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二导入新课(8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详细内容及要求
4课时
一、全班分成两个小组下发任务单
二、利用20分钟的时间填写任务单的内容
三、教师进行课程讲解
1.曲柄连杆机构的认知
(1)配气机构概述
(2)配气机构的构造
维修工具使用技巧
自己动手实践,理解工具使用技巧
教学小结
(15分钟)
本节课的内容大部分为基础概念,要牢记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指导
作业
1、发动机主要工作参数有哪些?
2、手动工具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项目二: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教学课题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教学时间
2014年3月
教学内容
1、曲柄连杆机构的认知
教学教具
教具:发动机实验台、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PPT演示
参阅教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作业
1、活塞连杆组检修分为哪几部分内容,注意事项有哪些?
2、更换汽缸垫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3.曲柄连杆机构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
项目三: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教学课题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教学时间
2014年3月
教学内容
1、配气机构的构造概述
2、正时齿带的更换
3、正时链的检查与更换
4、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教学目的
项目一:发动机总体构造及维修安全知识
教学课题
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安全知识
教学时间
2014年2月
教学内容
1、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2、劳保、工具安全防护
教学目标
1、了解发动机的主要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维修个人安全知识
3、掌握工具的使用安全
教学重点
1、发动机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1、维修工具的使用安全
建议课时
理论:4实训:2
三、教师进行课程讲解
1.曲柄连杆机构的认知
(1)机体组
(2)活塞连杆组
(3)曲轴飞轮组
根据教师的要求填写工作任务单,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比较自己小组填写的不足之处。
实践操作
14课时
1.水泵V带的检查与更换
2.汽缸盖衬垫的更换
3.活塞连杆组件的检查与更换
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掌握操作要领。
教学小结
着重分析了曲柄连杆机构三部分机构与组成。重点讲解了V带更换、汽缸垫更换、活塞连杆组检修等三部分内容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PPT演示
参阅教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1、知道冷却系统的作用、组成和分类
2、掌握冷却系统的循环水路
3、掌握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及检修方法
4、掌握冷却系技能操作步骤、技巧
教学重点
冷却系统的循环水路;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及检修方法;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PPT演示
参阅教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教学实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8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详细内容及要求
4课时
一、全班分成两个小组下发任务单
二、利用20分钟的时间填写任务单的内容
学习指导
作业
1、配气机构的组成是什么?
2、配气机构为什么要留气门间隙?过大过小各有什么危害?其调整方法和步骤如何?
3、正时齿带更换注意事项
课题四: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教学课题
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教学时间
2013年3月
教学内容
1.冷却系统的认知
2.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
3.水泵的检查与更换
4.节温器的检查与更换
(3)配气相位及可变配气相位
根据教师的要求填写工作任务单,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比较自己小组填写的不足之处。
实践操作
12课时
1.正时齿带的更换
2.正时链的检查与更换
3.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掌握操作要领。
教学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气门的布置形式、凸轮轴的布置形式、凸轮轴的传动方式,着重讲述气门间隙和配气相位的概念,并分析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水泵V带的检查与更换
3、汽缸盖衬垫的更换
4、活塞连杆组件的检查与更换
教学目的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以及各个零部件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V带的检查方法与更换技巧。
3、掌握活塞连杆组拆装与检修
教学重点
1、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与原理
教学难点
1、活塞连杆组的检修
建议课时
理论:4实训:14
教学教具
教具:发动机总成、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导入(10分钟)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8分钟)
1、通过维修过程中安全实例引出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详细内容及要求
(60分钟)
一、发动机总体构造认知
1、发动机主要工作原理
2、发动机性能及主要工作指标
二、汽车维修个人安全知识
1、身体各个部位的防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工具设备的使用安全及环境安全
1、手工具使用安全
2、动力工具使用安全
3、举升车辆的使用安全
4、环境安全
听教师讲解,能够根据教师的动作演示,正确规范自己工具使用行为
实训操作
(80分钟)
1、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
2、熟悉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
3、掌握正时齿带、链的检查与更换
教学重点
1、配气相位
教学难点
1、正时齿带、链更换与调整
建议课时
理论:4实践:12课时
教学教具
教具:发动机总成、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实习车辆一部;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