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架子工题库(2014.1)一、判断题:1、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2、进行交叉作业时,注意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之外。
(√)3、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
(√)4、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5、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不要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6、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7、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8、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
(√)9、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10、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三步。
(×)11、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80mm。
(×)12、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13、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14、竹串片板:是采用螺栓穿过并列的竹片拧紧而成,螺栓直径为8—10mm,间距500—600mm,螺栓孔径不大于10mm。
(√)15、每根立杆底部不需要设置底座或垫板。
(×)16、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柔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17、连墙件的设置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18、根据连墙杆的传力性能、构造不同,连墙杆分柔性与刚性两类。
(√)19、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20、可以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21、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
(√)22、脚手架的外侧应张挂密目式安全网封闭,防止施工中物体打击和减少灰尘污染。
(√)23、钢管表面锈蚀检查应每年二次。
(×)24、对接扣件:用于连接两根呈任意角度交叉的钢管,也称为十字扣件。
(×)25、根据设计可采用工字钢或槽钢作为悬挑梁,悬挑梁的大小与长度由设计决定,但需保证悬挑梁的固端长度不小于1.3倍的外挑长度。
(×)26、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且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27、脚手板分为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脚手板等。
(√)28、碗扣接头是由上碗扣、下碗扣、插片和上碗扣定位销组成。
(√)29、脚手架旁有开挖的沟槽时,应控制外立杆距沟槽边的距离,架高在3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1、在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其立杆的连接不得在同一步架、同跨32、落地外架子当搭设高度为30—50米时,若架子立杆纵距采用1.8米,则从地面到15米的高度范围内,架子的里外立杆应采用双立柱,顺纵向并列组成“并列立杆”,用扣件紧固。
(√)3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时,如扣件螺栓拧得太松,脚手架承受负荷后,脚手架容易向下滑落发生事故。
(√)34、扣件式脚手架中的扣件,在使用中如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的应立即停止使用。
(√)35、悬挑式钢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拉结合,宜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施上。
(×)36、临边防护栏中,钢管横杆及栏杆均采用符合要求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
(√)37、脚手板可采用松,杉木质板,其长度为2—6m,厚度为4cm,宽度为23—25cm。
(×)38、扣件、螺栓应分别涂油和镀锌防锈处理,如无镀锌条件时,可在每次使用后用煤油洗涤并涂机油防锈。
(√)39、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钢管应优先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
(√)40、对脚手架立杆接长的规定是: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必须采用对接连接。
(√)二、单项选择题1、脚手架旁有开挖的沟槽时,应控制外立杆距沟槽边的距离,架高为30~50m时,不小于( D )m。
A、1.0B、1.5C、2.0D、3.02、钢管外径及其壁厚允许最大偏差为( A )mm。
A、-0.5B、-0.8C、-0.9D、-1.03、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B )mm 处的立杆上。
A、300B、200C、400D、5004、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 C )m。
A、16B、20C、15D、305、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C )之间。
A、40°~50°B、35°~65°C、45°~60°D、50°~65°6、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这是为了( D )A、便于施工B、便于连墙件设置C、便于立杆接长D、保证连墙件对脚手架起到约束作用7、密目式安全网每10mm×10mm=100mm2面积上有( A )个以上的网目。
A、2000B、1500C、1000D、8008、当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在24—50m之间时,连墙件必须按两步三跨进行设置,每道连墙件覆盖的面积不超过( B )m2。
A、30B、27C、26D、259、悬挑式脚手架每段搭设高度不得超过( A )m。
A、24B、30C、35D、4010、各类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应为( A )。
A、100mmB、80mmC、50mmD、200mm11、当脚手板采用竹芭板时,纵向水平杆的间距应满足以下要求( A )。
A、宜等距离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B、宜等距离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C、宜等距离设置,间距不大于600mmD、间距不大于400mm12、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阴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 A )。
A、必须采取加固措施B、可以开挖,否则施工进度跟不上C、可以开挖,也可以不采取加固措施D、开挖后,基础可以悬空1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 )。
A、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拆除B、搭设立杆时,不必设置抛撑,可以一直搭到顶C、立杆搭设到顶后,再回过头来安装连墙件D、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都可在同一个水平面内14、脚手架拆除必须是( A )。
A、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B、可以上下同时拆除C、由下部往上逐层拆除D、对于不需要的部分,可以随意拆除15、人行斜道宽度不小于1m,坡度宜采用( B )。
A、1:2B、1:3C、1:5D、1:616、采用双管立杆方式搭设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 B )m。
A、80B、75C、85D、9017、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搭设封顶时,其外排立杆顶端,平屋顶必须超过女儿墙顶( D )。
并绑扎两道护身栏,一道挡脚板,立挂安全网。
A、0.7mB、0.8mC、0.9mD、1.0m18、连墙件设置要求是( B )。
A、应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600mmB、应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C、应远离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小于400mmD、应远离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19、对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规定( D )。
A、是相同的B、要求较低C、无特别考虑D、更为严格有专条规定20、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连墙件构造规定为 ( D ) 。
A、可以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的连墙件B、可以采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C、可采用顶撑顶在建筑物上的连墙件D、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21、剪刀撑的设置宽度( A )。
A、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B、不应小于3跨,且不应小于4.5mC、不应小于3跨,且不应小于5mD、不应大于4跨,且不应大于6m22、附着升降脚手架主框架间距一般不大于( C )。
A、6mB、7mC、8mD、9m23、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其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 A )。
A、大于150mmB、小于150mmC、大于300mmD、小于300mm24、立杆底座下的垫板长度和厚度尺寸是( B )。
A、不宜小于3跨和小于50mmB、不宜小于2跨和小于50mmC、不宜小于2跨和小于30mmD、不宜小于3跨和小于30mm25、脚手架施工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取值共分为:( A )。
A、承重架(结构施工架)3kN/m2 装修架2kN/m2B、承重架2.7kN/m2 装修架2.5 kN/m2C、承重架2kN/m2 装修架1kN/m2D、承重架5kN/m2 装修架4 kN/m226、搭设在旷野,山坡的钢脚手架、钢井架等如在雷击区域或雷雨季节时,应设( C )。
A、接地装置B、防电装置C、避雷装置D、接零措施27、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倾装置的导向间隙应小于( A )。
A、5mmB、6mmC、6.5mmD、7mm28、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B )。
A、1/2B、1/3C、1/4D、1/529、不同步、不同跨的两相邻接头水平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 D )。
A、350mmB、400mmC、450mmD、500mm30、连墙件的位置宜靠近主节点,但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A )A、300mmB、350mmC、400mmD、450mm31、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栏杆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 B )。
A、1.5mB、1.2mC、0.8mD、0.6m32、脚手架作业层挡脚板高度为( D )。
.A、120mmB、140mmC、160mmD、180mm33、脚手架上各构配件拆除时( A )。
A、严禁抛掷地面B、应在高处将构配件捆绑在一起,一次抛掷到地面C、可将配件一个个地抛掷到地面D、待下班后,工地上没有人时,再将构配件抛掷到地面34、脚手架的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应设防滑条,其距离为( D )。
A、600mmB、500mmC、400mmD、250~300mm3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 A )。
A、110㎡B、120㎡C、130㎡D、140㎡36、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和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应分别为( A )。
A、大于200mm和不小于100mmB、大于80mm和不小于50mmC、大于40mm和不小于200mmD、大于100mm和不小于50mm37、运料斜道的宽度不宜小于(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