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钻孔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改建铁路阳安线增建第二线大岭铺至安康东直通线YAZTS-2标桥梁工程各种土质层和中等硬度以下基岩的施工,施工前应根据不同的地质采用不同型号的旋挖钻机和不同材质的钻头。
2作业准备2.1内业准备(1)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完毕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及现场班组负责人进行认真学习,工程技术部组织技术人员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 技术人员及时复核工程数量,向物资设备部提报材料总计划,并且按月提报材料月计划。
在复核工程数量的同时对施工图进行细致的阅读,读懂单元工程的设计要求及施工程序。
(3) 施工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人员应逐孔全面检查施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使安全、技术管理在思想、组织、措施上都得到落实。
2.2外业技术准备(1) 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现场测量调查,根据施工调查制定施工措施。
(2)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制定选址规划意见书,审批后按照规划要求修建生活房屋,配备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 完成现场踏勘,对妨碍施工或对安全操作有影响的既有架空管线、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设施,联系相关管理部门办理手续,进行清除、移位、保护等措施妥善处理。
(4) 技术人员提前放样施工墩位,确定施工用电的布设方案,满足施工现场钻孔及后续工程的用电需求。
(5) 根据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泥浆池、沉淀池的位置,沉淀池的容积应满足2孔以上的排渣量的需要。
(6)组织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进场、检验,取得各种原材料及其抽检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以及有关资料。
3引用技术标准(1)《改建铁路阳安线增建第二线大岭铺至安康东直通线大中桥设计图》(2)《西康下行货车线大桥沟大桥设计图》阳安二线直通线施桥(第一册);(3)《神滩河大桥设计图》阳安二线直通线施桥(第一册);(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J286-2004);(5)《铁路桥涵钻孔桩施工技术指南》(TZ322-2010);(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1155-2011);(7)《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4施工顺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顺序在钻孔过程中首先考虑桥梁控制性工程,如T构、连续梁主墩及边墩的钻孔施工,雨季来临之前及时施工河道或者山洪通过的沟壑位置的墩位钻孔桩。
保证桥梁控制性工期及钻孔施工过程的安全。
旋挖钻钻孔灌注桩钻孔的主要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校正→泥浆制备→钻进→成孔检查→安放钢筋笼→下方导管→检查沉渣厚度→混凝土灌注→基坑开挖→桩头凿除→桩基检测→下道工序施工4.2 工艺流程5施工方法5.1施工准备(1) 施工前对墩台位置处的场地进行平整,对软土处进行换填,夯填密实,防止钻孔过程中钻机失稳,发生安全事故。
(2) 对低洼或河道需进行填筑加高,平整后的标高需达到桩顶标高和施工水位线0.5m以上,以确保孔桩的正常施工。
(3) 测量人员现场放样桩位,并且做好桩位的保护工作。
在设计桩处埋设护桩,形成十字线,确保钻孔前护筒的精确定位。
5.2泥浆制备根据施工段落的地层情况,采用静态泥浆法施工。
泥浆采用膨润土制备。
泥浆要提前12h预拌好,采用泥浆搅拌机拌制或人工拌制。
冲击钻钻孔,可将黏土加工后投入孔中,利用钻头冲击造浆。
为提高泥浆粘度和胶体率,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火碱和纤维素。
造浆后要试验全部性能指标,钻孔过程中也要随时检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等,并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
钻孔施工时随着孔深的增加对孔内泥浆及时添制、净化,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防止孔壁坍塌。
桩孔混凝土灌注时,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泥浆池内,沉淀处理后利用于下一基桩钻孔护壁中。
泥浆性能指标,按地质情况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泥浆比重:一般入孔泥浆比重为1.1~1.3;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粘土、粉土1.3;大漂石、卵石层1.4;岩石1.2;黏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胶体率:95%;PH值:应大于6.5;膨润土造浆配比中掺加剂的用量,先试配,检验配合液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泥浆配置材料组成采用泥浆护壁进行钻孔时应设置泥浆循环系统,泥浆循环系统应包括:制浆池、贮浆池、沉淀池、循环槽、泥浆分离器等。
各种掺加剂宜先制成小剂量溶剂,按循环周期加入,并经常测定泥浆指标,防止掺加剂过量,搅拌好的新鲜泥浆其性能必须适合于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
5.3护筒制作及埋设护筒采用8mm~10mm钢板加工,长度不小于2m,护筒四周填粘土分层夯实,确保牢固、紧密、不渗漏、经久耐用,护筒内径应比冲击钻头直径约大20cm。
护筒顶面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m,在旱地或筑岛时高出施工地面1.5m。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
钻机就位后应进行试运转,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钻进,就位完毕,作业班组对钻机就位自检。
