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湖南湘江新区四大片区拉开城市框架聚集财气人气

2 湖南湘江新区四大片区拉开城市框架聚集财气人气

湖南湘江新区四大片区拉开城市框架聚集财气人气2015/05/25 06:38 来源:长沙晚报作者:王斌0 评论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一提起长沙城的发展变化,很多人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概括自己的感受。

的确,这些年来河西的发展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长沙的成就,而湖南湘江新区的片区发展尤为引人关注。

梅溪湖国际新城、滨江新城、洋湖生态智慧新城、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是湘江新区的四大片区,被喻为湘江西岸的“四朵金花”:梅溪湖国际新城,名字里有梅,自然是“梅花”,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为四大片区中开发最早、最为成熟的片区,且位于湘江新区的地理核心位置;滨江新城好比是“牡丹花”,花开富贵,财聚滨江,是以金融产业为主的复合型都市中心;洋湖生态智慧新城让人联想到“莲花”,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之花,湖南又被喻为“芙蓉国”,洋湖湿地里荷花遍布,新城环境宜商宜居宜行;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更像是“杜鹃花”,杜鹃花是长沙市花,且花期相对较晚、较长,正与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开发较晚、后劲十足的特点相符合……近日,记者走访了上述四大片区,为读者探寻“四朵金花”之美和湘江新区片区发展新貌。

梅溪湖国际新城:“国际范儿”引领湘江风尚之先曾经,你也许去过梅溪湖片区登山、摘葡萄、吃农家菜,私家车在田埂路上曲折而行;现在,昔日的葡萄园正在蝶变成一座崭新的国际新城,长沙的城市新中心。

这里有最大的长沙城市内湖,高端住宅区环绕,六车道的梅溪湖大道和跨湖大桥上,车流穿梭,车窗外波光粼粼,不远处是青黛色的岳麓山,湖边有步道,上山有石阶,湖心有岛,岛上有喷泉……整体环境大气优美,无处不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国际范儿”。

在梅溪湖片区,建设的氛围如火如荼。

地铁2号线西延线一期工程在梅溪湖片区有四个站点,分别为梅溪湖西站、麓云路站、文化艺术中心站和梅溪湖东站。

“我们铺设的短轨将做无缝焊接,今后乘客坐车不会听见‘哐当、哐当’的声音。

”麓云路站的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天天都在加班加点,为西延线今年年底试运行、明年春天试运营创造条件。

”梅溪湖国际新城将有集地铁、绿色公交、环保电瓶车、公共自行车、船行系统于一体的绿色出行系统,还将进一步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建设。

梅溪湖投资(长沙)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心旷介绍,梅溪湖片区内共规划有28座中小学,其中长郡梅溪湖中学、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周南梅溪湖中学、岳麓区实验小学、博才小学等已建成开学,雅礼、长沙市一中、麓山国际等名校品牌也已入驻;此外,为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还规划建设接轨国际教育的国际学校项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区的湘江新区国际医疗健康城项目全面启动,将形成湘江新区发展健康医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湘江新区国际医疗健康城位于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总规划面积约23.4平方公里,包括医疗服务区、医学研发区、康复疗养区、总部商务区、综合配套区等五大功能板块,分为起步区、核心区、发展区和控制区。

其中,医疗服务区将采用“专科医院集群+配套服务中心”模式,设立“检验检查中心”、“康复疗养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后勤保障中心”等四大中心,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实现专科医院集群共享设备、技术资源。

国际医疗健康城将将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以“国际一流水准高端专科医院集群”为核心,集医学研发、健康管理、康复养老等功能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首期启动起步区内约1200亩范围开发建设,投资约120亿元,拟引入8家高端专科医院,计划2年内完成前期工作,2016年启动建设。

“目前,湘雅六医院、长沙市妇女儿童医院的入驻和规划已初步落实,整个项目正在全面推进规划、招商等各项工作,全力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医疗健康产业城。

”彭心旷介绍说。

记者在梅溪湖片区走访了解到,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正在进行主体钢结构安装,即将竣工;湖南省歌舞剧院加快推进,国内领先、中部首个以亲子为主题的长沙儿童公园已完成前期规划工作;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中建梅溪湖中心环湖商业街(一期)建成开业,金茂广场、晟通国际总部中心加快推进,步步高·梅溪新天地商业部分主体封顶,计划今年底、明年初对外营业;梅溪湖电子商务园年内将完成交付,正在抓紧推进招商工作;科技研发产业加快推进,中冶长天科研设计中心主体正式封顶、景嘉微电子项目加快推进,高铁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化化肥、奥雅等机构企业入住梅溪湖国际研发中心创智园。

近年来,梅溪湖国际新城共引入重点产业项目23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个),总投资约270亿元,已完成产业项目投资约90亿元。

今年,新区把梅溪湖的产城融合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支持片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使新区在拉开城市框架的同时聚集财气人气。

滨江新城:复合型新都会中心初露娇颜这里是长沙曾经的工业文明策源地,拥有着无比辉煌的过往;这里也是规划建设中的长沙版“陆家嘴”的所在,众多金融、地产巨擘竞相进驻,未来必将是长沙最具活力的经济引擎。

滨江新城一诞生,就以其“以现代金融商务为核心,以文化、休闲、旅游综合商圈为驱动引擎,以都市居住为依托的复合型新都会中心”的规划,成为众多目光的焦点。

记者在潇湘中路与银杉路交会处看到,一栋栋深红色的学院派教学楼——滨江长郡中学已完成外部装修,有望在今年新学年开学。

该校可容纳3600人,全部采用绿建二星级标准建设,是全市软硬件条件最好的中学之一。

从2008年运营至今,滨江新城已经完成约500万平方米的开发体量,内部已形成“三纵十二横”道路网络,同时正在规划建设1条城际铁路、3条地铁、6条过江通道的立体交通体系和17所中小学的配套生活圈。

