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环境浅析摘要政府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政府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 其职能是把所有政府单位及政府构成实体作为一个履行受托责任整体,全面、系统地反映其预算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活动、财务管理业绩。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结合本国实际对其政府会计进行了改革。
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是经历了1997 年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它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预算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在这些年的现实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建立完善的政府会计体系已经成为加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认为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政府会计改革环境存在一定问题,如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预算会计原则存在弊端,现行政府会计核算内容不全面等。
为了有效改善政府会计改革环境,我们应该建立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进一步深化相关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循序渐进的引进权责发生制;对政府的会计目标进行重新定位;积极研究开发政府会计信息技术支撑系统等,保障政府会计改革顺利进行。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背景问题配套措施目录导论 (3)(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3)(二)文献综述 (3)(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5)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背景及重要意义 (6)(一)国内改革背景 (6)(二)国外改革背景 (7)(三)重要意义 (7)二、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环境存在的问题 (7)(一)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不科学,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7)(二)预算会计原则存在诸多弊端 (7)(三)政府会计核算内容不全面,难以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 (8)(四)我国目前支持政府会计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 (8)(五)会计目标定位不准确 (9)三、解决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面临问题的配套措施 (9)(一)构筑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9)(二)循序渐进的将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 (10)(三)构筑全面的政府会计核算框架 (10)(四)要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进一步深化相关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10)(五)政府会计目标的重定位 (11)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3)导论(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我国目前存在的会计制度体系存在着缺陷,而且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弊端,最突出表现在对国有资本的核算管理方面。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务是两个本质不同的系统,现行的政府预算会计制度不同于政府会计体系,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经济资源、现时义务和业务活动全貌的政府会计体系。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政府会计改革环境存在一定问题,如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现行政府会计体系存在缺陷等。
为了有效改善政府会计改革环境,我们应该建立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进一步深化相关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强政府会计管理机构的组织建设;积极研究开发政府会计信息技术支撑系统等,保障政府会计改革顺利进行。
研究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环境,有助于推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有助于我们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构建政府财务会计系统和预算会计系统,并发挥两类不同会计系统各自的优势功能,加强对国有资本的核算管理,建立一套能真正发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用的政府会计体系。
这不仅是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的客观要求。
(二)文献综述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审计的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作为提供政府活动信息的政府会计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环境的要求,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
特别是在现阶段,政府会计改革已经成为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体现了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以及加强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研究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环境的问题和提出配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是归纳总结了在论文中引用的各学者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环境的问题的分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和意义进行总结。
其次是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环境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
再次是对我国预算会计原则选择的归纳总结。
最后是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面临问题的配套措施的归纳总结。
本文结合国际国内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各国政府会计改革背景、现状和问题,同时结合我国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现状和问题,主要包括五点,即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不科学,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预算会计原则存在诸多弊、政府会计核算内容不全面,难以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我国目前支持政府会计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会计目标定位不准确。
本文在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即在获取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认真了解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后,归纳了相应的概念和理论。
同时又用了分析的方法,重点是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环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加以解决,还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即现金制和权责发生制进行了比较。
根据论题的相关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一、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背景及重要意义方面国内改革背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能转换。
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换的核心是转变经济职能、加强社会职能、强化服务职能,实现政府职能由单纯的经济管理职能向服务型、管理型和绩效型方向转换。
这种转换的根本要求是建立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公共财政、提高政府活动透明度,从而建立完整的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就成为实现政府职能转换的必然选择;二是财政体制改革。
近年来,我国财政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绩效评价等重大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上述措施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出科学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作为反映政府行为且具有提供货币化信息天然功能,政府会计系统自然就承担起了信息报告的功能;三是政府审计深化。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正逐渐由基于过程的合规性审计向基于结果的绩效审计转变、由年度受托责任审计向长期持续受托责任审计转变、由公共预算收支及其结果审计向财务收支及其结果审计转变。
这种转变更加体现出政府审计在绩效性、长期持续性、财务性等方面兼顾的特点。
国外背景改革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公共管理运动是政府会计改革的时代背景。
上世纪发生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要求政府会计不仅能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基本信息,以实现其基本的预算管理功能,而且能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营业绩,以实现其防范财政风险、加强政府成本费用控制、提高政府运营效率的功能,从而更加体现政府运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增加政府透明度;另一方面国际组织的改革要求是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已实施的改革改革要求与改革实践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了经验路径,是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会计改革有利于奠定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政府会计改革能够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强绩效管理;政府会计改革能够满足政府预算管理和政府财务管理提出的要求。
二、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环境存在的问题方面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不科学,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现行政府会计体系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情况不容乐观,政府会计核算和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存在着会计基础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存在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政府会计制度相对滞后;二是预算会计原则存在诸多弊。
收付实现制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政府在各期间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实际耗费,不利于对政府活动的监督与评价。
另外,收付实现制也会造成同一期间政府权力和责任的不匹配,不利于正确处理年终结转事项,无法准确反映政府的负债状况;三是政府会计核算内容不全面,难以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在其核算内容上并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四是我国目前支持政府会计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
政府财政预算约束力度比较低,政府部门单位财务权力监督力度小,公共财政支出膨胀程度比较严重;五是会计目标定位不准确。
现行政府会计的目标不能满足不同层面使用者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
三、在解决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面临问题的配套措施方面针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一是构筑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应完善政府财务报告目标,并构建完善的政府财务报表体系;二是循序渐进地将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
应降低政府财政风险,以政府债务为切入点引入权责发生制,同时配比政府会计期间成本,区分资本性支出和经营性支出;三是构建全面的政府会计核算框架。
通过构建以“支出周期”概念为核心,涵盖政府资金运动各阶段的政府会计核算框架,从而能更好地解除政府与各政府机构之间的受托代理责任;四是要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进一步深化相关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在实施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及时修改《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继续深化相关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为建立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创造条件,为改革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五是政府会计目标的重定位。
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目标定位于以反映预算收支的合规性、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以及反映政府持续运营和服务能力为主。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主要内容: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结合本国实际对其政府会计进行了改革。
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是经历了1997 年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它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预算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在这些年的现实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建立完善的政府会计体系已经成为加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针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以及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的环境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配套解决措施,以保障政府会计改革顺利进行。
主要方法:本文在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即在获取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认真了解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后,归纳了相应的概念和理论。
同时又用了分析的方法,重点是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环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加以解决。
还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即现金制和权责发生制进行了比较。
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背景及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审计的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都对反映政府行为的会计信息范围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政府相关部门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布相关补充规定以完善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但其规范的会计内容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环境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