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改善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如何改善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十一旅游黄金周,也是不文明旅游高发时段,除了吸引密集关注的刻字情侣,顺手检索还可看到“游客在景点随意丢弃垃圾、吸烟打牌”、“郑州植物园内草木被毁”之类的新闻。

不文明旅游,所在多矣。

每当此时,再祭出鲁迅那句“公共的东西落在外行手里他便糟蹋完”竟有陈词滥调之感。

游客在景点的不文明行为,早已屡遭诟病。

有人总结了几种不文明旅游的类型:随意攀爬型,乱刻乱画型,乱扔垃圾型,不文明合影型。

若存心观察,几乎每一个景区都会出现至少其中一种行为。

游客在景区任性而为,几成一种旅游亚文化。

本质来说,不文明出游频发,是国民精神文化层次与经济实力出现了断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同样出现此种情况。

让节假日文明旅游成为一种习惯,要承认现实,也要从个体与外在制度等维度提升国民素养。

(摘自《新京报》社论)
材料二:
材料三:
一些中国人有普遍而顽强的“小毛病”,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公民钱包装了,但文明素质却没跟上。

正是由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便后不冲厕的中国游客多了,境外的旅游胜地才会出现用中文特制的“请勿随地吐痰”“请勿随手扔垃圾”“请便后冲厕”的警示牌……文化差异造成的“水土不服”也是原因之一。

有一些境外旅游中发生的不调和或“歧视”事件,和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有关。

餐间相互敬酒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内容。

而在西方饮食文化中,喝酒是一种品味或享受。

饮酒适量,举止不失态,才是教养有素之人应有的风度。

有中国游客就因为在飞机上或餐厅里喧闹饮酒遭到制止而起争执。

所以,出境文明旅游的要求中,就包括要尊崇当地人文化礼仪和风俗习惯。

你不了解国外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法律规则,肯定会出现“文化冲击”带来的不适感。

现在全国上下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国公民文明旅游的严重性和迫切性。

政府的重视、旅游业管理的加强,将会带动中国公民旅游的进一步文明规范。

(摘自葛晨虹《专家建言:文明旅游需要引导》)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中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这不仅是持续第三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旅游,也是第一次将旅游产业拉动内需的严重基础,整体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以景点景区、宾馆饭店建设为主,可概括为景点旅游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和路径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打下了优良的基础。

但是,目前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且旅客以自助游为主,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和游客的需求了,这就要求旅游业必须要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近几年,我国公民出境游出现了一些游客在境外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有游客个人素质问题,也有社会舆论过于包容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还在我们的文明培育、行为养成不到位,惩治恶习的法规不健康,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必须从每个公民做起。

(摘自《新京报》《“供给侧”“文明旅游”成两会热词》)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那句“公共的东西落在外行手里他便糟蹋完”完善诠释了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B.通过对五万多入的不完全调查,绝大多数人在旅行途中都有过不文明的表现,但能认识到错误,愿意改正。

C.出境文明旅游:要尊崇当地人文化礼仪和风俗习惯,了解国外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法律则。

D.旅游不文明现象已经受到全国上下的重视,国务院持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旅游。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境外的旅游胜地出现的中文特制的“请勿随地吐痰”“请便后冲厕”等警示牌,说明中国人旅游的文明程度需进一步提高。

B.不文明旅游在黄金周期间高发,如随意攀爬、乱刻乱画、乱扔垃圾等,几乎每一个景区都会出现至少其中一种行为。

C.由于一些公民钱包鼓起来了,但文明素质却没跟上,导致中国人在旅游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普遍而顽强的“小毛病”。

D.中国旅游已经进入到大众旅游时代,在此背景下,为适应旅游业发展和游客的需求,旅游业必须要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1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分析如何改善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

【答案】
13.B
14.C
15.要从个体与外在制度等维度提升国民素养
(1)个体方面:培育文明、养成优良行为,了解例外的文化习俗、认识法律法规,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2)制度方面: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加强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重视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提高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

【解析】
13.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详尽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
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绝大多数”不对,从材料二图表看是50%。

故选B。

14.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详尽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由于一些公民钱包鼓起来了,但文明素质却没跟上,导致……”错误,“一些公民钱包鼓起来了,但文明素质却没跟上”是主要原因,不是唯一的原因。

故选C。

15.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例外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如何改善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注意材料中的句子“让节假日文明旅游成为一种习惯,要承认现实,也要从个体与外在制度等维度提升国民素养”“出境文明旅游的要求中,就包括要尊崇当地人文化礼仪和风俗习惯。

你不了解国外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法律规则”“现在全国上下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国公民文明旅游的严重性和迫切性。

政府的重视、旅游业管理的加强,将会带动中国公民旅游的进一步文明规范”“最主要的问题还在我们的文明培育、行为养成不到位,惩治恶习的法规不健康,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必须从每个公民做起”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
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例外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详尽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