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组织资料

信息组织资料

(1)名词a 轮排转换(2):依次把检索语句中每一个有检索意义的词轮流排列在检索位置上。

b.分析标引(10):分析标引是一种根据资源中部分片段或集合型资源的构成单元进行的标引。

c.职能符号(2):一种表示主题标识在组配中的句法职能而规定的辅助符号。

d.层累制(5):是按照类目相应的等级配置相应位数的号码,类号可以反映类目次序和等级的标记制度。

e.标记符号(5):是分类法中标记类目的次序、关系和位置的符号。

f.同义控制(2):是对字面形式不同而含义相同的词进行控制,使检索系统中一个概念只有一个词语表达。

包括对同义词、准同义词及部分专指词与泛指词进行的控制。

同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几个词中选取一个作为规范词,在规范词和非规范词之间建立用代参照,便于用户从非规范词找到规范词。

同义控制的作用是。

g词义控制(2):是对同形异义词和语义含糊的词进行控制,使词义明确,一个词语只表示一个概念,以控制一词多义现象。

词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词后加限义词,在词下增加含义注释和范围注释。

h.联系符号(2):是一种揭示同一文献主题之间联系强度的符号,可以防止主题词之间出现误组配。

i.描述控制(2):即对描述记录的内容、描述方进行的控制。

包括描述项目、描述文字、描述级别、描述格式的控制。

j.句法控制(2):是根据信息资源标引和检索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词造句规则,对检索词的组合方式做出的规定。

常见的句法措施有确定引用次序、使用辅助符号和句式转换。

k.范畴索引(8):范畴索引又称分类索引、范畴表,是一种按照词汇所属的学科或专业范畴编制的概略分类系统,是从分类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l.引用次序(2):是指复合主题标引和检索时,各个主题因素的组合次序。

在分类法中引用次序是指类目划分标准使用的先后次序或各主题分面在组配时的先后次序;在主题法中是指字顺检索系统中主标题与各级子标题组合的次序m.检准率(2):是指检出的相关信息资源的数量,占检出的全部信息资源数量的比例。

用公式表示为:检准率=检出的相关信息资源数/检出的信息资源总数×100%n.轮排(2):是指把一串多词素的检索词包含的各个有检索意义的词素轮流排列在检索入口位置的方法。

o.叙词法(8):叙词法是一种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的、经过严格规范处理的叙词作为文献主题的标识,通过概念组配的方式表达文献主题的主题法。

(2)复习重要知识点A常识性知识1)信息组织类型中以内容特征形成的检索工具类型(1):以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从资源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主要有分类法、主题法。

2)词汇控制方法(2):词汇控制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词汇控制:即根据标引和检索的需要,对自然语言中的的词汇进行优选、规范、揭示相关性的过程。

(2)词汇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A同义控制,是对字面形式不同而含义相同的词进行控制,使检索系统中一个概念只有一个词语表达。

包括对同义词、准同义词及部分专指词与泛指词进行的控制。

同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几个词中选取一个作为规范词,在规范词和非规范词之间建立用代参照,便于用户从非规范词找到规范词。

同义控制的作用是可以克服一义多词的自然语言现象,把相同内容或特征的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

B词义控制,是对同形异义词和语义含糊的词进行控制,使词义明确,一个词语只表示一个概念,以控制一词多义现象。

词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词后加限义词,在词下增加含义注释和范围注释。

C词间关系控制,是揭示词汇之间的等级、等同、相关关系,使之成为语义相关的系统。

在主题法中词间关系控制采用设置参照、倒置标题、主标题-副标题以及编制词汇索引系统,如词族索引、范畴索引、轮排索引等。

分类语言主要通过类目体系显示词语间的从属、并列、相关关系,用类目参照显示语词概念的横向联系。

(3)词汇控制还应包括词量控制、词组选择与使用控制、词汇专指度控制等。

3)文献分类法类目之间的关系(5)文献分类法类目之间有哪些关系,它们的表现有哪些?(1)类目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从属关系,即类目体系中一个类与其直接区分出来的子类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是类目体系中同位类之间构成的关系;交替关系,是指交替类目与相应的使用类目之间形成的关系;相关关系,是指类目之间除从属、并列、交替等关系之外其他联系;(2)上述关系在类目体系中体现为:从属、并列关系是类目体系的主要关系,揭示类目之间的纵向联系,类目从属关系以上位类、下位类表现出来,类目并列关系以同位类表现出来;类目交替关系、类目相关关系是类目体系主要关系的补充,揭示了类目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类目体系中,交替关系以交替类目与使用类目体现出同一关系主题内容的资源的可选择性;相关关系以类目参照体现类目之间的交叉等联系。

5)《汉语主题词表》中标示词间关系的符号(8):在《汉语主题词表》中,等同关系用“用”(Y)“代”(D)两个符号表示,等级关系用“属”(S)、“分”(F)、“族”(Z)三种符号表示,相关关系用“参”(C)表示。

符号“Y”用于非叙词之下,用来指向对应的叙词;符号“D”用于正是叙词之下,用来指向被替代的非叙词。

“F”为分项指示符,表示该项叙词为款目词的下位词,“S”为属项指示符,表示该项叙词为款目词的上位词,“Z”为族首词符号,表示该项叙词为族首词,亦即一组有等级关系的叙词中外延最宽的词。

