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车站站房
站房是客运站的主体,包括为旅客服务的各种用房,运营管理工作所需的各种技术办公用房及办理售票、行包、邮政转运等用房。
站房的设置应与城镇规划、车站总体布置相配合,还应考虑“流线”(旅客、行包、交通车辆的流动过程和流动线路简称为流线)合理设计。
流线按流动方向不同可分为进站和出站两大流线,按流动实体可分为旅客流线(简称人流)、行包流线(简称货流)和车辆流线(简称车流)。
流线组织是否合理,不但影响客运站的作业效率和能力,而且直接关系到客运设备的运用及服务质量的好坏。
因此,站房布置合理对提高服务质量、保证车站有良好秩序、提高车站运输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站房的分类
1、线上式车站
即车站的主体建筑在线路上方,旅客进出站流线按照上进下出的原则进行安排,各种流线互不交叉,进站旅客可由地面高架桥到达落客平台后直接进入候车层。
上车时,旅客由候车层通过电梯和楼梯下到站台层。
到达旅客由站台层通过电梯和楼梯下到到达层后出站。
高铁车站中的特大型、大型车站一般采取线上式车站设计。
2、线下式车站
即车站的主体建筑均建设在高铁高架线路下方,线下式车站充分体现了高铁建设环保和节省土地的理念,充分利用高铁高架线路下方的有效空间建设候车、售票等功能性区域。
3、线侧式车站
即车站的主体建筑建造在铁路的一侧或两侧,车站候车区与站台基本在一个平面上。
线侧式车站的规模一般不大,若车站候车区为二层,则进站的跨线设施为天桥,出站的跨线设施为地道;若车站候车区为一层,则进站、出站的跨线设施均为地道。
二、站房的设置
1、候车室
候车室是旅客大量集结、候车、休息、排队进站的场所。
候车室要为旅客候车创造舒适的环境,有良好的通风、采光、采暖、防暑、休息等设备,与其他站房的主要出入口由通道连接,并尽可能靠近站台,以减少旅客检票上车的行程。
候车室的使用面积除
有特殊要求者外,一般应根据一日同一时间在站旅客最高集结量,按每位旅客占地1.1~
1.2 m2计算。
2、售票处
售票处是为旅客办理售票、退票、改签手续的场所。
售票处的位置及布置方式应根据客运站的规模和旅客进站办理作业的程序等因素决定。
中、小型客运站的售票处设在进站口一侧,这样可使进、出站旅客不发生交叉。
大型客运站的售票处应设在进站流线的前端,直通站前广场,与候车室要联系方便。
3、行包房
行包房是为旅客办理行包承运、保管、中转、交付手续的场所,包括行李、包裹的托运、提取处和行包仓库两部分。
行包房应有防火、防盗、防水、防鼠、安全消防设施设备,配备安全检查仪、电子衡器、装卸搬运机具和维修、包装工具及材料。
4、问讯处
问讯处是解答旅客问讯的处所。
三等以上车站应设置专门的问讯处,其位置应在站内较明显的地方,并靠近售票处。
在客流比较集中的大站可设多个问讯处,或设电话问讯、电子信息查询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