达到鼎盛。
议会拥有选举总统、决定政府组成和总理任免、批准政府施政纲领等大权。
当时法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国家”。
然而,法国是个政党林立(最多时达200个)的国家,议会权力过大导致政局持续震荡。
为了去除议会滥用权威的弊端,第五共和国制宪者有意识增加了总统权力并对议会的权力进行了限制,形成了半总统半议会政体。
第五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极大权力,但这些权力受到一些因素的有效制约:其一,尽管总统任命总理并主持内阁会议,但宪法20条规定政府在一定条件下要对议会负责,从而使总统权力大打折扣,甚至要容忍“左右共治”;其二,议会对总统有直接和间接的监督权。
所以法国总统权力并不像美国那样大,只能算半总统制。
半议会制是指:议会对总统和总理的产生没有权力,但可以通过“政府对议会负责”的规定制约政府行动,可以通过提问、投不信任票直至弹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
议会与政府的这种关系被人称为半议会制。
议会对政府制约表现在很多方面。
如政府施政纲领、各项改革方案、立法修正案和提案,必须经过两院议会通过才能生效。
年度财政预算也必须经过议会通过。
反映了议会立法作用和对政府的制约权力。
法国政体兼具总统制和议会制的特征,成为不同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半总统半议会制2、左右共治左右共治是法国整体结构导致的一种特有现象。
出现的原因是总统和总理的权力来源不同。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议会无法干涉选民。
总理虽然由总统任命,但总理要对议会负责。
因此总统任命总理时,必须接受议会多数党推荐的总理候选人,否则总理领导的政府就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议会多数党不一定和总统是同一个党派。
法国议会中的党派分为左翼和右翼,因此,形成了“左右共治”的局面。
在密特朗担任法国总统的时候,他的总理是希拉克,而总统属左翼,总理属右翼,这就形成了“左右共治”的局面。
希拉克试图推行的经济政策遭到左派的强烈反对。
1986年7月14日密特朗拒绝签署希拉克提出的国营企业私有化法案,而希拉克总理则动用宪法第49条第3款,使该法案在议会获得通过。
讨论:左右共治的利和弊观点一:左右共治导致总统与总理对立,致使政府工作效能低下,不可取。
观点二:左右共治可以有效进行权力制衡,避免出现极左或极右政策。
3、多党制多党制也是法国政体的一个特点。
法国目前有四十多个政党。
这种多党制的主要表现是:始终没有形成两个左右政治局势的大党;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派林立;随着中间阶层的壮大,左右翼政党都出现向中间靠拢的趋势。
课后思考:法国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利与弊?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教师:许卫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比较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分析英法两国政体相异的原因能力目标:通过了解英国和法国政治体制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特点,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英法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培养学生识别问题、比较鉴别能力。
通过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前英法两国发生的具体政治事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学习英法两国政体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观点,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树立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通过网上收集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社会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世界各国的政治体制发展具有各自的特色,应该尊重各个国家和人民自己的选择。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尽管世界的政体不同,但在当代国际社会中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既要分析它们的阶级本质,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肯定它们存在的客观性,帮助学生懂得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教学内容导入:回忆英法两国政体,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两国政体的异同点。
并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新课: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一)两国政体的差异:这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比和政治传统有密切关系。
1、从议会看英法政体的差异:英国是议会君主立宪政体,法国是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半议会政体。
英国议会属于最高立法机构和最高权力机构;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构,其地位和作用都不能和英国相比。
2、从国家元首看英法政体的差异:英王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是“虚位元首”。
法国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3、从政党看英法政体的差异: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织内阁;法国有许多党派集团,往往是好几个党派联合才形成议会多数派,这个多数派组成政府,形成多数党联合政府。
4、从政府首脑看英法政体的差异:英国首相由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较之英国首相要小得多。
(二)、政体相异的缘由1、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深入农村,贵族发生分化,这在法国是不存在。
法国社会分成三个等级,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和第一等级的教士一起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三分之二,并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贵族是封建势力的维护者,因此,就不可能形成英国那样的社会阶层。
由于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不会向资产阶级妥协,而法国的第三等级,尤其是法国的工人、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对封建社会强烈不满,几乎无法与他们达成妥协,革命进行的比较彻底,随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制度。
2、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力量对比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形成比封建实力强大的力量。
迫使封建贵族在革命后走妥协道路,以改良的方式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法国的大革命比英国的革命要晚约150年,当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时期。
封建势力强大,王权高度集中,封建势力对资产阶级和农民采取高压政策,阶级关系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资产阶级和广大民众几乎无法和他们达成妥协,只能采取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方式推翻封建王权。
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登上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
而这些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具备的。
3、英法两国政治文化传统不同:纵观英国社会政治历史的发展进程,英国政治文化传统比较保守,善于妥协,整体改革往往采用渐进的方式。
而法国形成了激进的革命政治文化,对法国政治体制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异中有同,殊途同归”。
1、从政体和国体的关系看,两国的政权性质相同:从政体与国体关系来看,英法两国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
两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根本目标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2、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看两国的政权性质相同: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
执政党的阶级性体现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两国的右翼政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号称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左翼政党以及公开充当资本主义制度的捍卫者。
3、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两国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英法两国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的情况。
这些共同趋势,反映了代议民主制正在走向行政集权的民主制。
结论:英法两国政体的差异是由各自的不同国情决定的,但无论有多大差异,其阶级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资产阶级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