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竞赛学

运动竞赛学

运动竞赛学
一、名词解释。

1、制胜规律:运动竞赛过程中主要客观规律的反应,在运动竞赛规则的限定下,为战胜对手,获取优异成绩必须遵循的准则。

2、竞赛战术: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3、阵形战术:是指在集体性项目中以一定的阵形,使每名运动员有一个相对的位置分工,并按一定的要求相互配合,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阵营形式去战胜对手的战术行动,如球类项目中进攻或防守的阵形。

4、体力分配战术:是指通过体力的合理分配而谋取胜利的战术行动,在体能主导类项群中的周期耐力性项目如长跑、游泳等项目中运用较多。

5、心理战术:是指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和措施,对参赛对手心理上施加影响,使对手不能顺利完成其预定的战术决策和战术行动。

6、分解战术训练法:是指将一个完整的战术组合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对立的部分,然后分部进行练习的方法。

这种训练法常在学习一种新的战术配合形式时采用,其目的在于让运动员掌握某种战术配合的基本步骤。

7、完整战术训练法:是指完整地进行战术组合练习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在运动员已具备一定的战术知识和战术能力后采用,其目的在于使运动员能够流畅地完成整个战术组合过程。

8、减难训练法:是指以低于比赛难度的要求进行训练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在战术训练的初始阶段采用,如在同场对抗性项群的球类项目中,最初可在消极防守或不加防守的条件下完成战术练习,待运动员掌握战术的基本步骤后,逐渐加强防守,提高难度以达到比赛要求。

9、模拟训练法:是指在获得精准情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模仿重大比赛中主要对手的主要特征的你人员对练,及通过在与比赛条件相似的环境中的练习,使运动员获得特殊战术能力的一种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方法。

10、运动竞赛道德:是指运动竞赛的参与者在参与运动竞赛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11、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行为混乱。

12、竞赛规则:是运动竞赛必须遵守的技术规范和各类准则的总称。

13、竞赛规程:是为组织和参与运动竞赛者制定的各种政策条文的总称,是所有组织者和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是组织运动竞赛的依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14、单循环赛制:是参加竞赛的各队或运动员之间都相互比赛一次,称为单循环赛。

15、轮空:就是某个选手在不经过与另一名选手角逐的情况下,不战而胜,自动升一级。

二、填空题
1、运动竞赛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类和平、更新传统观念、参与政治活动、推动经济发展、丰富文化生活。

2、运动会的特点:项目多、规模大、组织工作复杂、大多几年举办一次。

3、现代高水平竞技比赛具备的特征:目的的综合性;对抗的激烈性;影响因素的庞杂性、随机性及边界的开放性;比赛结果有时存在不确定性。

4、制胜系统的结构包括主体因素(教练员因素:指导训练的能力、指挥比赛的能力和运动员因素:技术、战术、智能、心理运动素质和经验)和客体因素。

5、制胜系统的基本特征:要素的全面性与结构的合理性;适应能力的广泛性。

6、机遇的特点:突发性、易逝性。

(意外性、不可重复性)
7、机遇的类型:直接型机遇和间接型机遇
8、竞赛战术的构成: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成
和战术行动。

9、战术的分类: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划分(可将其分为阵形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和心理战术等)、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划分、按战术的普适性划分、按战术的共通性质划分。

10、传输指挥决策的几条途径:语言、表情与动作、暂停与换人。

11、竞赛规则的基本功能:制约功能、协调功能、促进功能。

12、竞赛规则与规程的不同点:内容不同、着重点不同、制定和使用的时间不同、制定单位不同。

14、在单循环赛中,各队(或运动员)均出场比赛一次,称为“一轮”。

每两名队员之间比赛一次,称为一场。

15、分组循环赛制:分组不分阶段的循环赛、分组又分阶段的循环赛。

三、简答题
1、简述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的关系
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是两个既紧密联系有相互区别的过程。

