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汇报材料

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汇报材料

博爱促和谐,团结创平安
——红丝中心学校创遵义市安全文明校园情况汇报
红丝中心学校位于锯齿山下的洪渡河畔。

学校始建于1951年,桂恩荣老师受政府委托在红丝乡老街的场口观音庙办私塾(初小),从此拉开了红丝教育的新纪元。

几经变迁,演变为公办的红丝完小,后增设戴帽初中,曾经在校学生多达1300多人。

从这里起航的莘莘学子遍及黄土高原大地。

2005年3月中小学分家,新建的红丝中学校址设在远离红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的月亮村。

2016 年5月份由于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小学重新合并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名为红丝中心学校。

现在的红丝中心学校占地面积10333平方米,学校的建筑面积6698平方米。

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中小学生人数666人;教职工44人。

教学设备比较齐全,有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电子白板等。

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几年来,红丝中心学校以“春晖校园”为办学主题,以“让教育赞美生命,给孩子多彩人生”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博爱,超越”的校训;拟定了“心存博爱,春晖常在,超越自我,见证明天”教育内涵。

力争办“让孩子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教育。

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2017至2018学年我校获务川县“教育扶贫先进单位”称号,2018年获红丝乡“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奖,2018年获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8年获县“汇佳杯”男子篮球赛第七名,2018年获县第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2018年获县第四届师生艺术展演合唱三等奖。

多名教师在市县美术、班班通技能竞赛中获奖。

近几年年来,学校以“保平安,促和谐”为平安建设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和谐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为切实抓好我校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的出现,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积极行动,真抓实干,校园内呈现师生儒雅、文明礼貌、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领导重视,加大政府投入
县委县政府、教育局、乡政府高度重视我校发展。

2016年,上级共投入1500多万对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造。

现在,学校围墙牢固,塑胶运动场(紧急避难所)宽阔,教学楼、寝室、食堂焕然一新,多媒体教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微机室、阳光少年之家、心理咨询室、美术室、音乐室一应俱全,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教学。

监控摄像头覆盖整个校园,重点部位装有专用灭火设施,楼道口有安全疏散指示牌,校园里建立了20多米的安全文化宣传专栏。

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校园广播室”“班级文化墙”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达到多角度多形式的宣传效果。

通过政府支持,学校同综治办、派出所、消防、法院联合,通过专题讲座,巡逻等形式完成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人身保护。

二、知恩感恩,搭建校园平安和谐平台
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懂得博爱的孩子是一个知理的孩子,一个有礼貌、知理的孩子就会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环境。

我校基于春晖感恩文化的影响,学校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以“博爱”构建和谐校园,以“感恩”构建平安校园。

围绕这一宗旨,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用制度规范师生,用责任强化落实。

学校成立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领导小组,由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付涛校长担任安全领导小组组长,何勇波副校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

同时,形成了以校长室为龙头,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团委、班级安全员统一联动的校园安全文明管理网络。

学校安全文明管理领导小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各成员做到齐抓共管, 把学校安全文明工作抓细抓实。

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学校寄宿生管理制度》《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化学实验器材管理制度》《安全员管理制度》等。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规范日常管理;学校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落实应急反应机制;学校建立了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学校与各部门安全责任人、班主任、科任老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

其中有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书、水电安全管理责任书、财务安全管理责任书、食品安全责任书、寄宿生安全管理责任书、门卫安全管理责任书、课堂教学安全责任书、班主任安全管理责任书等。

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来督促各部门、全体老师的安全责任意识,让安全责任成为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之一。

2、用文化引领学校,用习惯促进内涵。

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向纵深发展的基础。

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

学校以感恩文化树特色,以特色文化树品牌,用文化的发展激励学生,用文化的积淀影响学生。

“博爱、超越”的校训醒目的刻在教学楼上,“让教育赞美生命,给孩子多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和善、和美、睿思、博学”的校风,“励志历练、尚美感恩”的学风伫立在醒目的宣传栏里,无声地影响着每一位师生。

校门口、运动场、食堂、宿舍、楼道、走廊上、教室里处处都贴有春晖感恩、仡佬文化、安全警示名言、警句,这些,无一不在规范着师生们的言行举止,提醒大家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真正做到了让草木育人,让墙壁说话,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让感恩、文明、礼貌成为学生行为的习惯,成为我校文化的内涵,成为学校安全文化的基石。

3、用活动营造校园和谐,用实践增强安全意识
(1)营建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是我校“以生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需要。

每学期,学校召开行政会、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布置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组织教职工和家长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传达上级部门下发有关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文件精神,要求全体教职工和家长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有备无患。

(2)学校立足本地区实际通过知识竞赛、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比赛、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收看电视节目及写观后感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安全文明教育
活动。

(3)每学年,学校通过开展六一活动、12.9校运会、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感恩,懂得礼让,充满和谐,增强安全意识。

(4)我们坚持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纳入到学校的安全文明教育工作之中来,从开学到期末,学校都要利用周一升旗和周降旗,组织开展各种形式法制教育活动。

每学期聘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专业知识讲座,提高全体师生的法治意识。

(5)学校建立文明安全监督员、学校值日生值班制度,一旦发现不良现象及时制止,加强校园安全文明管理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达到校园内干净整洁,无乱贴乱画、乱悬乱挂现象。

(6)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阳光少年之家,由专门老师负责留守儿童和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对开展活动及时登记,消除因家庭等造成的不安全隐患。

(7)为了提高师生防灾抗灾、应急避险能力,每学期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防火、防震等突发事件疏散演练活动。

为了使疏散演练活动常态化,学校将每一次大型集合都作为一次演练活动来组织,使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师生心中。

4、用排查消除隐患,用合作共建平安。

学校政教处每月组织教师对校产设施、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每季度学校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对学校周边进行综合治理的排查。

每次排查建立台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1)随着学校快速发展,学校经费紧张。

尽管如此,在安全文明管理中,学校总是想尽办法保证资金的落实到位。

近年来,学校用于教学楼玻璃门窗、外墙改造工程、部分教室、功能室防盗门窗安装、校园内节能路灯安装、各楼层灭火器添置、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部分围墙的改造与加固等累计投入几十万元。

(2)学校附近住家户较多,建筑垃圾乱堆乱放,车辆乱停,特别是学生上学、放学时段学生家长开车到校接送学生,造成校门口拥堵,我校多次与城管、派出所联系,通过职能部门来管理交通,同时我校组成了有值日老师、门卫配合派出所指挥、疏导交通。

多年来,学校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3)学校门口店面多、临时移动摊点多,经常造成学校校门前脏、乱、差。

学校配合安监局张贴告示牌宣传;上门思想动员,要求其自觉不乱丢乱扔,不乱设摊点,并且安排值周老师值勤。

一直以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时刻惦记着学生的安全,学生的健康成长,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一定能够把我们的校园建设成为安全文明的和谐校园,让学生舒心,让家长称心,让社会放心。

春晖校园,这朵锯齿山下洪渡河畔的奇葩,正在绽放出鲜艳的色彩!
春晖校园,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