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耐挫能力培养

中学生耐挫能力培养

浅谈中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是在非常顺利和受宠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很少遭受过挫折,心理素质极差。

一旦遇到挫折,哪怕是别人看来一丁点儿的小事,他也会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

一次比赛失败,就颓唐沮丧;被老师或家长稍加责备,就离家出走;理想或目标得不到实现,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甚至要以服毒或投河来求解脱。

如此种种,都是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缺乏耐挫能力的表现。

要使中学生健康成长,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必须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耐挫能力呢?
一、要引导学生正视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1.发挥学科优势,从理论学习上加以引导,使学生知道,人生难免有挫折;分析挫折的两重性,认识它的积极作用。

要让学生知道,挫折是人们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由于人的生活历程是不平坦的。

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也有连遭挫折的时候,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伟大的人物是这样,普通人是这样,每一个中学生也毫不例外地会遭受各种挫折。

这样,他们就不至于因毫无思想准备而不知所措,甚至铤而走险。

挫折给人的身体和心理上造成障碍,带给人以痛苦和烦恼,从这一点讲,它是坏事。

但我们要引导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
面性,挫折也是如此,在生活的强者面前,它就由坏事转化为好事,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

有了对挫折积极作用的充分认识,学生才不会对挫折望而生畏。

2.结全学生的生活经历,由老师列举或由他们自己加快他们近期遇到的挫折,如月考中没取得好的名次,好朋友因误会分手,并让他们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和心情,让他们觉得“挫折并不是神秘莫测的,我曾经受过挫折,我已经挺过来了,这说明我有能力承受挫折。

”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信心。

3.在实践中,可以开展“挫折与人生”、“新世纪对我们的挑战”等各类型的演讲赛或讨论会,使学生认识到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挫折是常有的。

还可以组织故事会、报告或办手抄报、墙报,学习名人伟大受挫折的经历,对待挫折的态度。

二、要使学生懂得怎样应付挫折。

仅仅有应付挫折的思想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应付挫折的方法
1.教会学生沉着冷静,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

有的学生一遇到挫折就觉得什么都完了,而且产生过多自责:我为什么这样笨?我还有什么脸见人啦?冷静地想一想,挫折无非是一种未能如愿以偿的结果,对于既定的目标,我已尽了最大努力,仍未成功,说明条件还不成熟,或方法不对,为不至于让他们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境地,除了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方法,还可以鼓励他们去听听音乐、打打羽毛球、看看美丽的大自然,使其挫折之后的心境转移另一个世界,情绪得以调节。

2.引导学生善于倾诉,并请求帮助。

一个人遇到失败,往往没有了主张,由于觉得丢脸,就将心事埋在心理,折磨自己,成为心病。

作为老师,先要观察脸色,引导他们讲出心事,帮助他们解决,并告诉他:”你看,你把困难讲出来,老师、同学、家长都愿帮助你,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

如果你一直憋在心里,会憋出病,多危险!”这样,学生以后遇到挫折就乐意讲出来,并请求帮助。

三、要有意识地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锻炼学生的耐挫能力
设置一些适度的难题、障碍,鼓励他们去战胜挫折,使他们在自己克服困难、找出脱离困境方法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对挫折的忍耐力,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未来的生活的强者。

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解除心理紧张,消除心中积郁;肯定学生的点滴成绩,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总之,要培养中学生耐挫能力,必须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坚持不懈地做好疏导、排解工作,有的放矢地“扶”和“放”,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愈挫愈勇,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关主题