1、目的和时序的异同2、在特定前提下相互“包容”3、具有双向制约作用4、竞赛对训练的检验作用。

2、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
1、及时收集准确的情报
2、处理好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关系
3、考虑竞赛环境的影响
4、充分利用竞赛规则
5、计划性与可变性相结合
3、、根据自己的专项说明其制胜的共性特征(以健美操为例,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专项看书回答)
1、难度动作的发展和创新是难美性项群发展的必然趋势
2、新颖独特是难美性项群的发展方向
3、高质量稳定地完成整套动作是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标志。

4、竞赛规则的基本内容
1、裁判员的名称和职责
2、比赛通则
3、评定成绩和决定名次的方法
4、对犯规运动员(队)的处罚
5、场地器材和设备规格
6、各种评分和记录表格
5、评定运动员(队)成绩和名次的方法
1、根据客观标准评定成绩和决定名次
2、根据规定条件和动作质量评定成绩和决定名次
3、根据战胜对手或特定因素评定成绩和决定名次
6、制定竞赛规程的基本原则
1、公平竞赛原则
2、促进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和合理发展原则
3、同一性与统一性原则
4、公正性与准确性原则
5、合理组织原则
6、严肃性原则
7、竞赛规则与规程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1、规则与规程是运动竞赛中必不可少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基本文件2、规则与规程共同制约和协调运动竞赛过程
不同点:内容不同;着重点不同;制定、使用的时间不同;制定单位不同
四、问答题
1、临场指挥换人方案
1、队员受伤或体力不佳且发挥不了正常作用时
2、某一队员发挥失常时
3、胜局已定,保存主力队员体力,锻炼新手时
4、队员作风不好,影响较坏时
5、需要绝招队员上场时
6、对方顺利,我方被动时需要改变打法时。

2、制定竞赛规程的依据和具体内容
竞赛规程:是为组织和参与运动竞赛者制定的各种政策条文的总称,是所有组织者和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是组织运动竞赛的依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制定竞赛规程的依据:竞赛应根据有关竞赛计划,结合竞赛的规模、目的任务和主办单位的具体条件制定。

制定竞赛规程的要求:应简明、准确、具体,使有关单位和参加竞赛的人员不产生误解,能按竞赛规程进行各种准备。

竞赛规程制定后,应在赛前特定时间发出,以便参加者能根据规程规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竞赛规程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1、运动会的名称2、运动会的目的、任务3、竞赛日期、地点4、参加单位及组别5、竞赛项目6、参加办法(参加条件、参加人数、报名和报道日期)7、竞赛方法和采用的竞赛原则8、计分及奖励办法9、参加单位的注意事项
3、确定种子和种子序号的原则
种子和种子序号应根据技术水平确定,技术水平的最直接依据是运动员(队)的比赛成绩。

运动员比赛成绩可参照以下一些相关原则。

1、小比赛的成绩服从大比赛的成绩2、低水平比赛的成绩服从高水平的成绩3、远期比赛的成绩服从近期比赛的成绩4、团体赛中单打场次的成绩服从单打项目的成绩5、世界比赛的种子可根据最新的世界优秀选手电脑排名决定。

4、单循环制与单淘汰制两种竞赛的优缺点?针对缺点可采取哪些对策?
单循环赛制的优点:所有参赛选手彼此之间都要进行比赛,因此最后的排名非常可靠;种子编排并不特别重要;能高效地利用多个场地比赛;没有一个人被淘汰;竞赛秩序非常重要缺点:需要进行很多场比赛;出现许多实力悬殊的比赛。

单淘汰赛的优点:组织形式容易被人误解;适合于有大量参与者的比赛;比赛场次少;比赛场地少。

缺点:每名参赛者只能保证有一次参赛机会;正确的种子编排难度较大;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多个场地比赛。

1、采用分组不分阶段的循环赛;
2、采用分组又分阶段的比赛
1、采用设定“种子”选手的办法来克服其合理性差的缺陷
2、设置“轮空”“抢号”位置使第一轮比赛的号码位置数正好是2的某次乘方数,可克服单淘汰赛秩序的不完整性、合理使用“附加赛”
3、使用“抽签”技术克服机遇性强的缺陷。

5、单淘汰附加赛示意图看书自己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