钢护筒在旱地或水地中均可使用,筒壁厚度可根据钻孔桩径、埋深和埋设方法选定,一般钻孔桩可采用4~12mm的钢板制做,必要时可根据钻孔桩的桩径和埋设方法计算确定,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当采用旋挖钻机时应大于钻头20cm,使用冲击钻时应大于钻头40cm。
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并高出施工地面0.5m,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护筒埋设:先放出桩位点,过桩位中心点拉十字线在护筒外80cm~100cm处设控制桩,将钻头对准桩位钻至1m左右,再用钻头侧壁上的边刀扩至护筒外径尺寸,然后用钻机上的副卷扬将护筒吊放进孔内,用水平尺和吊线锤校验护筒竖直度,最后用钻头将钢护筒压入到预定位置,即护筒顶面高出施工地面0.2~0.3m。
埋设护筒后,用测量仪器复核桩位,调整桅杆垂直度、锁定桅杆高度和旋挖钻机原始角度,以便在甩土旋转后自动对中复位。
护筒埋设好后,护筒顶面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检查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经确认符合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5.4 钻孔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钻孔,开孔的孔位必须正确,应使初成孔壁竖直、圆顺、坚实。
钻孔时孔内水位宜高于护筒底脚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在钻孔取渣和停钻后,应及时向孔内补水或泥浆,保持水头高度和泥浆比重及黏度。
钻进过程中钻头起、落速度宜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
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有钻杆的钻机应将钻头提离孔底5m以上,其他钻机应将钻头提出孔外,孔口应加护盖。
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并记录土层变化情况,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钻孔达到设计孔深后,应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进行检查,并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旋挖钻机具有自备的履带式钻机,具有钻进速度快、成孔质量高、环境污染小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土质地层、砂卵砾石层和中等硬度以下基岩额施工;施工前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类型的钻头。
旋挖钻钻孔时,孔口护筒应高出地面50cm,并及时向孔内补充浆液,以保持足够的泥浆压力;套管跟随钻进时,套管底口应与钻头旋挖深度相适应,确保不超挖。
旋挖钻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钻头的升降速度,减小钻斗升降对孔壁的扰动,避免造成塌孔事故。
钻孔作业过程中,应经常观察钻机所在地面变化情况,发现沉陷或变形现象,应及时停机处理,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
地质情况记录:地质情况记录按相应的地质的相关的表记录;旋挖钻机钻进施工时及时填写《钻孔记录表》。
主要填写内容为:工作项目,钻进深度,钻进速度,及孔底标高;《钻孔记录表》由专人负责填写,交接班时应有交接记录;根据旋挖钻机钻孔钻进速度的变化和土层取样认真做好地质情况记录,绘制孔桩地质剖面图,每处孔桩必须备有土层地质样品盒,在盒内标明各样品在孔桩所处的位置和取样时间。
旋挖钻机孔桩地质剖面图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报请监理现场确认,由设计单位确定是否进行变更设计;钻孔时要及时清运孔口出渣,避免妨碍钻孔施工、污染环境;钻孔达到预定钻孔深度后,提起钻杆,测量孔深及虚土厚度(虚土厚度等于钻深与孔深的差值)。
5.4.1防塌孔的措施护筒的埋设深度穿透淤泥质软土层,并做好护筒底部密封;现场钻孔操作人员仔细检测泥浆比重及粘度,尤其是含砂率的检测,不同地层按要求进行相应调整;控制钢筋笼安装垂直度,安放钢筋笼时,需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不能触及孔壁;紧密衔接各道工序,尽量缩短工序间隔时间;当出现灾害性天气无法施工时,提起钻头,调整泥浆比重,孔内灌满泥浆。
5.4.2异常处理措施钻孔中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和位置,进行分析处理。
坍孔不严重时,可采用加大泥浆比重、加高水头等措施后继续钻进;坍孔严重时,可回填重钻;用冲击法钻孔时,可投入黏土块夹小片石,用低锤冲击,将黏土块和小片石挤入孔壁,制止坍孔。
钻孔中发生弯孔和缩孔时,可将钻头提起到偏斜处进行反复扫空,直到钻孔正直;当发生严重弯孔、梅花孔和探头石时,应采用小片石或卵石与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偏斜处,待填料沉实后在重新修孔。
发生卡钻时,不宜强提,应查明原因和钻头位置,采取晃大绳及其他措施,使钻头松动后提起。
处理掉钻和卡钻时,严禁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内;必须进入有防护设施的钻孔时,应探明孔内有无有害气体和防溺安全措施,方可进入。
5.4.3清孔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
清孔标准: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柱桩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0cm、摩擦桩不大于30cm,负责应进行清孔。
孔底沉渣厚度可采用刻度精度为2cm的无收缩测绳悬挂4~6Kg的圆柱型测锤进行量测。
严禁采用加大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在钢筋笼和导管安放完毕后、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再次检测桩底沉渣厚度。
若沉渣厚度超标,立即进行第二次清孔,直至达到上述标准。
当地层富含粉砂类土,终孔后粉砂、粉细砂快速沉淀,给清孔带来困难,为降低孔底沉淤采取以下措施:采用双泥浆泵并联供应泥浆,增大泵量,提高泥浆循环速度,增强泥浆携带钻渣的能力。
用优质膨润土和化学外加剂提高泥浆粘度,以减缓砂粒沉淀速度。
严格控制钻杆接头的密封性,确保泥浆能全部从孔底返回。
排除废弃泥浆,勤捞沉淀池中的沉渣,不断补充优质泥浆。
当钻进砂层时及时开启泥浆分离器,降低含砂率。
6材料要求造浆材料采用质量好的粘土或膨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