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暨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建设示范园区;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抚顺矿业集团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贵阳市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ﻭ发展生态工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
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第一个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区。
1.构建云南省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考
倪玉霞侯明明阮雪梅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增刊1):33-35
文章论述了构建云南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必要性,对构建云南生态工业园提出了设想和初步设计,并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保证措施。
ﻭ第一,云南省新型生态工业园模式设计初步:
(1)资源开发利用。
要求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即使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也要综合开发利用,不能仅仅从一种产品或一个企业的角度来开采,而把大量的有用资源人为地变成废物;
(2)建立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区。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把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综合起来开发;ﻭ(3)建立跨国的广域循环。
云南与泰国、缅甸等国接壤,利于进行跨国广域循环,可将蔬菜、水果出口,进口大米;水电出口,进口石油;将获得的资金用于道路桥梁,发展运输业和旅游业;ﻭ(4)努力发展高科技,建立区域内循环经济。
利用云南本地的可再生资源获得的资金进行基础教育,培养人才,振兴软件业,进而又促进其它产业的高速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工业园存在的问题:ﻭ(1)技术方面。
生态工业园的开发对环境保护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云南建设开发生态工业园面临严峻的技术挑战;ﻭ(2)经济方面。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依托于市场经济的开发模式,而云南刚刚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市场规则也不明确;
(3)制度方面。
开发生态工业园需要充分发挥各种基层组织的作用,协调不同的利益集团和风险人的关系。
第三,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保证措施:
(1)建立法律、规章体系在取得资源循环型经济和生态工业实践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有关法规,对资源循环型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确立循环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
(2)提高环保意识,倡导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宣传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节约意识;ﻭ (3)研究开发先进实用技术,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开发引进城市中水回用技术、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危险废物和有毒化学品安全利用与处置技术等再生资源利用技术;鼓励和引导开展循环经济相关研究,建立生态工业技术基地,逐步实现生态工业技术产业化;ﻭ(4)加强国内外合作。
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加强与国内外有成功经验的政府、金融、科研机构等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2.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评述
3.国外生态工业园研究概况
耿勇武春友
UNEP产业与环境,2003,(增刊)
我国的工业园区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即第一代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第二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代园区内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型企业为主,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第二代园区内的企业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征。
这种变化充分反映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随着全球绿色经济浪潮的到来,第三代工业园区即生态工业园区应运而生。
这种新兴的工业园区克服了前两代园区的一个共同缺点,即园区内的企业彼此独立经营,缺乏资源和能源在企业之间的有效流动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机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且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第一个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区。
其他生态工业项目如广东省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山西潞城煤炭生态工业园项目、四川沱酒集团生态工业园、山东鲁北化工生态工业园项目、大连环保工业园项目、温州化工生态工业园项目、海南环保工业园项目、江苏宜兴环境科技生态工业园项目等类似的项目正在进行,大连、烟台、天津的开发区也已经开展了生态化改造的实践,可以说,生态工业园在我国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
目前世界有超过60个生态工业园的项目在规划或建设之中,其中多数是在西方。
1994年,生态工业园概念最先由LOW。
在美国提出来。
为此,美国国家环保局为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康奈尔大学和靛青顾问公司(I ndigo)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了信息与规划服务,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PCSD)还专门成立了研究生态工业园的特别工作组,并首批进行了4个。
丹麦的卡伦堡(Kalundbo rg)案例是被许多人提及的工业共生案例,被称为工业生态学中的经典范例。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伯恩赛德(Burnside)生态工业园项目是由达尔胡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瑞蒙·考特教授领导的较为成功的生态工业园项目。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国家正在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的项目。
日本是最早关注产业与生态关系的国家之一,较为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