目前,滨江片区人气兴旺,品牌开发商云集。

银盆岭大桥两厢的活力生活区发展最为成熟,奥克斯综合体项目已于2013年开业;保利西海岸一期销售火爆;世贸铂翠湾一期、二期均已售罄,高249米的希尔顿酒店将于2016年竣工开业。

位于片区中心区域的中央商务区是滨江新城的核心与重点,由伍兹贝格、仲量联行、戴德梁行等国际团队规划设计,将成为“中国中部新型金融中心”。

金融区采用产城融合模式,分为五大功能分区,包括金融总部聚集区、金融后台服务区、绿色金融发展示范区、滨江金融商务休闲带、金融生活配套区。

其中的金融总部聚集区,位于地铁茶子山站周边,已有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省级总部进驻。

民生银行大厦已于2013年开业运营,鼎衡大厦及浦发银行项目和广发银行大厦正在建设中,未来滨江板块新地标——滨江国际金融中心规划共计4栋建筑,其中两栋为超高层写字楼,分别高328米和258米,目前已开工建设。

绿色金融发展示范区位于施家港公园东部,由楷林置业整体开发,将打造LEED标准的绿色商务金融地标。

位于金融生活配套区的南山雍江汇、恒大御景湾、万科滨江等项目将于今年交房。

“过去六年来,滨江新城一年一个样,现在道路交通、环境景观、中小学校、医疗服务、商业配套的完善,以及以金融类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导入,为人们创建了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型中心城区。

”长沙市滨江新城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马司安说道。

他介绍说,2015年滨江新城将打造两个重点项目。

其一是中央商务区(金融中心区),它是滨江新城的核心与重点,由伍兹贝格、仲量联行、戴德梁行等国际团队全新规划设计,这里将成为中国中部新型金融中心。

金融区采用产城融合模式,分为五大功能分区,包括金融总部聚集区、金融后台服务区、绿色金融发展示范区、滨江金融商务休闲带、金融生活配套区。

2015年,金融中心区标志性建筑,328米高的滨江国际金融中心超高建筑群将基本完成地下部分施工,2018年陆续入驻办公。

其二是西岸商业旅游景观带,它位于滨江新城八公里长的湘江岸线上,北起三汊矶大桥,南至潇湘嘴,通过沿江城市公共空间及景观通廊紧密相接,打造一条集商业、休闲、文化、运动为一体的都市滨水旅游景观带。

沿线景点丰富,包括2009年完成改造的长沙工业遗址文化地标裕湘纱厂;将于今年七月开业的欧洲风情商业国际街区渔人码头;一期160个泊位将于今年底竣工的凤巢游艇中心;将于明年开业的长沙极致娱乐时尚生活中心湘江玖号;年底将和市民见面的大型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广场等,这条景观带将成为长沙商业旅游新名片。

今年年内,西岸商业旅游景观带一期约3公里长将全线开放。

洋湖生态智慧新城:宜商宜居宜行的西岸明珠洋湖曾是水涝之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特别是随着湘江新区的运营打造,今天的洋湖已成为湘江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前的洋湖垸就是一个泄洪垸,水患丛生,哪有什么路,都是乡间小道,下雨根本出不了门。

你看看现在,不管下多大的雨都不怕,路通了,上哪儿都方便。

”70岁的刘爹爹说,洋湖垸变成现在的样子,让他做梦都想不到。

洋湖垸未被开发前,只有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混凝土不规整小路,现在,这条小路已经华丽转变成东线为观景道、西线为双向机动车6车道的潇湘大道。

记者沿着湘府路一路西行,车行经过湘府路大桥后,便到达了洋湖生态智慧新城。

目前,洋湖生态智慧新城已建成潇湘南大道、坪塘大道、洋湖大道、中央大道等7条道路,在建道路17条,基本形成片区骨干路网,拉近了洋湖片区和长沙其他各区域间的距离。

据湘江新区综合管理部蒋小春介绍,洋湖生态智慧新城北依岳麓山、东临湘江,三面环山、三面环水,是湘江新区的核心区、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区、省两型示范区,被授予“国家生态智慧城市试点”和“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目前,洋湖片区已累计完成投资近200亿元,出让土地约2000亩,已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总部经济区已引进浙江商会大厦、东莞银行、柏宁酒店、湖南省农信社总部、省建筑规划设计院总部、和顺石油总部等,总部招商总建筑体量近60万平方米;地产开发招商方面,万科地产、中海地产、中国水电、北大资源、蓝光地产等十多家知名企业纷纷抢滩;6000亩湿地(国家4A级景区)、国际雕塑公园、湖湘名人艺术街熠熠生辉。

一座崭新的文化艺术、生态宜居、总部产业之城已崛起于湘江西岸。

6年多的打造,使洋湖生态智慧新城呈现出几大亮点:一是一座交通畅通新型城市。

洋湖生态新城打造了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与3条过江通道、南二环、三环形成了片区立体综合交通大格局,加之地铁3号线由北往南纵贯洋湖片区,地铁7号线由东向西横穿生态宜居区,并规划有轻轨和21公里环洋湖自行车慢行系统。

二是形成了洋湖一站式教育体系。

规划有中加国际,博才小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雅礼、湘江实验中学等14所中小学,可提供中、小学学位共3.7万个。

三是国内首次生物治理城市污水并实现中水回用。

洋湖再生水厂在全国首次、湖南唯一采用“MSBR+人工湿地”治污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