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的德行教育
——陈小河
到现在,我的教龄也快有三年了。
回忆这几年,与学生相处的日子历历在目,有时觉得自己很辛苦,更多的却是欣慰。
对于教学经验之类,我不敢在众多前辈面前班门弄斧,且说一说自己对于学生德行教育方面的一点见解。
关于德行教育,我们应有更为深刻的一个认识。
它可以说是我们教育化人的根本目的。
人性本善。
但现实生活里,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每个人的禀性和习性不同,如不从小教育,就会随着不同环境的熏习,进而影响到人的一生。
古时的孟母就是个有远见的人。
相对的,污浊的环境会腐蚀人心,破坏人的本质,小者影响其的一生与家庭,大者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国家安定!鉴于此,我们必须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的德行,其次才是知识技能。
让学生勿以恶小而为,常怀善心,常做善行,进而培养其诚信,修身的根本,这才是我们教育化人的最终目的。
下面这件事,是我本人的亲身经历。
前两年,我一直在村小工作。
去年下学期,我被调到中小接手一个“潜力班级”。
开学第二天,我放在教室的包被学生拿走了,里面有很多证件、银行卡、700多现金、几支笔和一盒笔芯......那时急得不得了,但一阵查起来,没有半点收获。
两个星期过去,本以为这事没戏了。
一个早上,我发现放在讲桌里的早餐竟然都被人偷走了!我非得揪出这个学生了,这只会
害人害己!我在全班展开了盘查,多处了解班上学生的行为史。
最终确定了一个学生,在我的多次教育和劝解下他交代了偷窃的事实。
他的父亲经常和别人打牌而负债,母亲常年疾病缠身,平时很少有零用开支。
在二、三年级就有偷窃的现象,久而久之,胆子越来越大!可他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
我对这个学生做了家访,与家长沟通一起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他是个很少完成家作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走神,不积极思考问题,是个典型的后进生。
此后的日子,我经常与他谈话,了解他的学习现状,生活情况。
时刻提醒他,让他知道养成良好品行的重要性;在班级里我也经常夸他取得的进步,表扬他在学习上的提高。
到现在已经是期末了,我再没有发现他有任何的偷窃行为,相反的,他与同学相处非常融洽,没有学生对他有厌恶情绪了。
学习上,课堂上基本能认真听讲,成绩提高显著。
可以说,他的劣习得到了很好的纠正,而且逐渐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了。
怀有仁爱之心,多与学生沟通,原谅学生的过失,鼓励他的成长,这或许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应该做的。
从每个学生的德行教育入手,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勿以善小而不为”。
使其养成良好的品性,健康成长,成长为真正的于社会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