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
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

培养基既是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

培养基种类很多,根据配制原料的来源可分为自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根据培养功能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根据使用范围可分为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真菌培养基等。

培养基配成后一般需测试并调节pH,还须进行灭菌,通常有高温灭菌和过滤灭菌。

培养基由于富含营养物质,易被污染或变质。

配好后不宜久置,最好现配现用。

培养基的配制:
一、配制用水
培养基的大部分是水,所以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基的质量。

按Waymouth标准,水的电阻应为200万欧姆,一般实验室里以玻璃蒸馏器制备的
双蒸水或三蒸水可以符合使用条件。

二、培养基
培养基有天然、人工两种。

一般实验室使用的是RPMI-1640粉末培养基,以双蒸或三蒸水配制。

NaHCO3(或HCl)调pH至7.2-7.4,
若pH值超过7.6或远低于6.8,则大多数细胞不能生长。

RPMI-1640不耐高压灭菌,使用前需经灭菌0.22μm孔径滤膜滤过处理。

三、血清
培养中常使用小牛血清(或胎牛血清)。

血清亦不能高压灭菌,无菌的小牛血清需在56℃水浴30分钟灭活补体,置4℃冰箱存放待用。

配制时含量视培养细胞种类、时间而定,一般用10—15%。

由于血清成分复杂、条件不易控制,可选用无血清培养基。

四、抗菌素
为防止培养时期细菌的污染,可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抗菌素,一般用量与组织细胞培养相同:卡那霉素100单位/毫升,或双抗--青霉素100单位/毫升,链霉素100微克/毫升。

五、植物血凝素(PHA)
非增殖期的细胞不能制备染色体,如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但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在PHA的作用下,可被刺激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而进入有丝分裂。

经实验测定其分裂高峰分别于培养后44-48小时和68-72小时。

PHA有粘多糖,蛋白质两种重要成分。

粘多糖促使有丝分裂,蛋白质起凝集作用。

PHA激活的细胞数随其浓度而增加,直至全部免疫活性细胞均
被激活为止,但PHA浓度过高会引起凝集,一般采用4%浓度为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