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厂房回填土施工方案1、编制目的:为加强全厂基础土方回填全过程控制,有效组织现场施工,保证基础土方回填工程施工质量,使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充分了解施工内容、作业流程、安全文明、环境保护施工等,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2×350MW热电联产工程全厂基础土方回填。
如遇有特殊情况另行编制补充作业方案,作为该作业指导书的一部分。
3、编制依据:3.1主厂房施工图纸及相关的图纸会审、设计变更记录3.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3.3《土工试验规程》SD 128-19873.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3.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2005-02-14发布3.7《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力公司3.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4、工程概况:1.施工范围全厂厂房基础土方回填工程包括汽机房基础、侧煤仓间基础、除氧间基础、锅炉房基础、一次风机、送风机基础、磨煤机基础、综合楼基础等。
主厂房区域采取大开挖,回填从基础垫层底开始。
5、施工程序:5.1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土夹石(3:7的比例)进行回填,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少于250mm)及碎石(每层虚铺厚度200mm)交错夹铺进行回填,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6,压实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KPa,且在平面上控制高差,须保证两相邻回填土交界面高差小于500mm。
5.2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6、施工准备:6.1技术准备6.1.1熟悉图纸并向班组进行详尽技术交底,包括施工顺序、回填厚度、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
回填前进行现场交底会,提高作业班组质量意识。
回填时应避开暴雨等恶劣天气,注意收集天气预报信息。
6.1.2提交劳动力、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并进场到位。
6.1.3搞好质量和安全策划,确定质量和安全目标。
6.1.4 根据现场回填土委托试验室作击实试验,确定回填土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6.2 现场准备6.2.1对进行回填的基坑做好地下混凝土结构隐蔽检查验收,并办好隐检手续,得到总包单位、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或认可。
6.2.2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现场合理配置施工机械供电线路和夜间照明器具。
6.2.3回填区域基底必须清理干净,无钢管扣件、碎模板、木枋等杂物,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
回填运输时的进土道路开通,已施工完的混凝土基础棱角采取保护措施。
6.2.4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在基础侧面及转角处做水平标记。
6.3 资源准备6.3.1劳动力准备:根据工期要求,本工程的施工工期紧,为确保工程进度,主厂房基坑的回填采用机械碾压(局部人工夯填)的回填方式进行,土方回填施工分为二班,分别负责运输摊铺、机械压实。
详见劳动力计划表。
6.3.2材料准备:土料优先采用基坑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由于近期降雨量较大,因此回填的材料建议优先选用翻晒后含水率适中的开挖土方回填,以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当采用基础中挖出的土回填时,回填土不得含有杂质及有机物碎屑,通过标准的击实试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并出具检验报告。
6.3.3施工机具准备:本工程回填采用人机配合,主要机械设备有铁锹、手推车、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等。
土方回填大面积采用装载机、推土机,小面积采用蛙式打夯机和冲击夯。
详见机械设备计划表。
7、主要施工方法7.1土方回填方法7.1.1填土前应检验其含水量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则要求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石灰或换土等措施,如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并在整个施工过程认真监控。
由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
7.1.2回填前基础:表面及预埋管按设计要求及时做好防腐,并及时组织验收。
回填前清除坑内淤泥和杂物,再进行回填。
基础坑槽回填土,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才能逐层回填,并且严禁用水浇使其下沉的水夯法。
7.1.3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00mm。
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
采用机械回填,机械应离开各类基础、沟壁50-100cm。
7.1.4 回填时应注意地下工程的有关要求,尽量做到对称均匀回填。
填方应在边缘设一定坡度,以保持填方的稳定。
7.1.5排水沟和集水井处采用潜水泵及时抽排坑内积水,清除坑内淤泥,然后分层回填。
7.1.6基底处理回填砂时,按有关规定要求。
由坑内最低部位开始自下而上分层铺筑,每层虚铺厚度≤300mm,用小型振夯机压实,一般来回碾压3~4遍。
深浅基坑相连时,先回填深坑,相平后,再与浅坑全面分层碾压。
如必须分段填筑,交接处留出阶形接头,上、下层错缝间距≥1m,以后继续回填时分层搭接夯实,使新老回填层接合严密。
7.1.7回填时在回填区域作好排水明沟,以便于排除地面积水。
7.1.8 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因施工中回填高度的不同,可砌筑分隔墙:以M5水泥砂浆 砌筑240mm 厚的砖墙。
分隔墙随回填高度的变化而分层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为1200mm 。
7.2回填顺序:7.2.1施工顺序:锅炉房、汽机A 排、扩建端、煤仓间,有设备基础处填至其底标高。
7.2.2填方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夯实,基坑的回填顺序 原则上由低到高、分层回填,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区域性的回填顺序。
7.2.3采用推土机回填时,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不得采用大坡度推土,以推代压,居 高临下。
