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
组织环境与管理会计 本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什么是现代管理会计?简述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内容、特点。 答:未来的管理会计是内部报告会计,应是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最大化(战略考虑)为目标的,以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以财务数 据为主要内容,同时结合非财务信息,为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的管理信息系统。 因为笔者认为,从目标上看,所有的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存在它所服务的对象-顾客, 工商企业的顾客一般大家比较清楚,是使用或者享用这个商品或者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非 营利组织也有它的顾客,学校的顾客是学生;医院的顾客是患者;政府的顾客是它所服务的 公民;教堂的顾客是教徒;寺庙的顾客是信徒。这个组织存在的基础是它有顾客,这个组织 发展的基础是它的顾客满意,它的顾客能从这个组织中获得价值(包括精神的价值享受,虽 然目前的管理会计由于无法度量而没有包括这个内容)。企业组织的财务利润来自哪里,从 根本上,从终极上看,来自满意顾客的回报(或者对价)。所以,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 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长远的战略性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永远都不会过时。 从中短期的目标看,管理会计是帮助一个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服务的。其次,从 手段上看, 现代的管理会计再也不能离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时代发展到今年,已经不 容许没有它的参与,没有它的应用。一个现代管理会计师不会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作为 他的技术手段,他肯定很难再找到满意的工作。再次,从管理会计信息内容上看,现代的管 理会计虽然已经不能仅仅是财务信息,要结合非财务信息。但是,我们仍然认为,管理会计 信息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同时要结合非财务信息。最后,我们认为,现 代管理会计仍然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现代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那些主要阶段? 答:现代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到 90 年代);管理会计新发展阶 段(90 年代到现在)。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可以用下表总结如下:
源与能力的整合。这种横向整合是多元的,有信息交流、人员的流动、非正式的个人人际交 往等社会交往过程。这一特征迅速提升了管理会计在整个企业价值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管 理会计信息开始“由内而外”,协调和服务于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 总之,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企业内部各个层级单位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很多过去不 是管理者的员工今天成为新的管理者,很多过去不需要管理会计信息的员工今天也需要管理 会计信息的支持,而且需要适时的、在线的管理会计信息,这样现代管理会计将演变为意义 更广的、内容更为丰富的、可以提供适时信息的“组织会计”。 简述不同组织、同一组织不同层次的员工对管理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 答:不同组织对管理会计信息需求是不同的。比如制造业,就必须核算产品制造成本;对于 商品流通业则没有这个需求和内容;同时对服务业信息内容和管理会计要做的事情也不相同。 但无论是什么组织,都需要管理会计信息。这个是无需置疑的。那么在同一个组织里面。不 同层级的员工,由于职责和角度不同,对管理会计信息需求内容应该也是不同的,比如在一 个汽车销售公司里面,基层汽车零配件销售和维修店的机修工、店长、区域总经理、整个公 司总经理对现代管理会计信息需求也不同。越是上层,越需要总括的信息,比如市场占有率、 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信息;越是基层越需要具体的信息,比如机修工,要比较自己修理 一个业务的时间和成本,来与标准的时间和成本比较,从而来考量自己的业绩。这种不同信 息需求丰富了我们对现代管理会计的认识,也丰富了现代管理会计学的内容。 简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整个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组织的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属于企业的会计系统一个分支,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又是企业的整个 管理信息系统一个分支。组织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比如记账、算账和 报账内容),也包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比如预算信息系统、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控制信息 系统、投资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具有重 要作用,处于重要地位。 IMA 对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什么?结合我国国情阐述如何规范和提高我国 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
强制性要求 必须遵循法定的、公认会计准则或由政府权威当局制定的规则 没有强制性规定。非法定的;为满足企业内部战略和经营管理需要而制定的信息系统
信息类型 仅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有关生产、技术、供应商、消费者和竞争者的非财务数据;以实物形式表现的非 财务信息
信息属性 主要强调客观性、可验证性 主要强调相关性和及时性
核算范围 总括的、关于整个企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联系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许多原始资料相同; 对象都是反映组织的资金运动; 目的都是为信息使用者,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只不过一个是对外部使用者,一个是对 内部使用者。 对外财务报告越来越把原来管理会计内容开始对外披露,比如未来现金流量信息;比如说企 业分布报告信息等。 简述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区别? 答:管理会计学时会计学的分支;成本会计也是会计学(信息系统科学)的分支。成本会计 包括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控制。在没有成本会计前,成本计算(或成本核算)是可以归入财 务会计学的内容;而成本管理控制则是管理会计学的前身,是归入管理会计学的内容;但是 由于不同企业不同管理方式和不同组织方式企业非常复杂导致成本核算也好,成本管理控制 也好变的内容复杂和丰富,需要单独列科来讲授。这样就形成了单独的成本会计学。所以说 成本会计学也是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一个桥梁和纽带。但是公司财务管理这门课程, 它本属于企业管理里面的一个分支课程。从金融学领域讲,它是微观财务(其他包括宏观财 务,比如货币银行学和财政学);从企业管理讲,它是企业管理里面的分支(企业管理里面 还有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这个是角度不同的。但是的确公司财务管理 有关内容,比如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等内容与现代管理会计学的决 策性管理会计(比如资本预算)内容是相同或者相似的。这个并不矛盾,这是不同学科从不 同角度来阐述同一个问题。就像一座大山,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攀登,去了解,去探求它。 但其顶点是一个。但不同角度看,是不同的。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好,对人文社会科学 的认识也好,只有这样不断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它,去探求它,这样才能越来越接近真实和真 理。所以,这些课程同时存在是没有问题的。