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讲疾病预防控制管理PPT课件

十讲疾病预防控制管理PPT课件

1.26
10 新生儿破伤风 1.50 流脑
0.01 出血热
1.15
(二)当前传染病的疫情特点
一、我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控制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发病情况不容忽视
▪ 1.鼠疫的疫情未断。
▪ 2.狂犬病发病数有所增加,病死率居传染病首位。
▪ 3. 结核病、乙型肝炎仍是我国的主要传染病种,结核病发病率持续 上升。
卫生事业管理学
公共卫生学院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系
本章要求
▪ 掌握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概念、内容;掌握传染病管 理的法规及范围;掌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管 理的具体措施。
▪ 掌握慢性病与地方病控制与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 熟悉我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控制管理面临的挑战。 ▪ 熟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扩大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
类、免疫程序和使用规定;熟悉疫苗使用计划的制定及 疫苗的管理。 ▪ 熟悉我国慢性病与地方病管理面临的挑战。 ▪ 了解公共卫生监测管理,了解爱国卫生运动。
本章学习内容
§1 概述 §2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管理 §3 计划免疫管理 §4 慢性病与地方病的控制管理 §5 公共卫生监测管理 §6 爱国卫生运动
▪ (2)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 督管理。
▪ (3)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 管理任务,并接受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军 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 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 (4)中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 构、疾病控制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 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 的行为。
▪ 4. 中国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2007年以来部分地区已发生多起 疫情爆发。霍乱疫情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发病时间提前,同时菌型发 生了变化,以O139为主。
▪ 5. 艾滋病感染者已达到一定基数,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中扩 散。
▪ 6. 原已被控制的性传播疾病如梅毒的发病率快速上升。
▪ 7. SARS、禽流感的威胁仍然不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甲乙丙 三类,共39种。
▪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 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 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 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流,共26种。
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 状调查表明,全国蠕虫感染率为21.38%, 仍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源性线虫感 染率高达20.07%~56.22%,部分省、自治 区食源性寄生虫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据 2004年全国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土源性线虫 感染人数约为1.29亿,肝吸虫(华支睾吸虫) 感染人数约为1249万,带绦虫感染人数约为 55万人,包虫病患者约为38人。
4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 述
一、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

疾病预防:指使某些疾病或某种疾病
不发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疾病控制:指对已经发生的某些疾病
或某种疾病,将之限制在最小范围或最低
水平。
▪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 政策组织卫生资源对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 疾病采取有效措施,以达到控制和降低这 些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终 控制或消灭相应的疾病,提高人群健康水 平的过程。
▪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 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棘球蚴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 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共11种。
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
▪ 1.总的要求
▪ (1)各级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 并实施。
▪ 8. 血吸虫流行区域有扩大的趋势。
▪ 9. 埃博拉、马尔堡出血热等烈性传染病存在传入的危险。
(三)传染病控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浙江一名只有10岁的小女孩, 因父母得艾滋病相继离去,她常 常独自一人来到村边父母的坟墓 前,拜了父亲又拜母亲,哭干了 泪水。
二、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种类
▪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共2种。
▪ (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就
二、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内容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地方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三、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注重社会效益。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四、疾病管理过程 1. 确定疾病管理的病种 ; 2. 确定干预受益的目标人群; 3. 强调预防和有效的治疗 4. 测量结果。
第二节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 预防与控制管理
一、我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控制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发病情况不容忽视
据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 情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 病4608910例,死亡10726人。总报告发病率为 352.48/10万,总报告死亡率为0.82/10万,总 报告病死率为0.23%,与2005年相比,分别上 升3.46%、7.23%和3.65%。
4 梅毒
5 淋病 6 麻疹 7 疟疾 8 猩红热
9 伤寒副伤寒
12.80 病毒性肝炎
12.14 7.62 4.60 2.11
艾滋病 乙脑 痢疾 梅毒
1.99 出血热
0.10
0.10 0.04 0.01 0.01
0.01
新生儿破伤风
流脑 乙脑 炭疽 钩端螺旋体病
霍乱
10.44
9.35 6.06 2.66 2.55
2006年全国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居前十位的传染病

发病率
死亡率
病死率
位 疾病名称
1/10万 疾病名称
1/10万 疾病名称

1 病毒性肝炎
102.09 肺结核
0.26 狂犬病
98.05
2 肺结核
86.23 狂犬病
0.25 人禽流感
66.67
3 痢疾
32.36 新生儿破伤风 0.20 艾滋病
19.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