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中国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出现,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教育学在中国一开始就被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
这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时代背景、文化发展有关。
<1>就封建社会时期,对与中国,欧洲的封建主义与中国的封建主义是根本不同的。
欧洲的封建主义是贵族式的封建主义:农民受骑士主人统治,骑士又隶属于贵族,国王则统治一切。
中国的封建主义与此大不相同,人民称其为官僚封建主义,早期促进着中国科技的发展,早后期严重妨碍科学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妨碍出现欧洲那样的重大突破。
封建主义社会的特点:
(1)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操纵中国,最终从中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政治上,西方列强践踏中国的神圣主权。
经济上,帝国主义牢牢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上,实施文化侵略政策,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
(3)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
(4)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5)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
(6)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和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中国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反对封建主义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7)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综上所述,就是因为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的封建主义社会体制的限制使得胸有大志、一心救国的人才报国无门,也使得教育学没有发展起来。
<2>就社会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②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中国近代化的领导权;
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协调。
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因此,教育学的诞生及发展所需的人才、经验并没有积累,此时的思想仍被牵制着。
<3>一门科学的诞生需要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苦挣扎的。
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4>其他方面
(1)从逻辑和时间上看,西方的教育学是建立在教育实践基础之上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在前,教育学理论形成在后。
而中国早期的教育学,是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之前的,是先引进,再运用,也是应师范教育开课之急需,起初教育学并不是研究教育,指导教育实践、服务教育实际的,而是以传授国外教育学知识为主。
(2)从教育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西方的教育学从产生到发展,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比较小,这与西方的学术自由是一致的。
而中国教育学的“进口”,是客观实际发展的需要,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起初是应师范教育开设课程之需,随后,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1949年后的政治运动使教育学的研究大起大落可见一斑。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不可能不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如果教育学研究完全变成意识形态的附庸,它的发展也就被窒息了。
(3)从学术流派和学术团体来看,西方有多种学术流派和学术团体,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学术团体,都有自己的理论建树,有核心的教育领袖和教育代表作。
1949年之前中国的学术流派和学术团体不如西方集中和强大,因为我们的研究落后于西方。
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之规模,从业人员之多,研究机构数量和研究人员队伍之庞大,都堪称世界一绝,时至今日,中国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教育家仍然屈指可数,具有全球影响的教育代表作仍未出现,这就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了。
(4)从师范教育的发展史来看,西方比中国要早 200多年,早在1684年法国就创立了教师讲习所, 1794年欧洲第一所师范学校诞生。
师范教育的诞生,为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我国师
范教育最早是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师范学堂,比西方晚了一个世纪。
教育实践不够丰富,教育学中国化的基础不牢固,也是教育学发展的一大障碍。
综上所述,从不同角度有不同方面、不同因素限制了中国教育学的诞生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