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基本知识
LI
10 lg
I I0
I0 1012 W m2
声强级单位:分贝。
声压级和声强级的关系:
I LI 10 lg I0
I P2
c
LI
10 lg
P2 c P02 0c0
20 lg
P P0
10 lg
0c0 c
LI
Lp
10 lg
400
c
3.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a.声功率: 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单位是瓦。
声音传播的实质: 声音的传播是物体振动的传播
声波:这种向前推进着的空气振动称为声波。 声场:有声波传播的空间叫声场。
2.2 声波的描述
2.2.1 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2.2.2 声音的物理量度 2.2.3 声波的类型
2.2.1 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x sin( 2ft )
位移 振幅
周相
位移:物体离开静止位置的距离称为位移,最大 的位移叫振幅,振幅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大小。
媒质 空气 水 混凝 玻璃 铁 铅 软木 硬木
名称
土
声速 344 1372 3048 3653 5182 1219 3353 4267
2.2.2 声波的物理量度
1. 声压与声压级 2. 声强与声强级 3. 声功率与声功率级 4. 声能密度 5. 频谱和频程
2.2.2 声波的物理量度
1.声压和声压级:
2.2.1 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1.周期: 质点振动每往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秒(s)。 2.声波频率: 一秒钟内媒质质点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频率范围 (Hz)
声音
定义
<20
20-20000
>20000
次
<500 500-2000 >2000
超
低频声 中频声 高频
声
音频声
声
2.2.1 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f f1 率f2。
噪声测量最常用的是倍频程中心频
。 f2
2n
f
n
率2和2 1f /3倍频程中心频率
f 1 f / 2n 2n2 f
• 声音可以分解为若干(甚至无限多)频率分量的合成。为 了测量和描述声音频率特性,人们使用频谱。频率的表示 方法常用倍频程和1/3倍频程。倍频程的中心频率是 31.5、63、125、250、500、1K、2K、4K、8K、 16KHz十个频率,后一个频率均为前一个频率的两倍, 因此被称为倍频程,而且后一个频率的频率带宽也是前一 个频率的两倍。在有些更为精细的要求下,将频率更细地 划分,形成1/3倍频程,也就是把每个倍频程再划分成三 个频带,中心频率是20、31.5、40、50、63、80、 100、125、160、200、250、315、400、500、 630、800、1K、1.25K、1.6K、2K、2.5K、 3.15K、4K、5K、6.3K、8K、10K、12.5K、16K、 20KHz等三十个频率,后一个频率均为前一个频率的 21/3倍。
公共汽车内
2X10-5 织布车间
2
2X10-2 柴油发动机、球 20 磨机
0.2
喷气飞机起飞
200
人耳感觉听阈到痛阈的范围是: 2ⅹ10-5 ~ 20 Pa
1.声压和声压级:
c. 声压级: 该声音的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以10为底 的对数再乘20,即:
p Lp 20 lg p0
p0 2105 pa
D pe2
0c2
5. 声音的频率分析(频程和频谱)
(1)频段及其划分
频段名称 次声 可听声 超声 特超声 热振动
频率范围(Hz) 10-4~20
20~2×104 2×104~ 5×108 5×108 ~ 1012
1012~ 1014
(2)倍频程
2n f2 f1
频程又称频带。两个声或其他信号的 频率间的距离,是频率的相对尺度。以
(5)频谱分析:使声音的强度成为频率的函数并考察其变化规律
以频率为横轴,以声压为纵轴,绘出的图叫声音的频谱图。
线谱
连续谱
混合谱
噪声频谱分析的目的:分析了解噪声的成分和性质,了解峰值噪声在 低频、中频、还是高频段,为噪声控制提供依据
高(对o频cn数t与)通。低常也l频o以可的g2以率为2以比底1ff的,012单为对位底数称的来为对表倍数示频表。程示此,
n —倍频程数,正实数此时单位为10倍程。 f1,f2—任一频程的上限和下限频率
(3)中心频率
每频程的上限与下限频率的几何平均值 称为该频程的中心频率
中间8段称为倍频程中心频率。将每一倍 频程再分为3份,称为1/3倍频程中心频
声压级单位: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声压级表示人耳听阈与痛阈范围是:0 ~120 dB
2.声强和声强级:
a.声强: 在声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 积的声能量,称为声音的强度,简称为声强, 单位是瓦每平方米 。
I P2
c
2.声强和声强级:
b.声强级: 该声音的声强与参考声强的比值取以10为底 的对数再乘10,即:
p (P P0 )
静态压强
1.声压和声压级
a.瞬时声压:某一瞬间的声压。
b.有效声压(pe):在一定时间间隔中将瞬 时声压对时间求方均根值即得有效声压。
pe
1 T p2 (t)dt T0
1.声压和声压级:
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声压数据 (Pa)
声音种类
声压 声音种类
声压
正常人耳能 听到最弱声
普通说话声 (1m远处)
Chapter 2 声学基础知识
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2 声波的描述 2.3 声波的传播特性 2.4 声源的辐射特性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物体的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根源。 声源: 凡能产生声音的振动物体称作声源。
2.1.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并通过气体、 液体或固体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声 音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即波动。
3.波长: 声波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 离叫做波长,或者说声源每振动一次,声波 的传播距离。
c cT
f
f 1 T
2.2.1 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4.声速:振动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
媒质特性的函数,取决于该媒质的弹性和密度; 声速会随环境的温度有一些变化。
表 21.1℃ 时声速近似值(m/s)
意义: 声功率是衡量声源声能量输出大小的基本物理 量;声功率可用于鉴定各种声源。
b.声功率与声强的关系
I W S
球面辐射时:
I
W
4r 2
波阵面面积
c.声功率级
LW
10 lg W W0
W0 1012W
声功率级单位:分贝。
4.声能密度
定义: 声场中单位体积媒质所含有的声能量。 对于在自由空间内传播的平面声波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