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教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
具 准
关系。
备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
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学 媒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重 点
Hale Waihona Puke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学 难
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 学生准备
具 准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照片,了解自己长大的变化;
备 并对爸爸、妈妈的工作进行调查访问,准备照片、汇报卡等材料。

学 媒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教案补充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提问:什么叫懂事? 二、探究活动。 (1)、请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 论乐乐爸爸工作一天的艰辛。 (2)、各人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父母一天工作的情况。 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3)我们的父母一天工作那么艰辛,回家还要做那么
2 / 15
1.教师引导学生对父母说说心里话。 师:你们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说得多好啊,老 师都感动了,要是你的爸爸、妈妈能听到,一定会很 高兴的。你愿意说给他们听吗? 2.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地说出来,使学生 与旁听的家长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 / 15
教案设计 科目 品德与社会 授课时间
4 / 15
A、第七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B、第八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C、本页两幅照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对本页的的 课文有什么想法? D、喜欢大手拉小手的照片吗?为什么? 照片“雨中情”和乐乐的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记录, 告诉我们什么? E、请学生读教材第 7 页的课文和“我心灵的家”。 3、故事会。(小组进行) 请每个同学根据课前准备,讲一讲爸爸、妈妈疼爱自 己的故事,或者一件令自己难忘的父母抚育自己成长 的事情。 4、教师总结。
教案设计 科目 品德与社会 授课时间
1 课时
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 温暖的家 1.我长大了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
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
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 教 学 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目 标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
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
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学 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重 点
2 、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学 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 / 15
教案设计 科目 品德与社会 授课时间
1 课时
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 温暖的家 3.我懂事了
教 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学 目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标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 学 1、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1 课时
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 温暖的家 2. 爸爸、妈妈抚育我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是父母给了自己生命,体会父母
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教 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体验能力及收集资料的能力,进
目 标
而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个性化教案补充
(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 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
1 / 15
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 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可以选择那些 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 步升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 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 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 什么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 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教师仔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给予称赞。) (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 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2. 通过对照片的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 会美好的家庭生活是父母长辈付出了努力和心血换 来的,体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我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 1.教师提出问题。 师:在这样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同学们一天天健 康地长大了。但是你们在享受温暖生活的同时,有没 有想过自己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应该为这个温暖的 家做些什么,对家庭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呢?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 完毕后,每组选派几名代表陈述本组同学的观点,并 要说明理由。 3.教师在对每个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之后,将学 生写的卡片贴在“温馨宝典”――红心卡上。 4.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解释、 补充等活动,逐渐地转变了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开始 形成了主人翁责任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 任。 (四)我的心里话
具 准
2.观察爸爸或妈妈一天的作息,体会爸爸、妈妈的辛劳。
备 (二)教师准备
搜集动物和人类抚育子女的图片和录像片断。

学 媒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教案补充
1、导入。 (1)、板书课题。 (2)、提问:什么是抚育? 2、探究活动。 (1)、学生读教材第 7~10 页,然后教师以提问。学 生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进行全班讨论。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父母、长辈的感
激、尊重和孝敬之情,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和情感。

学 重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学 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
难 点
孝敬之情。
(一)学生准备

1.搜集、整理自己与家长的合影和家长抚育自己成长的小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