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 运用
何为中医护理?
• 中医护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 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运用中医护 理知识与技能,进行临床护理,预防保健 和康复念 • 辩证施护
1、整体观念
•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互相联系、 支持、制约;病理上互相影响 •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生理上天人相应,天 人合一;病理上六淫致病
• 失眠 主穴:神门、心、皮质下、交感、内分泌 辩证取穴:1:肝火扰心: 肝 2:阴虚火旺:肾 3:心脾两虚:脾
• 呕吐 • 主穴:胃、神门、交感、食道、 • 辩证取穴:1、 肝气犯胃:肝 2、外邪犯胃:肺 3、饮食停滞:脾
• 咳嗽 主穴:气管、肺、神门、交感 辩证取穴;1、风热犯肺:大肠 2、肝火犯肺:肝 3、痰湿蕴肺:脾
二、辩证施护
• (一)辩证 • 1.辩证手段:望、闻、问、切 • 2.辩证方法: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辩证、脏 腑辩证、六经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等。
• 八纲辨证 • 将四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分析,得出症候的一种辩证方法,有阴阳、 寒热、表里、虚实八种症候。
阴阳
• 阴阳者,水火之征兆也。 • 阴:静的,冷的,暗的,降得等 • 阳:动的、热的、亮的、升的等
阴平阳秘是生理状态。
虚实
• 病久则虚,新病则实。 • 虚:气血阴阳的不足。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恶风、遇劳加重;面 唇无华、头晕心悸、手足麻木、经少经闭;低热 形瘦、潮红盗汗、心烦颧红、口燥咽干;形寒肢 冷、小便清长。 实:病邪亢盛。
寒热
• 寒症:恶寒或畏寒,喜暖,面色恍白,只 淡不渴,肢冷倦卧,痰、唌,涕清稀,小 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 脉迟或紧等症状。 • 热证:发热,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 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血出色红, 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少 津,脉数。
表里
• 病位深浅谓之“表里” • 表征:生于外表皮毛的疾病,病位浅; • 里症:生于脏腑、气血、骨髓等部位,病 位深。 • 区别要点:寒热、苔脉。
(二)施护
• 施护原则: 1、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扶正祛邪——扶助正气、驱邪外出 3、护病求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4、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常见病症的选穴
• • • • • • • 颈椎病 1、肩颈部: ①督脉经——风府至身柱 ②足少阳胆经——双侧凤池至肩井 ③足太阳膀胱经——双侧天柱至大杼 2、背部 手太阳小肠经—双侧天宗
• 癃闭: 主穴:膀胱、尿道、肾
刮痧
• 定义:刮痧法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 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 位反复刮动,,形成啥痕的一种方法。 • 功用:解表驱邪、调畅气血、健脾和胃、化 湿去浊等 • 适应症:痛症、热证、痉症、吐泻 • 禁忌症:体型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 肤病变处、孕妇的腰骶部等。
• 临床常用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 定义:使用代替针的药丸、药籽、谷类等 置于胶布上,贴于穴位,用手指按压以达 刺激耳穴的一种方法。 • 功用: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 衡,防治疾病 • 适应症:各种痛症,吐泄、癃闭等
• 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 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常见症状的选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