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
7.3回填方法及土的压实:7.3.1填土应分层铺摊和夯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夯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确定。
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少于250mm ,碎石每层的虚铺厚度为200mm , 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每层夯实后其取土必须达到压实系数要求。
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
每层回填碾压后,必须通知试验室取样做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层回填,试验不合格的回填必须返工,直至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7.3.2大面积土方回填前先用推土机将土方推平到位,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叠一半,大面积回填可用压路机碾压,打夯机打夯为辅,对边角和死角可采用人工打夯。
碾压方向应从填土面两侧逐渐压向中心,行走速度不宜过快,应低速前行多次碾压,各碾压面应有200~300mm 重叠。
压实填土的施工缝各层应错开搭接,在施工缝的搭接处,应适当增加压实遍数。
7.3.3碾压:碾压拟采用18t 压路机一台配合碾压,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侧碾压,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重叠1/2轮宽,并超过两段的接缝处,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地密实度为止,对压路机不能作业的地方采用小型夯机进行夯实,直到获得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具体操作为;先用18t压路机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直至无明显轮迹为宜,静压速度为1.5~1.7km/h,振动碾压速度为2~5km/h。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蒸发得太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在最初静压一遍时,要及时检查标高,控制厚度和高程。
7.3.3因填土层下有地下水,回填期间必须将排水沟和降水井内地下水不断抽排,将水位尽可能降低。
已回填的土层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上层回填,填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高边低,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当天压实。
7.4 雨季回填措施:7.4.1材料贮备及防雨用品准备:适当扩大库房面积,备足雨季施工用品,主要有防雨布、作业帐篷、个人防雨用品、抽水设备及水管等。
受雨期影响进度的回填堆放区土方应提前存放、使用彩条布覆盖,天气好转后即可使用含水量适宜的原土。
7.4.2回填土工作面要填成易排水的坡度,下雨进行覆盖,积水及时排除。
7.4.3雨期施工措施:基坑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回填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运土、铺填到压实应连续进行,雨前应压完已填土层,现场的道路根据需要加铺防滑材料保持运输畅通,施工中在基坑上部用素土做300×300×300围堰防止基坑上部水流入坑内,边坡采用彩条布覆盖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现场有防雨排水措施。
7.4.3室内回填土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沉降变化,稳定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8、施工质量要求8.1检验依据标准:8.1.1《地基与地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8.1.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
8.1.3质量标准:在保证项目中,(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及规定要求。
(2)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定要求。
(3)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压密实,干容重系数合格率不得小于94%,不合格干容重的最低值与设计要求值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8.2质量控制流程:建立严格的预控和检查验收制度。
施工工序完毕班组进行自检互检,各工序间交检,合格后报项目部专检,然后报请总包单位和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3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回填之前,回填土料要有含水量测定,检验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当含水量不符合范围要求,含水量过大时须经过翻松、晾干、掺入干土或吸水材料等处理措施后才能用于本工程,防止出现橡皮土而无法压实;含水量过小时应洒水润湿或增加压实遍数等措施。
8.4施工检验允许偏差:8.58.5.1施工时注意保护在基础上标记的水平控制标记。
8.5.2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夜间施工注意照明,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严防一次铺填。
8.5.3采用机械回填,机械应离开各类基础、沟壁50-100cm。
已施工完毕的成品基础,特别是基础防腐层,应有防撞措施。
8.6取样与试验:8.6.1在已完成的回填土层上,每500m2随机取样一个点,另按相关的土工试验规程或规范规定进行压实度试验并检验其他项目。
8.6.2经常对回填料含水率进行测定,不符合回填要求的回填料不得用于回填。
按要求测定干土的密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采取挖除换填措施或其它处理方法。
8.6.3由于工程工期紧,必须组织进行流水作业,试验室配合。
每回填一层夯实后,立即取样送检试验,合格后即可进行上一层回填。
9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9.1安全管理:9.1.1建立安全教育制度:新进企业工人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工人变换工种,须进行新9.1.2 建立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严肃纪律,奖惩分明,确保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