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依靠科技进步 坚持自主创新 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参考文本

依靠科技进步 坚持自主创新 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参考文本

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川煤集团基本情况
川煤集团是由攀枝花、芙蓉、广能、达竹、广旺5个矿务局整合而成的国有独资大型煤炭企业。

集团共有34对矿井,其中生产矿井24对,基建矿井10对。

设计生产能力2053万吨/年,核定能力1653万吨/年。

川煤集团资源赋存条件差,煤层特点是“一大一薄”。

“大”指煤层倾角大,倾角大于35°的大倾角和急倾斜煤层资源量占45%;“薄”指煤层厚度薄,1.3m以下的薄和极薄煤层占60%(其中,0.8m以下的极薄煤层占30%)。

矿井地质构造复杂,断层、陷落柱、褶曲多,节理、裂隙发育,煤层结构复杂,顶、底板稳定性差。

水、火、瓦斯、煤尘、硫化
氢等各种灾害严重,34对生产和基建矿井中,有高瓦斯矿井10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8对。

二、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
川煤集团成立11年来,克服了煤层赋存条件差、地质构造复杂、灾害严重等困难,采煤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

川煤集团的机械化之路,起源于煤炭市场走入低谷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当时的华蓥山广能集团面临和现在相似的情形,在困难面前,广能集团坚持了创新发展理念,与西安科技大学合作,攻克了大倾角综采的世界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扭转了安全被动局面,也使华蓥山广能集团摆脱了困境,为川煤集团走向机械化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xx年川煤集团成立之初,受装备和技术限制,急倾斜煤层采用倒台阶、柔性掩护支架等采煤方法,薄煤层和
极薄煤层采用炮采或人工采煤方法,导致机械化水平低(全集团综采率仅23.2%)、安全状况差(百万吨死亡率高达2.54人/百万吨)、用人多、效率低、效益差。

我们认识到,川煤集团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要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机械化是唯一出路。

在国内外研究较少,没有成熟的装备和技术的情况下,我们决定以自主创新为主,开展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

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构建了科学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三级技术创新机构。

分别是属于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川煤技术中心本部、包含5家省级技术中心的各子公司技术中心和各矿厂技术开发部门。

二是建立了完善的科技管理制度。

在科技方面形成了全过程的激励机制和创新考核机制,激发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性。

三是建立了完善的自主研发基地。

在广能嘉华机械公司建立了大倾角和急倾斜煤层、薄和极薄煤层“三机”装备的自主研发基地,研制成套设备,探索机械化采煤工艺。

(二)大力攻克机械化开采技术难题。

一是实现急倾斜煤层综采。

川煤集团从20xx年起开始攻克急倾斜(大于45°)综合机械化开采这一世界级的难题,当时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没有急倾斜煤层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先例。

借鉴大倾角综合机械化开采经验,川煤集团下属的广能嘉华机械公司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急倾斜综采“三机”装备,20xx年率先在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实施,在平均倾角50°,局部最大倾角56°的工作面开采获得成功,之后又在李子垭煤矿获得成功。

在此基础上,20xx年广能公司李子垭南二井“三软”急倾斜煤层试采成功,平均倾角达56°以上。

同年,川煤集团研发了广旺
公司代池坝矿和唐家河矿坚硬顶、底板情况下的急倾斜(大于48°)综合机械化开采装备及工艺,使该公司矿井综合机械化开采实现了零的突破。

目前,广能绿水洞煤矿急倾斜综采局部最大倾角已突破70°。

20xx年,川煤集团攻克了急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开采的世界难题,在攀煤公司花山矿获得成功。

在倾角大于45°最大采高达5.5米的煤层实现综采一次采全高,平均月产6.6万吨,最高月产8.7万吨。

该套设备的液压支架和端头支架都是自主研发和制造。

二是实现薄和极薄煤层综采。

为解决李子垭煤矿下分层薄煤层(平均煤厚0.85米)综采技术难题,川煤集团20xx年在国内进行了课题公开招标。

因为课题难度太大,没有单位能够解决,导致招标失败。

在国土资源部、省科技厅等上级部门支持下,川煤集团自主研制了薄煤层骑铲板悬臂式采煤机综采成套装备,实现0.8-1.3m薄煤层双
滚筒采煤机综合机械化高效开采。

项目于20xx年获得成功,在平均煤厚0.85米的李子垭煤矿下分层工作面,月产量达3万吨。

解放了难利用的李子垭下分层约1040万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约9年。

与有关单位合作,还解决了极薄煤层因空间狭小配套困难的世界性难题,研制成功爬底式电牵引采煤机,20xx年在达竹公司斌郎矿实现了极薄煤层?v0.8m以下?w综合机械化开采。

(三)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元化机械化技术方案。

在发展机械化过程中,我们确定了根据地质条件,实行“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的总体方针,坚持“大功率、高强度、低故障”的“三机”配套原则,在综采装备及“三机”配套方案选择上多样化,使综采达到最佳效果,形成了川煤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元化综采技术方案:
广能公司:大倾角和急倾斜煤层综采;急倾斜煤层伪俯斜综采、0.8-1.3m薄煤层骑运输机铲板采煤机综采;
达竹公司:0.5-0.8米极薄煤层爬底板采煤机综采、悬机身采煤机综采;
攀煤公司:大倾角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大倾角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
芙蓉公司:中厚煤层综采、保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近距离薄煤层群松软顶底板综采;
广旺公司:大倾角坚硬顶板综采。

三、川煤集团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效果
川煤集团采煤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安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助力科技治灾,安全保障度大幅提高。

依靠薄和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实施保护层开采,实现煤(岩)与瓦斯共采,助推瓦斯治理,提高了安
全保障度。

20xx年至今,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20xx年集团百万吨死亡率比20xx年下降84.85%。

(二)综采率大幅提高。

川煤集团20xx年机采率只有36.3%,综采率仅23.2%;2015机采率达84.7%,综采率达80.3%。

(三)工作面数量和用人大幅减少。

川煤集团20xx年共有23对生产矿井,采煤工作面102个。

20xx年共有24对生产矿井,采煤工作面减少到62个,减少了39.2%。

采煤人数由20xx年的8711人减少到20xx年的5729人,减少34.2%。

(四)产量逐步提升,效率大幅提高。

回采工效由4.60吨/工提高到20xx年的8.38吨/工,提高82.17%。

公司煤炭产量从20xx年的950万吨/年,提高到20xx 年的1297.9万吨/年,提高36.62%。

(五)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

20xx年以来,川煤集团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1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87项;获国家专利471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

(六)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产业
川煤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急倾斜综采和薄煤层综采“三机”设备,为复杂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提供了装备,在川煤集团的嘉华机械厂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产业。

产品远销黑龙江、新疆、河北、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煤矿。

10余年来,川煤集团通过对急倾斜煤层和薄煤层综采装备及工艺的探索研究,为全国同类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积
安全文书样本 QCT/FS-ZH-GZ-K431累了一些经验。

同时也证明了采煤机械化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安全保障度、减人提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资源回收率,更能够给煤炭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面临去产能的市场行情,我们相信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发展,才能解决煤炭企业面临的困境;我们相信必须坚持机械化自动化道路,才能保持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在座煤炭行业各位领导、专家的共同努力,中国煤炭行业面貌必将得到改观,我们相信煤炭行业的明天会更好!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第2页/总2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