有相似或者相同内容部门,在不同课程选择和 讲授时候,可以互相协调来解决。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变化对现代管理会计有什么影响? 答: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主要靠提高规模经济,靠提高原材料利用率、设备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即靠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技术经济环境下,产生了 以标准成本制度、变动成本法、责任会计、本-量-利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会计。近 20 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西方的一些大企业进行了一 系列改革。在经历了早期的全面质量管理、柔性制造系统和标杆管理等提高生产效率的新措 施后,近年来将改革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组织结构方面。其表现为:企业各部门功能开始融合、 交叉现象产生,如制造部门可能兼有直销、会计与财务的功能,销售部门兼有市场调查、会 计、财务、工程技术的功能等;此外,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日益提高, 还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多功能部门之间,以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 捷,企业适应环境的应变性和灵活性大大提高。此时,管理会计适应企业组织结构变化,反 映得最为敏感,其传统的内容、职能与作用等均发生了新的变革和创新。 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企业组织的变革,组织的变革又引起了管理的变化,管理的变化 又引起管理会计的创新。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1)竞争的变化,如竞争规则的变化;由于 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竞争日益全球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顾客需求在不断变化,顾客需求的变化使竞争更加复杂和激烈。(2)生产经营技术方面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项目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服务对象
企业外部团体,如股东、债权人、税务部门等
企业内部的各级各类管理者
目标 向企业外部组织和个人报告企业过去的业绩;与所有者和债权人保持联系 为员工和管理者提供制定决策的信息;反馈决策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并进行控制
信息的及时性 滞后的、历史的信息 反映过去 (历史学家) 当前的、面向未来的信息 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 (未来学家)
的变化,如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电子商务技术、适时生产系统(JIT)、全面质量管理(TOM)、 ISO900 系列质量管理系统、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一体化制造系统等。(3)信息加工技术 方面的变化,如计量技术、沟通交流技术、加工技术、报告与分析技术等。还有越来越多的 企业采用了物料供应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规划(MRPⅡ)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 信息管理系统等。许多企业从实践中体会到,成本、时间、质量、速度、创新和知识将成为 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今天高度竞争和技术驱动的环境中,限制企业增长和战略成功 的稀缺资源不是资本而是专业化的知识和专长以及蕴藏在企业中的组织能力。换言之,企业 为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资源分配、管理层次的设置、决策程序和部门之间关系等多个方面 对原有组织模式进行构造。尽管企业的组织变革各有侧重,具体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可以 看出西方大企业的组织变革呈现出一种共有的趋势,存在了 60 多年几乎被大企业采用的事 业部制的组织模式正在被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所取代,这种组织模式被称之为扁平化的网络 组织或 N 型组织。 进入 90 年代以来,这种以减少企业管理层、强化分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形式变革更为 激烈。英国电讯公司的管理层次由 12 层减为 6 层,在 1992 年和 1993 年两年中,该公司已 经解雇了 90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 5000 名中级管理人员;1994 年 3 月,该公司又宣布裁减 35 名年薪在 5 万英镑到 10 万英镑的高级主管。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管理层次也由 9 层减为 4 层,公司的高级经理从 700 名减少到 400 名,总公司的管理人员由原来的 2100 人减少到 1000 人。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公司从 1992 年到 1995 年,不仅取消了过去分 6 级的管理层次, 而且管理人员也由 1000 人减少到 800 人。管理学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就业机会消失最多 的是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位,这实质上是组织扁平化趋势的必然结果。 这种新的组织模式与事业部制相比,其组织结构单元和单元之间的关系类似一个网络,所以 这种新企业组织称为扁平化网络组织或 N 型组织。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的创 新经营单位组成的彼此有紧密纵横联系的网络,其主要特点是: (1)、分散性。它不是几个或几十个大的战略经营单位的结合,而是由为数众多的小规模经 营单元构成的企业联邦,这些经营单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这种模式减少了基层单位对企业 或对总公司在技术、财务和人力等方面的依赖性,基层企业的权力和责任大大增强,充分调 动和发挥了基层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特征使管理会计信息不仅为过去的少 数高层管理者服务,而且为更广泛的基层管理者服务,为整个企业集团服务。 (2)、创新性。随着这种组织形式而导致的基层企业权力和责任的增大,需要促进其对本单 位的经营绩效负责。因此,基层经理从其传统的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创新活动的主要发起人, 为公司创造和追求新的发展机会;中层经理不再是完全扮演控制角色,相反变成了对基层经 理关键的资源,辅导和支持基层员工的工作。此时的最高管理层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驱动创新 过程。创新活动已由过去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推动转变为企业基层人员的重要职责,创新活动 遍及企业的各个角落。现代管理会计要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3)、高效性。在这种组织形式下,行政管理和辅助职能部门十分简练,基层有必要的经营 自主权,通常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即通过频繁的纵向沟通,让基层真正了解企业的总体战 略目标和战略意图,培养和营造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基层企业可以自主地根据具体 的市场情况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快速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这一特征要求管理会计更加注 重实用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修正。 (4)、协作性。在这种组织形式下,独立的小规模经营单位的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像事业部 那样自给自足,在生产经营中必须大量依赖与其他单位的广泛合作。这种基层经营单位之间 主动的广泛合作,为知识、技能等资源在企业内的转移和企业能力的整合提供了重要渠道。 中间管理层在促进经营单位合作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不断成熟和普遍 使用将中层管理人员从纵向信息传递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横向沟通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