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
1993~1997年开辟了5口大井眼井组和水平井试验区
1998年九8西反九点70×100m井距,2000年12月扩边
2005年采用70m井距正方形井网部署开发井748口,动用地 质储量1369×104t,可采储量383×104t,2005年实际投产的 扩边井数为359口。
2006年计划实施九7区主力区域,钻新井200口,利用老井5 口,建产能井205口。截止到2006年9月,2006年实际投产 扩边井数为92口。
注氮井组累计油气比为0.3,回采水率0.49,注氮气延长了单井 的生产周期,有效提高了油井利用率和油井生产时率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主要内容
一 前言
二 特超稠油开发技术及应用
三 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四 注氮气加蒸汽吞吐提高开发效果的机理
五 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油藏敏感因素研究 六 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效果参数优选 七 典型井区转换开发方式研究
八 认识与结论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前言
研究的目的
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效果在新疆、辽河、胜利等油田已有应 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规模应用于克拉玛依九7+8区齐古组特超稠油油藏为国内尚 属首次,其注氮适应性、作用机理、操作参数有待深入研究;
开展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数模科技攻关, 为改善特超稠油开采效果,提高吞吐阶段采收率,减缓超稠 油产量递减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对九7+8区及类似特超稠 油油藏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机理
已开发特稠油油藏注氮改善开发效果的机理 (3)界面张力降低可以提高驱油效率 界面张力计算结果
油氮气的界面张力比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降低了近70%,有利 于提高驱油效率.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机理
已开发特稠油油藏注氮改善开发效果的机理
(4)注氮气减小热损失
环空注氮气,可改善隔热效果,提高井底蒸汽干度,降 低套管温度,保护套管。
九7+8区生产数据表
累积产 累积产液 井日产水 油(104t) (104t) 平(t/d)
油汽比
含水 (%)
采出程 度(%)
155.6017 30.7665 111.1224
2.3
0.20 72
7.3
781.5501 164.4143 706.4384
1.8
0.21 77
9.2
合计 937.1518 195.1808 817.5608
1.9
0.21 76
8.9
2006年9月九7+8区月注水平7027t/d,产液水平5692t/d,产油水 平1265t/d,月度含水78%,月度油气比0.18。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典型井区选择及其蒸汽吞吐效果
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生产的980141井组
两 个 研 究 区 未注氮的980120井组 位 置 图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特超稠油开发技术及应用
1.1 热采法 1.1.2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
3 种方式:双水平井、水平井直井组合方式,单井SAGD 1.1.3 蒸汽与非凝析气推进(SAGP) 技术
将SAGD工艺改进,注入非凝析气(如天然气)。非凝析气与 蒸汽一起从生产井上方的注入井注入。天然气在注入井上方 的腔体内聚集,降低热损失。
1.2.2 化学冷采 井筒化学降粘、油层化学降粘解堵、洗井液中加降粘剂 化学吞吐
溶剂蒸气抽提(Vapex)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特超稠油开发技术及应用
1.2 冷采法
1.2.3 注CO2方法
机理主要有:降粘,促进原油膨胀,解堵,降低界面张力和 溶解气驱。
1.2.4 注烟道气方法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主要内容
一 前言
二 特超稠油开发技术及应用
三 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四 注氮气加蒸汽吞吐提高开发效果的机理
五 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油藏敏感因素研究 六 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效果参数优选 七 典型井区转换开发方式研究
八 认识与结论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将稠油热采的锅炉烟道气经过处理、增压后注入油层,与 油层中的残留原油混溶成一种流体而驱替产出的三次采油 方法。
1.2.5 露天开采技术
1.2.6 微生物采油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特超稠油开发技术及应用
1.3 稠油注氮气加蒸汽吞吐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不仅开展了室内实验,而且 对不同的油藏进行了注氮气开发 89年我国开始了注氮气开发油田的实验,到90年代中期, 由于膜分离制氮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为氮气在油田开采上 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八 认识与结论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注氮气加蒸汽吞吐提高开发效果的机理