6)《汉语主题词表》词族索引的排列(8,实习用书)同族词按族首词字序排,族首词以下的词在族首词下按字序排。

8)先组式与后组式信息组织工具(2,8)先组式指在编表时标识已经确定,不能在标引或检索时改变标识,这类工具主要有等级体系分类法、标题法。

后组式是指标识在编表时是非固定的,在标引或检索时组配表达一个主题,如叙词法、单元词法、关键词法、分面组配分类法等。

9)主题法的类型(8):主题法的类型主要有标题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等。

10)叙词法吸取了其他检索语言哪些技术;(8):叙词法吸取了元词法的组配技术,把元词法的字面组配和反记法发展为概念组配与倒排档;它也吸取了体系分类法的学科分类和等级结构的方法,编制了范畴索引、词汇索引和词汇分类表;同时它广泛吸取了先组式标题和参照方法、关键词法的轮排技术、分面分类法的分面技术等,使之成为最具优势的检索语言。

11)概念组配与字面组配的区别(8):概念组配与字面组配的主要区别是:(1)两者的本质不同,前者重在拆义,后者在于拆词。

它是利用构词法进行词的分拆与组合。

概念组配本质是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念的综合;如“经济伦理学”字面组配是经济+伦理学;概念组配是经济学+伦理学等。

(2)两者的词汇单元不同。

字面组配一般采用单元词,它是不能再分的词汇单元,而叙词则以表达事物的基本概念为基础进行组配的。

如“雪崩二极管”,在单元词法中须分解为“雪崩”、“二极管”,叙词法中“雪崩二极管”可作为词组保留。

12) 叙词与关键词及单元词在词组配方面最主要的区别:1.结构完备,词汇控制严格;采用概念组配,免了字面组配带来的一些误差,保证了组配寓意的准确性。

设置了完善的参照系统,同时使用多种方法现实概念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

2.组配准确,标引能力强、能准确、专指地标引和揭示各种主题内容;灵活的叙词组配,使叙词语言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专指、及时地表达复杂、新颖的主题。

3.检索效率高,允许多因素检索、多途径检索,使检索具有灵活性。

4.对检索系统的适应能力强,能同时使用于标识单元方式与文献单元方式的检索系统,能较好地适应机检系统和手检系统的需要。

13)分类法的复分表按其使用范围可分为哪些类型(5):按其适用范围,复分表可以分为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

14) 分类法与主题法,在学科系统性和专指性上哪个更好(8):分类法系统行好,主题法专指性好15) 《汉语主题词表》中的叙词字顺表与词族索引在排列方面的区别(8):字顺表的编制要点:1.字顺表通常以收录普通叙词为主,同时也适应收录一定数量的专有叙词、2.为了查找方便,一些大型表还编有字顺索引和入口词表以及专有叙词表。

3.在叙词款目的参照项目中,等级关系的现实方式之一是仅显示最直接的上位词和下位词以及族首词,另一种方式是在族首词下现实所有的下位词。

词组索引的编制要点:1.一般收录字顺表中按等级关系处理的叙词,非序词和未按等级关系处理的叙词不收入,2.通常选择外延宽泛、具有实际检索意义的叙词作为族首词3. 对于词族的规模,一般一个词族收录到34-40个下位为宜。

4.词组的显示,通常一族首词为标目,按虚词册等级排列,常以“.”表示类目的级别,级别越深,“.”越多.5.当一个叙词属于多个词族时,可同时反映.16) 《汉语主题词表》中非叙词的作用;(8):1.在叙词表中作为入口词,引向正式叙词2.在语义网条件下,可以与自然语言系统连接。

17) 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的关系。

(2):内涵指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外延则是指具有该属性的事物对象,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18) 在主题法中一般能够轮排的主题因素;一般是主体因素{包括主题因素中的研究对象、材料、方法等}19) 在CNMARC中,个人名称主题、团体名称主题和普通主题在哪些字段(10)1.个人名称(规范化的名词形式),人601团体名称主题字段。

2.机构名称(学校、公司、政府机构、研究所等),入601团体名称主题字段。

3.会议名称填入601会议名称主题字段。

4.作品名称填入605题名主题字段。

5.一般学科名称填入“606论题性主题”字段。

其中,子字段次序为:$a主体因素(除论题付分外)$x通用因素(包括论题复分)位置因素时间因素文献类型因素。

6.新增词记录在“610非空主题词字段”。

B重要问题1).主题法中同义控制的内容;(2,8):同义控制的内容包括同义词之间的控制和准同义词之间的控制。

一般同义词之间的控制方法是选取较通用的一个作为正式叙词;学名与俗称、新称与旧称、全称与简称、不同译名、产品型号与代号等词汇的控制,一般选择学名、新称、全称、规范译名、产品型号等作为正式叙词;词组与对应的组配形式之间,一般选取对应的组配形式;准同义词之间的控制主要有近义词的优选,即选通用的词作为叙词;反义词之间的优选一般选表示正面含义的词为叙词;太专指词并入泛指词。

2)用《中图法》归入相应的基本大类,谈你应用的分类规则。

A.美学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 TU )B.计算机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G )。

C.英汉艺术大词典( J )。

D.生活方式与现代流行病( R )。

E.体育心理学 ( G )。

F.计算机程序设计( TP )G.物理(高中课本)( G )H.郭敬明小说选(I)I.教育心理学( G )(2)A题应用了应用关系的多主题文献标引规则,即一个主题(美学)应用到另一主题(建筑艺术)按应用到的主题归类;B题运用了影响关系的多主题文献归类原则,即一个主题(计算机技术)影响另一主题(教育),按受影响的主题归类;C题运用了字词典的归类原则,即专科词典归入各个学科;D题运用了因果关系的多主题文献归类原则,即一个主题是因(生活方式),另一主题(流持病)是果,按结果方面的主题归类;E题应用了专科心理学的归类原则,即普通心理学入B类,专科心理学当入各个学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