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中期:投机商大量介入;政府开始出台调控措施。
繁荣 顶峰:房价高涨,购房白住者退出市场,炒家的投机
阶段
资金支撑旺市,形成有价无市的局面,房地产空置率 再度上升;房地产股票达到顶峰,泡沫达到极限。
后期:紧缩政策生效,投资数量下降,销售价格开 始回落,租金水平下降,空置率进一步增加,房地 产泡沫面临萎缩甚至破灭的危险。
初期: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交易价格、投资额下
降,空置率激增。 衰退 中期:房地产价格急剧下降;泡沫开始破灭;房地 阶段 产投资大量缩减。
后期:房地产利润降低,小企业破产,失业人数增加。
初期:价格加速下降;市场交易量减少;信贷违约 行为增加;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普遍被“套牢”。
萧条 中期:房地产纠纷大量出现,一些大公司面临破产 阶段 危机。
后期:政府采取减税措施刺激房地产经济复苏,房 地产波动趋向平稳。
其次。房地产周期理论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理 论模型。然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具有特殊性,如基于对土 地出让市场的垄断。地方政府成为房地产市场的利益主体 之一。福利住房制度的遗产也影响着房地产周期的波动。 在福利住房制度下严重的住房短缺使得城镇居民多年压抑 的住房需求集中迸发出来,在住房制度改革初期,形成较 为旺盛的市场需求。这些特殊性是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所不 具备的。
普遍的合谋。竞争的主要形式是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 策略是房地产企业的占优策略。[1】(P1)苗天青还认为绝 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存在隐瞒盈利的情况,其目的是偷逃 税款,房地产业的实际盈利水平不仅远远高于现有的统计 数据,而且普遍存在着暴利。
然而,该理论在推导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 构”时,遭遇了困难。[3 3市场结构有三个衡量指标:市场 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统计数据表明,我国 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很低。且产品的差异化并不明显。在 进入壁垒方面,土地的协议出让曾是最大的壁垒,然而随 着土地“招拍挂”的普遍实施,此种壁垒逐渐消减。经济 学者显然回避了这一问题:“这种统计和计算在中国房地产 业目前所处的初级阶段显然意义不大”。房地产市场的垄断 结构来自于房地产产品的“自然属性”。即位置的固定 性。[11(P52)然而如果仅从这一点就能够推导出房地产市 场是“区域寡头垄断结构”的话,我们便可认定所有国家 和地区、所有时期的房地产市场都是“区域寡头垄断结 构”,因为不仅中国的房子不能动。美国的房子也不能动I 不仅现在的房子不能动,过去的房子也不能动。如果再深 究一步的话,还会发现,这种研究办法是“借”来的。SCP 范式主要适用于制造业的分析,这样在对房地产业进行研 究时,就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86
万方数据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教授的算法常被引用:(1) 潜在需求。我国现有城镇居民4.9亿人。到实现“全面小 康”的2020年,城镇居民将增长到8—8.5亿。3--3.5亿 左右的新增城镇人口将有部分需要解决住房问题。原有城 市人口也存在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2)真实需求。如果 假定有20%的城镇家庭有改善住房的要求,而且这20%要 求改善住房的城镇家庭每户也只是想增加20平方米的住 房,那么这个现实需求总量是5.4亿平方米。(3)被动需 求。我国还有因城市房屋拆迁产生的大量被动需求。(4) 其他需求。我国每年新婚家庭数有600至900万,其中相当 部分有购房需求#大学毕业人数在逐年增加,这些人相当部 分在未来3至4年内都将产生购房需求。[‘](PP.6—7,P91) 投机性需求是区别于上述四种需求之外的非正常需求,它 产生于人们对于资产价格的同质预期(看涨或看跌)。
2010年3月 第4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Ma r.2010 V01.47 NO.2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张振华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
最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方政府主导 的“行政区经济”。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阶段,市场化 水平等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显然超出了基 于地理位置等自然禀赋因素造成的区域差异。它在房地产 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以全国统一市场为前提的周期 理论抹杀了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巨大不同。
事实上就连周期理论的倡导者都认为,这种办法存在 一些问题.“由于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对中国房地产周期的 影响是非连续性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中国房地产周 期波动形态的变异。蚍…(P69)
由于寡头垄断厂商的决策对整个市场和其他竞争对手 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每个厂商在做出决策时,不 仅要考虑本身的成本与收益情况,而且还要考虑到这一决 策可能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竞争对手对此的反应。因为其他 厂商的反应又决定了厂商行动对其自身所带来的后果。[2] (PP.88—89)因而,在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下,市场存在着
[摘 要]高房价是当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特征。经济学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供求失衡、周期
理论等视角来解释中国的高房价现象。这些解释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政治经济视角在肯定高房价现象经济起因的同