已开发特稠油油藏注氮改善开发效果的机理 (1)保持地层压力,延长吞吐周期
原油粘度为48000MPa.s时产量对比曲线
原油粘度为48000MPa.s时平均压降对比曲线
混氮井产量曲线下降慢,可使吞吐时间延长两个月。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机理
九7+8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改善开发效果的机理
(3)增加地层弹性能量,有采过程中,溶解在油中 的氮气改善油的渗流阻力,呈游离状态的氮气形成 气驱,增加了驱动能量。
(4)改善蒸汽波及体积:注蒸汽后紧接着注氮气或 蒸汽氮气同注时,氮气携带部分热量迅速进入油藏 深部和上部,增加了蒸汽的波及体积。
特超稠油开发技术及应用
1.1 热采法
1.1.1 常规热采方法
蒸汽吞吐
使用各种助剂改善吞吐效果,助剂主要有天然气、 氮气、溶剂(轻质油) 及高温泡沫剂(表面活性剂) , 生产周期延长,吞吐采收率由15%提高到20%以 上。
蒸汽驱 美国的克恩河油田和印度尼西亚的杜里油田
火烧油层
由常规火驱变为复合驱。例如, 利用水平井进行重 力辅助火烧油层(COSH ,也译作燃烧超覆分采水 平井) 、火驱与蒸汽驱复合驱等,从而提高采收率, 提高经济效益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特超稠油开发技术及应用
1.1 热采法 1.1.4 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FAST) 技术
将成熟的水力压裂技术与蒸汽驱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水力 压裂在油层中形成可控制的水平裂缝来改善油层蒸汽驱的效果。 水平裂缝辅助蒸汽驱技术是用于开采中浅层(即可以形成水平裂 缝油层)稠油油藏和特、超稠油油藏最为成功的技术之一。 1.1.5 间歇蒸汽驱
辽河油田 、克拉玛依、八面河油田面120区 块、乐安特稠油油藏有应用,但象九7+8区类 似粘度的油藏大规模开发还很少。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主要内容
一 前言
二 特超稠油开发技术及应用
三 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四 注氮气加蒸汽吞吐提高开发效果的机理
五 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油藏敏感因素研究 六 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效果参数优选 七 典型井区转换开发方式研究
(2)泡沫油机理:注入氮气后,氮气虽然少量溶 解与超稠油中,但当进行吞吐生产时井底压力下降, 气体从原油中析出,对于超稠油,溶解在原油中的 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存在而不易脱出,即形成泡沫 油,而泡沫油的粘度比原始的超稠油粘度低很多, 这对超稠油吞吐开采是非常有利的。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6#供热站 5#供热站
注氮气设备
3#供热站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典型井组吞吐效果分析
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未注氮井组共24口井,于2005年6月投产,注蒸汽1~3轮 注氮井组共9口井,于2005年9月投产,注蒸汽1~2轮
两井组效果对比表
井组
吞吐轮次 累注蒸汽 t
未注氮 2~3 注氮 1~2
(7)注氮气提高剖面动用程度 注蒸汽过程中加入氮气和耐高温化学泡沫剂,可扩大
垂向动用程度。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机理
九7+8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改善开发效果的机理
(1)原油粘度下降及膨胀机理:氮气在新疆九7+8区 齐古组超稠油中的溶解度较小,氮气溶解降粘率及 膨胀系数不十分显著,注氮气溶解降粘和膨胀作用 不是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机理。
地面脱汽原油粘度(50℃)变化在1988~15153mPa·s之间,平均 48847mPa·s。20℃时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为121800mPa·s。 Pi=1.8MPa,压力系数0.91,Ti=18℃。能特超量稠油弱油藏高,注采氮收无气率辅技自助术蒸喷汽吞能吐提力。
开发简况
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九8区于1987年、1989年开辟了两个吞吐试验区 1991~1992年在九8区J232井附近采用反五点井网生产
八 认识与结论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 高采收率技术
新疆九区齐古组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九其油区西粘齐北度古部最组,高油含的藏油区位面块于积。克9.3拉km玛2,依地市JJJ333质以qqq322、 : 2储东:JJ3量约J3qq32q2、3422、 245-J31k、3Jq2m31×Jq砂处32q11层2砂02,-4组2层t和九,J37是q+282九区-1单区位层原于
机理
已开发特稠油油藏注氮改善开发效果的机理
(2)原油溶气膨胀,改变饱和度分布,加快原油排出
注入不同量的气体时原油体积膨胀能力
随着注入气量的 增加,原油溶解气 膨胀相当于增加了 地层含油饱和度, 也提高了油相的相 对渗透率。底部含 油饱和度较高,溶 气膨胀是注氮气提 高采收率的一个重 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