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过程质量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讲述

生产过程质量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讲述


➢ 不良剥线的影响:
➢ a、导电性能
➢ b、机械强度
品质 服务 成本 创新
受伤或切断的线芯会降 低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出现斜面将会 减弱导电性能
品质 服务 成本 创新
➢ 防水堵头的穿入:
➢ 方向 ➢ 位置
0.5~1.0mm
0~0.5mm预防解决措施
1.批量端子用错,偶发用错。 2.批量拉力值不够。偶发拉力值不够。
品质 服务 成本 创新
➢ 压接外观质量的基本判定(带防水堵头)
此区域必须可见线芯、绝缘皮和 防水堵头,且堵头无破损。
品质 服务 成本 创新
➢ 压接外观质量的基本尺寸判定方法(1/4)
品质 服务 成本 创新
➢ 压接外观质量的不良图例(1/5)
1.铜丝炸开、端子选型不对、操作工对要求不 理解。
4.端子铜丝外漏、铜丝不外漏、铜丝外漏过长。2.送线过短、送线过长。
3.下线时剥头长度长、工艺设计缺陷、线皮回 缩。
1.尾部压力过大防水栓破裂。
5.批量防水栓压接破裂、压到裙边等不良事项。23..钳 防口水与栓防穿水装栓不不到匹位配或过位。
4.操作工未自检。
生产过程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控制
下线工序
问题描述
原因分析
预防解决措施
1.批量下线尺寸与工艺要求不符。 2.批量性喷码错误、喷码不清
1.设备问题 2.未看清楚工艺 3.没有自检及填写自检记录与工艺文件核对。
1.未按工艺号码调整设备 2.没有自检及填写自检记录与工艺文件核对 3.设备有问题及墨材不匹配。
1.下线机压轮过紧或过松。 2.原材料线皮回缩导致剥头尺寸不符合工艺要 求。
5.批量1)线芯损伤2)线芯切断3)铜丝氧化
1.操作人员不清楚要求。2.操作工未自检 3.原材 料偏芯。4.原材料不合格操作未自检。
➢ 如何识别下线:
➢ b、不好的剥线:
线芯受伤
品质 服务 成本 创新
电线切斜
切断线芯
拉断绝缘皮
3.批量导线规格用错、导线种类用错。偶发用 错。
1.材料混放 2.未按工艺要求操作 3.未填写自检记录与工艺文件核对。 4.产品修复时未按照工艺要求规格选材。
4.批量防水栓用错、偶发防水栓用错。 5.下线时出现长短不一及剥头尺寸短、长
1.未看清工艺要求 2.产品标识未与工艺核对。 3.相似防水栓混装。
1.操作前未工艺与端子标识核对。 2.修复产品时用错端子。 3.端子外观很接近或
1.测试拉脱力选用导线线径不对。 2.未测试拉力值凭经验看压痕。 3.设备调拉力螺钉未锁紧,螺钉老化锁不紧。
3.批量端子外观压接变形。偶发端子变形。
1.操作工对压接端子外观合格与不合格不清楚。 2.端子压接完毕后没有自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