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幻灯片

最新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幻灯片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腹痛
针刺止痛,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 天枢、中脘。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5次~7次为一疗程。 吴茱萸炒盐热敷腹部。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咳嗽
中药离子导入
喘息
敷贴疗法:选穴天突、定喘、肺俞、脾俞、肾俞, 隔天一次。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小儿腹泻
丁香2g,吴茱萸30g,胡椒 30粒,共研细末。每次1g~3 g, 醋调成糊状,敷贴脐部。每日1 次。
参苓白术散
组成:君药:人参、白术、茯苓 臣药:山药、莲子、扁豆、薏苡仁 佐药:砂仁、桔梗 使药:炙甘草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 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临床应用:泄泻 厌食 水肿 咳嗽 禁忌证:无殊 注意事项:湿热内蕴、孕妇慎用、忌油腻荤腥 用法:6-9g 2-3次/天
香砂六君丸
组成:君药:党参 臣药:白术 佐药:茯苓、陈皮、木香、半夏、砂仁 使药:炙甘草
由此,针刺的原则是取穴少——一般是两个穴 位。
生命力针刺
全息缩影 对应原则(上下、左右) 中医辩证 大脑潜能刺激: 手(肘关节以下)在大脑皮层的投影占了25% 右脑主管正面情绪,开发右脑可以增加正能量 舌灸、耳针:舌、耳是离大脑最近的器官
生命力针刺
生命力针刺
上臂取穴法 小腿取穴法 对应法:上下对应、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癃闭
艾灸中极、关元、气海
眩晕
艾灸百会
呃逆
针灸内关、足三里
生命力针刺
身体有自我修复能力,这种潜能很大,这就是 生命力激发的基础。
针刺的目的——告诉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身 体的某个部位(器官)有病(损伤),激发生 命力潜能,进行自我修复。
针刺输入的信息必须是清晰而强烈!身体修复 系统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
项目 起床后喝白开水200ml 中心花园有“八段锦”活动 特级初榨橄榄油5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早餐(番薯、沙律)
日光浴30分钟+扣胸骨200次、按压耳穴20次
奶,生命力针灸+腹式呼吸+冥想
白开水200ml +水果1个
白开水200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按压耳穴20次
环境改变、腰背部疼痛——失眼
中医护理:睡前给予头部按摩
不习惯床上小便——尿潴留
中医护理:腹部按摩、艾箱艾灸
长期卧床—— 便秘
中医护理:食疗、排便
简要病情:患者口干多饮1月余,发热伴咳嗽、呕吐1 天,2010年10月11日入院。入院后使用胰岛素控制 血糖,胰岛素每天总量41U+用三联降糖药(盐酸吡 格列酮口腔崩解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 片)血糖于9.6-21.4mmol/L之间,10月18日启用 中医护理干预,胰岛素用量41U,使用一联降糖药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血糖控制于3.614.8mmol/L,之间,于10月29日出院。
午餐(熟菜、粗粮)
白开水200ml
按压耳穴20次
果汁或果浆200ml 运动保养室有“八段锦”活动
白开水200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晚餐(沙律)
白开水200ml+橄榄油5ml口服 按压耳穴20次
扣胸骨200次+舌灸+腹式呼吸 +冥想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高热
中药灌肠:通过灌肠的方式,使药 物直接肠道吸收,使大便排出,使 得邪有出路。保留药液20min~ 30min。
银花15g 青蒿10g 柴胡10g 生石膏(先 下)15g 连翘15g 板蓝根15g 大青叶 10g 竹叶5g 水煎服20min,取汁入瓶备 用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胃痛
中药封包:以胃腹散中药包热敷胃
脘部,每次30min,7d~10d为一疗 程。 艾灸中脘、足三里、太溪,每次 10min~15min,或按摩上腹部。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胃 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 脘腹胀满、 大便溏泻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时间 6:30~7:00 Am 7:00-7:30 Am (早餐前) 7:30-8:00Am
8:00-8:30Am 9:00-10:00Am 10:00 Am 11:00 Am (中餐前) 11:30Am 2:00-2:30pm (午睡起) 3:00-4:00pm 5:00-5:30pm (晚餐前) 5:30pm-6pm 7:30-8:00pm 8:00-8:30pm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相信中医护理效果 护士自身体会中医护理效果 医护合作—广泛应用中医护理技术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解决病人护理问题,首先想到中医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相关知识融入护理查房、护理业务学习 收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成功案例在全院交流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腰椎压缩性骨折
左右对应 左侧优先
生命力针刺
保持正心智能量场:医 生、病人
病人腹式呼吸+冥想
扶正剂
1. 健脾益气: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 2. 健脾和胃:香砂六君丸 3. 健脾养血:归脾丸 4. 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 5. 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 6. 滋养肝肾:杞菊地黄丸 7. 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四神丸 8. 益气养阴:消渴丸 9. 益气复脉:参麦注射液、生脉饮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 应用
古代中医护理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中医观察患者的方法和生活起居、 饮食、情志、服药等护理
孙思邈所著《千金方》记载了井水消毒和空气消毒的方药, 首创了葱管导尿方法,对消毒技术、疮疡切开引流术和换 药术等护理操作均很详细记载。
古代中医护理
“范进中举”就是一个绝妙例子。范进由于多年未能进举,被 家人瞧不起,当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时,由于过喜 而伤心,突然患了狂躁型精神病。范进家人在医生的授意下以 恐吓方法刺激范进,范进受到了惊吓,抑制了亢奋的情绪,又 恢复了正常心神功能。
补中益气丸
组成:君药:黄芪 臣药:党参、白术、升麻、柴胡 佐药:陈皮、当归 使药:炙甘草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之症:体倦乏力、 食少腹胀、 便溏久泻、脏器下垂
临床应用:泄泻 脱肛 阴挺 胃下垂 低血压 重症肌无力 禁忌证:阴虚内热者 注意事项:有表证时、高血压患者、忌生冷油腻 用法:3-9g 2-3次/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