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我国的卫星通信
—现状、问题与发展
班级:09工程管理1班
学号:0314090133
姓名:刘勋
卫星通信业务是指经过通信卫星和地球站组成的卫星通信网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
通信卫星的种类分为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卫星)、地球中轨道卫星和低轨道卫星(非静止卫星)。
地球站通常是固定地球站,也可以是可搬运地球站、移动地球站或移动用户终端。
根据管理的需要,卫星通信业务分为两类。
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包括: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
我国卫星通信业务的现状
我国独资和中外合资经营卫星的公司有4家,内地2家,香港2家。
4家公司现有8颗通信卫星在轨运行提供业务。
把卫星通信业务市场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公众通信应用领域、专用及增值业务应用领域、广播电视应用领域及应急通信应用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批准建立的卫星通信网有179个,各类双向通信地球站1万多座,单收站4万多个。
整个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现有广播电视地球上行站34个,全国卫星电视接收站约有60多万个。
40余家VSAT业务提供商的VSAT小站达3万多个。
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各个运营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铺设陆地和海底光缆,其容量之大和价格之低廉,卫星通信面临巨大的挑战。
卫星通信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我国卫星通信业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卫星通信业务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技术还是应用规模上都还有较大的差距。
主要问题有:
1.卫星转发器:目前我国的民用卫星资源相当有限。
在规模、性能、容
量上都与境外商业卫星资源有较大的差距。
对地禁止轨道的位置资源
有限,这限制了我国通过发射更多的禁止轨道通讯卫星来增加卫星转
发器的可能。
2.卫星移动通讯:国内尚无自建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目前正在使用或
正准备使用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都是国外的。
3.市场开发:卫星通信市场潜力巨大,但尚未充分、有限的开发,如电
视直播、电力传输等等。
但至今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方面是广大
用户对卫星通信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是卫星通信的成本高于地面通讯。
我国卫星通信的未来发展
我国卫星通信事业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卫星通信
的前景广阔,任务也十分艰巨。
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我国幅员辽阔,要实现真正的“全球个人通信”,更需要大力发展卫星移动通信,特别是中低轨卫星通信。
我国具有巨大的卫星移动通信市场,建立我国自主
的国内或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势在必行,为了满足我国和亚太地区的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市场,我国应加大投入,保证在不久的将来能占领国内移动卫星通信领域的市场。
2.卫星电视广播业务
近年来,我国卫星电视广播事业迅速发展。
发展卫星电视直播业务卫星电视直播已成为迫切需要,但是目前我国还不允许个人直接接收卫星电视节目,影响了相关工业的发展。
我国应加强执法等措施,并提高节目质量,鼓励个人接收。
3.实现直接到户
其中面向消费用户的视频直播业务、宽带移动无线接入业务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光缆技术的进步,卫星电路作为长途传输干线电路的作用已越来越小,卫星通信在国内传输干线上的应用将呈下降趋势。
因此,卫星通信业务必须实现由作为传输手段向直接面向用户开放的各种业务转变。
4. 应急通信应用市场
对紧急情况下保持各种形式的通信能力,是国家对重大事件反应能力的标志,是综合国力的象征。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将增强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防御和处理能力,因此,卫星通信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通信能力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结束语
我国的卫星通信事业正处在大发展的黄金时期,通信需求大,具有多种业务、多频段、综合信息化的特点。
大力发展卫星通信和电视广播技术,积极开发相应产品,是我国卫星通信行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我国应根据国内卫星通信需求和现状,结合世界先进技术,积极开展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加快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