时,尤其关注政治性因素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并由此主张,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着眼,而应
本文认为。房价的政治含义至少应该包括如下三个方 面:
首先,廉租房等旨在保护中低收入者住房利益的房地 产产品具有政治属性。这种住房产品是一种公共品。政府 的这种义务来自于对市场达尔文主义的补救。达尔文主义 是一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规则,它是经济领域占 支配地位的法则。然而在政治和社会领域,达尔文主义不 是优先的法则,而是强调公平,要对在市场博弈过程中处 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进行补救。廉租房就是这样一种补救方 法。
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解释住房价格的形成机理是经济 学的主流,然而如果我们将房地产市场属于区域寡头垄断 结构的论断引入到对“供求失衡论”的分析中,该观点的 荒谬便显而易见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只有在竞争性的 市场中才能发挥作用,在垄断市场中形成的价格并不能反 应市场真实的需求。因此,这一分析也遭遇了难题:为什 么在住房价格飙升的情况下,市场的交易量却在同时上升 呢?为什么住房的租售比(住房出租与出售的价格比)会 出现严重倒挂呢?实际上就连提出上述论点的人士都不得 不承认,。房价也的确有区别于一般商品价格的形成特点。 简单按照成本或者供求关系来认识房价、调控房价并不能 起到预期的效果”。“中国目前的房价涨跌,在很大程度上 并非是由供求关系引起。虹4](P145)在其他的相关研究中, 也有学者发现,“中国各城市住房价格的高速增长已经不能 很好地用经济基本面和供不应求来解释。蚍5](PP.78—86) “中国的住房市场已处于相当程度的失灵、价格失效的状 态。呱“(PP.6—7)
二、高房价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分析 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上述分析表明,高房价的经济解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 不足,因此,本文主张应从政治经济的视角来解释中国房 价的形成机理。
(一)高房价是一个经济现象,但有政治原因 87
万方数据
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对“房价问题其实是个政治问题” 作了这样的论述:“政治是众人之事”。由于当今众人的利 益发生了分化,人们对同一种经济现象常常有相去甚远的 感受和看法,这样,不少经济问题成为众人之事,经济问 题就有了政治含义。房价问题事关众人利益,也因此具有 了政治属性。具有了政治属性后的房价需要按照两条规律 处理:首先,一旦经济问题的政治含义严重起来,就不能 完全按照经济规律解决问题;其次,在运用政治和行政命 令解决经济问题时,要尽可能给经济规律留下空间。“当前 在处理房价问题上——限制哪一方或哪几方的利益、限制 到什么程度以及采用什么方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政治 决定,要靠政治感觉、政治判断力并经过相应的政治程序 去执行。”E 8]具有官方背景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在提 及中国房地产市场时,也坦言“房价居高不下,不仅是一 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9] 中国社会调查所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5%的受访 者称高房价已成为政治和社会问题。[1叼
(二)供求关系与高房价:高房价的经济解释视角之二 这种理论倾向于从供求关系失衡、供小于求的角度来 解释高房价。典型的计算办法是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分为 潜在需求、真实需求、被动需求、投机性需求和其他需求。
[收稿日期]2009—09-14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NKQ094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振华(1979一),男,山西繁峙人,法学博士,南开大学讲师,从事政府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研究
苗天青和李伯含都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区域寡 头垄断结构。这种结构是由房地产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房地产产品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全国性 市场,而是区域市场。而区域市场中的竞争体现为相邻的 房地产产品之间的竞争,在构成竞争关系的临近区域或临 近地段,房地产企业及其房地产产品的数量是很少的,区 域内少数开发商之间的竞争就是寡头竞争。由此在一定区 域市场范围内形成的市场结构就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 构。蚍1 3(P63)
(--)周期波动与高房价:高房价的经济解释视角之三 房地产周期理论认为,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 由复苏、繁荣、萧条和衰退四个阶段组成的周期性循环波 动,由此形成了房地产周期。高房价是房地产市场处于繁荣 阶段的一种经济表征。佟克克将房地产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又分三个或四个时期。[7 3(PP.21—23)见表1。 周期理论是房地产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种 理论的引入对于我们理解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有一定的 帮助。然而该理论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 性,以及这种特殊性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首先。经济周期理论是建立在长期的市场实践基础上 的,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时间很短。如果从1998年 全面取消福利住房制度开始算起。到现在只有lo年的时 间。如果从1994年全国性的住房制度改革算起,到现在也 还不到15年。即使是从20世纪80年代零星的、时断时续 的住房制度改革试点算起,到现在也不过30年。这么短的 时间不足以建立起一种主要着眼于实践的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